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应如何善待他人?

 我来答
休究绍B
2022-06-03 · TA获得超过643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8万
展开全部
自信就是用坚韧与温柔通过礼仪的教养,用眼神、肢体、与语言,让周边的人被善待。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相信大家对“善待”他人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个关键字“慢”

“慢”的含义是,放慢评价、放慢行动,打开耳朵。

怎么叫打开耳朵? 打开耳朵的背后是“打开心”,那什么是打开心?

打开心就是以开放的心态去听对方说的话。

什么是开放的心态?就是没有评判对错、没有应该不应该的标准,而是多去探究对方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

尤其是,我们爱对方时,对方对我们的爱的“反馈”是什么?

听到对方需要什么样的“爱”,而不是我们以为的“爱”。所以有一种“爱”,叫“自以为”的爱,以爱为名却伤害着对方,怎么会这样呢?

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一旦遭遇挫折,就会逃避。比如:宅在家里,不上学、不工作、也很少与人交流;还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不仅躲在家里不出门,而且他们的脾气很大,很容易对着父母、家人发脾气。

在新浪网的社会新闻中屡屡看到疯狂的故事:有一种孩子对父母没有感恩与善待,反而常常向父母索取,如果不答应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有的甚至会危及父母的生命。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

例子:

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拿一个十米外的玩具,家长懂了他的意图,于是急走几步,将这个玩具拿给孩子。也许孩子会笑了,会开心,但他同时也会得到这样的感觉:大人很强大,而我很弱小;有了问题,自然会有人帮我解诀。

所以,这种开心只是暂时的。家长帮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拿一个十米外的球,对于父母而言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是帮一个28 岁的孩子交友、学习甚至谈恋爱,却是父母很难做到的事情,即使帮忙也是帮倒忙。

曾经有一个心理访谈节目,就是分析一个男孩子为什么交了很多女朋友,却一直无法走进婚姻的殿堂。原来,这个男孩子虽然已经年近30,可是却对妈妈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当妈妈说化妆的女孩不是好女孩时,有次女友化妆了,他就非常生气,大发脾气,指责女友学坏了。

在给女友买生日礼物的时候,妈妈觉得洗脚盆实用,让他买洗脚盆,他就买了洗脚盆,而不顾女友到底想要什么。结果几任女友都非常崩溃,都以分手告知。

所以,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他感受到的压力感、挫折感、无力感,比其他孩子大很多。他要么是对父母言听计从、要么将不良情绪发泄在父母身上。

怎样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什么才是真爱呢?真爱就是,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听到他的真实需要,并辅助他实现他的需要,请大家注意是实现“他的需要”而不是“我们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比如,当蹒跚学步的孩子想去拿球时,他的真实需要不仅是要拿到那个球,还需要的是自己完成。过程中他会感觉到:是我在努力,我在运动,我在感受,这是自我成长的过程,顺利地拿到了球,他会喜悦,因为他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体会到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力量。

所以,这时的真爱不是替孩子拿到那个球,而是陪伴着、守护着孩子,看着他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并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帮助化解他的真实危险。孩子们会经常说:“我来……我来”,这个时候,孩子的真实需要就是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可见体验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总结:第一个关键字“慢”字,这个“慢”字蕴含的真爱,就是家长耐心地、陪伴孩子,让他自己满足自己的愿望,让孩子收获体验,而不是仅仅的讲道理,这便是真爱。不仅对孩子,对爱人、对下属,都适用。

第二个关键字“谦”

谦:谦卑,开放式的心态。

我们知道,在农业社会,几百年社会基本没有变化,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上一代一般会比下一代知道的更多,更厉害;

到了工业社会,机器用起来了,出了“师傅”这个称呼,谁和机器接触的时间长,谁就厉害;

到了信息化时代,谁活得时间短,谁有优势。一个人一辈子中,可能会经历几个不同时代的变迁,旧有的知识需要不断地剥离,去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吸收新的内容,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是优势,反而是阻碍,阻碍我们接受新内容。很多年纪长的人玩移动终端,玩不过年轻人。很多时候,活的久的人要向年轻人学习。

孩子将来面对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不一样。所以,我们不是站在今天看未来,因为未来什么样不确定。而是站在将来看今天。

在这里给家长们留个作业,让我们思考3个问题,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第一个问题:假设站在20年后,看我们今天的教育,看哪些教育有价值?

第二个问题:哪些教育无价值?

第三个问题:我们希望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和孩子在一起,最关键的不仅仅是吃好喝好,最关键的是营造什么样的感觉氛围。

什么是感觉氛围呢?

就是孩子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是,有成就 VS 没成就;被看到 VS 没被看到,很舒服 VS 承受很多委屈,在边界内是自由的VS被控制的。是家能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温暖、亲情的感受。

那么这个“谦”字,在行为上表现为什么呢?

