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心理剖析幼儿行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当今社会,孩子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存在,不管是祖辈的爷爷奶奶,还是父辈的爸爸妈妈,大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走出独生子女的束缚,当一个家庭不在仅仅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会发现,孩子们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出现一些共同的反映,这种情况,更多的可以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幼儿为何会出现这些行为。下面从攻击和退缩、幼儿叛逆期、说谎和幼儿在日常生活上不符合成人理想的方式的一些行为来说说。
第一,攻击和退缩。
这里先举个例子:同小区的幼儿都经常一起玩耍,但是小明例外,原因是他经常被兵兵欺负,其他小朋友也不喜欢兵兵,因为兵兵经常挑起争吵,但是小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他在成人眼中是个乖孩子,但是因为小明不合群,小朋友也不喜欢他,他和兵兵似乎都是被排除在孩子的群体之外。
在这个例子中,小明和兵兵是幼儿欺负事件中的攻击者和受害者,他们看上去表现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不知道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与其他同伴建立关系,融入群体,他们往往存在适应性问题。
该例子中的兵兵存在攻击行为,何为攻击行为呢?攻击行为是任何对生物体有意的伤害行为,且被害者会力图避免这种行为。而根据目的的不同,攻击行为又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例如孩子甲打了孩子乙,并且嘲笑孩子乙,孩子甲的目的是伤害对方,这就是敌意性攻击;一个男孩为了抢玩具打了一个女孩,她的目的是抢玩具,打人只是手段,这就是工具性攻击。1岁左右的婴儿就会显示明显的攻击意图,两个1岁的孩子可以为争夺玩具而争斗,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如果幼儿没有学会以协商或者其他友善的方式解决冲突,那么在更大的年龄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发展研究显示,2—3岁的幼儿会在玩伴妨碍攻击自己的时候使用踢打等躯体行为进行反击,3—5岁时,身体攻击会下降,而言语攻击的频率上升,孩子们更多使用嘲笑、诽谤、起外号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学龄前孩子的攻击情况下属于工具性攻击,其目的在于玩具、糖果等孩子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到童年中期,大多数孩子学会使用友善的方式解决大多数争端,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发生率都会有所下降。生活中,大多数人会直觉的认为男孩比女孩具有更高的攻击性,研究表明,1岁的女孩群体在争夺玩具时显示更多的强制性攻击,2岁以前的男孩群体比女孩群体更倾向于以协商和分享的方式解决玩具资源不足,男女攻击性水平的差异是在2.5—3岁表现出来。另外,女孩的攻击性行为不同于男孩:男孩常用打斗、欺负或者其他外显的方式进行攻击;而女孩的攻击方式比较隐蔽,她们倾向于拒绝接纳、排斥,或者可能破坏友谊以及同伴地位的行为,如散布谣言等方式来进行攻击,也就是说女孩的攻击大多是以控制的方式伤害他人。可以说,男孩和女孩都可能具有很高的敌意和攻击性,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那么幼儿为何会出现攻击行为呢?研究显示,导致幼儿攻击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父母在脚痒过程中更倾向于体罚或是压制孩子的攻击行为和反抗行为,那么他们在采取这些压制措施的时候,同时也给幼儿的攻击行为提供了榜样,也就是说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了攻击行为。缺少父母管教的孩子往往会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和不良行为。心理学家帕特森发现,高攻击的幼儿通常生活在争吵不断的家庭氛围中,成员之间很少以亲切交谈的方式进行沟通,他们缺少交流,即使交流也是以嘲笑、威胁或者其他激进的方式进行。高强制的教养方式教养的幼儿往往最终会抵制惩罚,他们会通过反抗父母和重复受罚的行为来对父母进行反控制。
对于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成人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改变呢?第一,创建非攻击性的生活环境;第二,找出并去除可能强化攻击性行为的因素;第三,对于孩子本人来说,需要教会他识别并控制自己的愤怒,以安全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是只会使用攻击行为;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孩子周围的人,特别是亲近的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要一致。
