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为何很少提及卫霍呢?
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李广的身上带有更多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李广经常单枪匹马深入敌后和匈奴人作战,并且能冲出重围,例如有一次李广由雁门出征,寡不敌众被匈奴大军俘虏,他机智套逃脱;李广领军四千被匈奴四万铁骑围困,李广和儿子李敢甩十余骑左右稳定军心,等来援军等等这样的英雄故事,就好比三国演义里的张飞长坂坡喝退百万曹兵,虽是夸张,但却更为后世传颂,也更有戏剧性,更容易为大家接受。
个人奋斗的坎坷过程和悲剧性的人物命运:相比卫青、霍去病因为和汉武帝存在裙带关系而平步青云,李广几乎是不被重用,甚至是被压制的,汉武帝不重视、卫青的压制,导致他的一生没有建立太大的功勋,后来的漠北之战,汉武帝因他年老暗示卫青不能重用李广,继而导致李广的军队迷路未能参战,李广羞愧难当留下:“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的悲壮遗言就拔刀自刎了。在他死后,他的长子、次子均过世,唯一的幼子李敢又被霍去病射杀,他的孙子李陵更是投奔了匈奴,对于他个人和家族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悲剧。
个人英雄主义和悲剧性的命运,让李广更接地气,更容易产生共鸣,后人更能从他的身上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不是像卫青、霍去病一样少年英才、建功立业那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所以李广虽然官职和战功不如卫霍,但是名气却更大,诗人多借用李广表达对他的敬重和同情,也更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