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上能不能立碑?有什么依据呢?
立坟是民间丧葬文化的一部分。能否竖立起来,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民俗文化的讲究,从而形成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有的人可以立碑,有的人不用,有的地方可以立碑,有的地方不行。据史书记载,我国历史上立碑始于汉代。当时只有士大夫,也就是有地位的人,死后才能立碑,普通人是不能立碑的。
到了唐代,有了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普通百姓开始立碑。当时上层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此后,也可以立普通人姓氏的墓,但仅限于富人,很少有穷人普遍立碑。到了明清时期,老百姓立碑是常事,尤其是清朝,老百姓立碑。其实在古代,最开始并没有使用石碑。
起初,人们使用更容易获得的木桩或木板,可以在木板上写字。所有死者的生日和名字都会清楚地写在上面。然而,木桩并不可靠。只要经历一场大雨,就很可能被冲掉,于是有人开始慢慢用石碑。从民间现存的老墓碑来看,明代普通人立的墓碑不多,但还是有的。
清代以后,康熙,现存的旧墓碑更为普遍,数量也最多,尤其是在咸丰,道光、同治和光绪年间。民国时期立墓数量不多,可能与社会动荡,国家贫弱有关。新中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一个立碑的高峰期。很多民国时期没有立起来的墓,只要风水允许,都是这个时期立起来的,更不用说新增的墓了。
然而,在古代,很少使用石碑。虽然石碑的材质更不易损坏,但是价值还是很贵的。所以一般只有达官贵人才会有钱给自己立石碑,穷人家肯定没钱。立完石碑后,书写的空间会更大,于是有学者想到可以简单地在石碑上记录逝者的生平,让后人缅怀逝者,也算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