例子中的兵兵是攻击行为的幼儿,小明无疑就是退缩行为的幼儿。这样的幼儿变现为不和同龄孩子交往,害怕人际卷入,或者在还没有交往之前就预想自己会被拒绝,从而不参与人机互动。与攻击性幼儿不同,退缩性幼儿不容易引起成人的注意,他们通常比较被动和顺服,显得比较安静,成人可能还会觉得那是“乖”的表现。这样的幼儿多见于5—7岁,他们很难适应新环境,表现可能是孤僻、胆小、不愿与小朋友交流、不愿到新的环境中去而宁愿一个人待在家里,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他们可能把这种人际模式带入到青春期甚至成人以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造成幼儿退缩行为的原因有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先天原因主要是有的幼儿对新环境适应较慢,不愿与人接触,平时也不爱活动,缺乏好奇心,调查发现粘液质、抑郁质等类型幼儿的退缩行为远远高于多血质和胆汁质幼儿。后天原因主要是幼儿与环境的作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星辰了他的行为模式,尤其是与养教者的互动影响更大,研究发现,亲子的依恋关系影响了幼儿内部的工作模式,从而在幼儿后来的发展中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另外,长期受欺负的幼儿也会有退缩的特点。那么,如何预防幼儿人际退缩呢?首先,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幼儿的退缩行为;其次,要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另外,父母要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如果幼儿被人欺负,还需要教会他以非暴力的惩罚方式对攻击者的行为。
第二,幼儿叛逆期。我们常听到家长说我家的孩子以前都挺听话的,现在长大点了还“变坏”了,这里的“变坏”,其实是幼儿的第一反逆期,其表现主要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识,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一项家庭点差显示,2—4岁的幼儿中,有80.2%已有相当强的自我主张,孩子到了2岁左右,会有一个喜欢说“不”的叛逆期,随着孩子自我意识萌芽,事事都喜欢自己做主,他们想参与成人的活动,认为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会做;有时候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被别人代做,就一定要退回原状自己重做;常常说“不”;其实有时候他们和父母对着干,只是在尝试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幼儿有一种全能感,认为自己“行”,他们也希望他人这样认为,所以很喜欢自己做,并得到称赞。那么,作为养教者,应该如何应对幼儿的第一反逆期呢?首先,要明确认识到第一反逆期是哟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其次,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方式,家长可以在活动中教给孩子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让孩子理解做事情是有规则的;对不允许的行为,家长应该坚决而温和地说“不”;另外,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最后,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第三,说谎。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把谎言定义为存心误导别人的有意行为,事先未透露其目的,并且对方也没有明确要求被误导。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谎言包含三个部分:所说的不是事实;说的人知道所说的不是事实;说的人希望听的人认为它是真的。幼儿会不会说谎呢?研究发现,说谎在幼儿群体中具有普片性,从3岁到青春期之前幼儿说谎行为是上升的,在青春期之后,说谎行为下降。一般认为,在4岁以前的孩子不会说谎,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真实,不理解一个事物可以被表象或者实质来表征,比如一个四岁的孩子很想去参加一个活动,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几天之后,他向其他孩子描述了活动多么有趣,自己有多开心,这个孩子只是太想去并且进行了想象,而且把想象认为是真实的,按照埃克曼的定义,他并没有存心误导别人,且自己也以为是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该幼儿不是说谎行为,这种情况在幼儿身上普片存在。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谎的技能水平也日趋成熟,例如儿童拿了别人的东西不承认,一年级的儿童只是简单的说“不是我拿的”,三年级的儿童会说“不是我拿的,是爸妈买的”,五年级的还会找证人“怎么可能,某某同学可以证明这是我的”。4岁以前的幼儿不具有隐藏信息或意图的欺骗能力,4岁以后幼儿的这种欺骗能力开始逐渐发展,5岁以后,隐藏意图的欺骗能力开始平稳发展。
研究还发现,幼儿大都对熟悉的人说谎,那么幼儿为何会说谎呢?在一项对小学生为什么说谎的调查中发现,40%的学生表示没有办法才说谎,12%的学生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谎,所有说谎的学生中害怕老师或是家长的批评(51%)、为逃避责任(22%)、为实现自己的愿望(16)、为了得到表扬(11%),而谎言一旦得逞,儿童以后就为更高明的手段说谎。
对已幼儿的说谎,给的建议是对于成人来说,要对幼儿的说谎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发现幼儿说谎,教育者要先找出说谎原因,一方面要指出说谎是错误的行为,尤其要让孩子理解“说谎”是比“做的不好”更严重的错误,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愿望是合理的也应该满足,要求太高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合理的标准;成人应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和环境。
第四,幼儿在日常生活上不符合成人理想的方式的一些行为。这里主要总结了一下几点:
吮吸手指:(1):症状:婴儿吮吸手指极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行为会逐渐消退。但若随年龄增长,仍保留这种幼稚动作,并成为习惯,则应及时纠正,因为儿童吮吸手指的行为会收到非议,使幼儿感到紧张、害羞。这种不良习惯还易引起肠道寄生虫、肠炎等疾病,且可引起手指肿胀、发炎。若持续到六七岁换牙时期,则可导致下颚发育不良、开唇露齿等,妨碍面容的和谐,也不利于充分发挥牙齿的嚼功能。
(2)原因:常因婴儿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儿童吮吸的欲望,以及缺乏环境和爱抚,导致儿童以吮吸手指来仰制饥饿或进行自我娱乐。