那就是:少一点“我知道”,多一点“我不知道”。少一点“指导”:你应该怎么做,多一点“问询”:这是什么?这个怎么玩?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少一点“错了还嘴硬”,多一点“错了就道歉”:对不起,妈妈错了。

第三个关键字“善”

善: 在礼行的课堂中,我们会带领大家用呼吸、冥想,去学会善待自己的方法。本次是来谈谈如何善待他人的情绪。

当对方有情绪,需要与我们沟通时,沟通的目标是两个关键字, “力量”和“美好”,达到了就是有效果的沟通。

具体步骤分两步:

第一步:我们可以说出对方没有说出来的感受,比如:“看起来好像你很愤怒”。

第二步:回应对方,以:“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为开始,去认同他的感受、认同他的选择。

举例:

我儿子,小学6年纪,我出差讲课,刚回到家就接到老师的微信。老师说:“你儿子太不像话了,学校作业没有完成,我和他说了,你今天必须完成作业才能回家,我陪你一起完成,不完成不能回家。但是,你儿子把书包一背,他说:不能剥夺我休息的时间,就跑掉了。你一定要好好教训你儿子,他现在越来越逆反,越来越不听话。”

我这边好好安抚了一下老师,刚和老师沟通完,嘣嘣嘣的门声就响了。从敲门的声音、节奏,我听出了和往常的不同,我听到了愤怒的情绪。

普遍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多就是开始指责孩子——“你怎么能不完成作业呢?你怎么能和老师顶嘴呢?”这样讲,从道理上、事实上,是对的。但是,这样讲的结果,没有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只是关注到孩子行为的对错。大家想想看你对孩子这样做的效果和父母对你这样职责的效果是不是都是“0”。

按照两步走方法怎么做?

两步走:说出感受、认同选择。

我打开门,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看到你好像很愤怒呢?”(这是我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并说出孩子的情绪。)

然后,孩子就说:“就是的,我特别生气,都快把我气死了。”

我说:“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呢?”(这时,不评判生气对与错,而是去问原因。)

孩子说:“放学了,老师让所有同学都回家了,唯独留下我,让我做作业,专门跟我过不去。”

(老师是专门跟他过不去吗?显然,自己没完成作业在先,但是,孩子只在意到仅留下他,所以他觉得老师和他过不去)

(这时不能指责孩子)说“你怎么说谎呢?是你没完成作业在先。”这样只能使孩子更难过、更沮丧。

我们也不要去反问“老师怎么就跟你过不去呢,怎么不留别人呢?”,这会传递出对孩子的不信任。

我们不是法官,所以,不需要评判对错,不需要给孩子定一个罪名,而是帮助孩子找到力量和美好。

我说:“妈妈也和你一样,如果我认为谁和我过不去,我也会生气的。”

我继续问:“宝贝,你想吃饭吗?”

“我不想吃饭,气都气饱了”。

“妈妈和你一样,生气的时候不想吃饭”

这是继续认同,认同他现在的选择。

“你现在想干什么呢?”

“我想玩一会变形金刚”

“妈妈也和你一样,生气的时候,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继续认同他)。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得到3-5次认同之后,防卫意识就没有了,心门就会打开,他觉得你和我是一伙的,咱们是自己人。

当孩子接受你这个人时,于是你说的话,他就可以听得进去,对于他来说,好说好商量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认同孩子,认同的次数是3-5次,认同的方式就是一句话:“妈妈也和你一样”。

“宝贝,刚才老师给我打电话了,”

我把老师说的过程重复了一遍,我没有和他分析对与错,我也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咱们总得解决,你看咱们能怎么办呢?”

这就叫示弱,我们去相信孩子有内在的智慧,想办法解决

“妈妈,你说怎么办呢?”

“妈妈也不知道,但是妈妈可以帮助你,咱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呢?”

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关心她的,爱他的,他的背后有支撑,他就会有力量,所以,力量来源于孩子能感觉父母的爱、认同、关心、支撑。

“今天老师这么对待你,有没有一点点,老师是为你好呢?”

“当然了, 她希望我考上好一点的中学”

“那如果别人为我们好,我们如果这样对待她,有可能你的老师也正在吃不下饭,正在想我怎么这么没本事,孩子都教育不好。如果想到老师现在也难过,你心里有没有一点点内疚呢?”

“哦妈妈,你说得对,他现在有可能比我更难过,因为我有一位做礼学讲师的妈妈,可是她有可能和她先生说这件事的时候,她先生可能会说‘你看你一点本事都没有,连孩子都管不好’”

当孩子能够意识到别人的感受时,他的心自然就会柔软下来,就会升起慈悲、美好。

“妈妈,你不用管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他就拿起电话,给老师打电话,向老师道歉:“老师,对不起,你都是为我好,我还和你顶嘴。我向您道歉。您千万别和我生气了。一会我把作业全部补完,以后不会再不写作业了。”

整个过程,无需去指责、去教给他方法。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的告诉自己这两个字词:“力量和美好”。力量来自于,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是认同我的、允许我的,这时孩子就有力量。

美好来自于:让孩子能体会到对方的感受时,这时就会有美好与慈悲。

而力量和美好,是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帮助的。

总结下我们本节学习的三个字

第一个字:慢-敞开心扉,感受对方真正的需要,让对方去体验,去实现他想要的愿望;

第二个字:谦-谦卑、处下,少一点指导,多一点询问;在这里给大家留的作业,希望大家可以思考。

第三个字:善-给予对方力量和美好,用认同、陪伴、支持来完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