(3)预防:要消除儿童生活环境中可能引起儿童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因素,用玩具、图片等儿童喜爱之物,或感兴趣的活动去吸引其注意力,冲淡其吮吸手指的欲望,逐渐改掉固有的不良习惯。不宜采用在手指上涂苦味药或裹上手指等强制方法。
咬指甲癖:(1)症状:经常的、控制不住的用牙将长出的手指甲或脚上的指甲咬去,称“咬指甲癖”,这在3-6岁的儿童中常见。
(2)原因:大都出现于儿童精神紧张之时,如不原去幼儿园,家长管束太严,缺少小伙伴和游戏。情绪不安,低落时,以咬指甲自慰。养成顽固习惯后,有时终生难改。
(3)预防和矫治:从消除儿童心理紧张的因素入手。良好的生活习惯,户外活动和游戏,使儿童情绪饱满、愉快、可逐渐克服惰性兴奋灶。另外,需养成按时修剪指甲的卫生习惯。用苦药或辣物涂指甲一般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口吃:(1)症状:口吃为常见的言语障碍。它的发生并非因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的缺陷,而与心理状态有关。表现为正常的语言节奏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迸出。
(2)原因:1:患儿大都自卑、羞怯、退缩、孤僻、不合群。有的表现为易激惹,情绪不稳。出于对口吃的恐惧心理及高度注意,终成心理痼疾,越怕口吃越口吃。发病率约占儿童的1/2,多起始于2-5岁,男多于女。2:儿童出于好奇,模仿成人或同伴的口吃现象所致。3:发育性口齿不流利。值得注意的是,2-5岁的儿童是语言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的阶段,词汇也渐丰富,但言语功能尚未熟练,不善于选择词汇,说话时常有迟疑,不流畅的现象,一般到上小学前,就可口齿流利了。这种现象称为“发育性口齿不流利”,不属于“口齿”。如果大人对幼儿的“发育性口吃不流利”,流露出担心、不安的心情,并时时提醒“别结巴”,或强迫幼儿“把话再说一遍”。幼儿在开口之前,心理先紧张了,就更张口结舌,可能真发展成“口齿”了。
(3)预防和矫治:应从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入手。避免因说话不流畅遭到周围人的嘲笑、模仿以及家长、教师的指责或过分矫治。大人不要当众议论其病态,或强迫他们把话说流畅,不许急巴。需知,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心理障碍。应安慰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克服。大人要用平静、从容、缓慢、轻柔的语调和他们说话,来感染他们说话时不着急,呼吸平稳,全身放松,特别是不再去注意自己是否有结巴了。可以多练习郎诵和唱歌。
遗尿症:(1)症状:幼儿在5岁以后,白天或夜晚仍不能主动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称“遗尿症。
(2)原因:引起遗尿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心理因素:主要指精神方面受到创伤,如突然受惊、大病一场、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不能适应等。DougIas(1973)研究4500例儿童后发现,有精神创伤的儿童的发生率是无精神创伤儿童的两倍。父母对儿童的爱抚不足或过度,都有可能引起儿童精神紧张,或因宣泄内心不满情绪而引起遗尿。2:训练不当:排尿过程的自主控制,既需要大脑发育成熟到一定得程度,也需要学习和训练。一般两三岁的幼儿旧可以开始自行控制排尿。如训练方法不当,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亦可发生遗尿。3:遗传因素:研究发现,遗尿与遗传的关系密切,约有70%遗尿患儿的一级亲属中有遗尿史。4:器质性遗尿症:因疾病所引起的遗尿症称“器质性遗尿症”,如蛲虫病、膀胱炎等等,均可使儿童不能主动控制排尿原因。
(3)预防和矫治:多种行为模式:(1)症状:表现为儿童在不同的环境当中采取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方式,而且较为稳定。如在幼儿园里的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一旦回到家里,马上就会变得非常任性,一切都得听他的,还富于攻击性。这并不是儿童适应性强、灵活善变的表现,恰恰是一种值得重视的行为问题,因为他有可能为儿童成年以后出现“双重人格”、导致精神分裂埋下隐患。
(2)原因:家园教育的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加之儿童的年龄小、知识少、缺乏判断,但模仿力强,都是造成这种行为摸式的主要原因。
(3)预防和矫治: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都要积极、主动地与对方联系,及时沟通育儿的做法和经验,力求做到统一要求、目标一致。家长要树立榜样,增加儿童与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有的放地加以引导,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个系统地分之,以上只是选取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幼儿行为,从中分析幼儿行为所体现的幼儿心理学,还有很多系统的、专业的知识,这里就不一一提出了。
第一,攻击和退缩。
这里先举个例子:同小区的幼儿都经常一起玩耍,但是小明例外,原因是他经常被兵兵欺负,其他小朋友也不喜欢兵兵,因为兵兵经常挑起争吵,但是小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他在成人眼中是个乖孩子,但是因为小明不合群,小朋友也不喜欢他,他和兵兵似乎都是被排除在孩子的群体之外。
在这个例子中,小明和兵兵是幼儿欺负事件中的攻击者和受害者,他们看上去表现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不知道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与其他同伴建立关系,融入群体,他们往往存在适应性问题。
该例子中的兵兵存在攻击行为,何为攻击行为呢?攻击行为是任何对生物体有意的伤害行为,且被害者会力图避免这种行为。而根据目的的不同,攻击行为又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例如孩子甲打了孩子乙,并且嘲笑孩子乙,孩子甲的目的是伤害对方,这就是敌意性攻击;一个男孩为了抢玩具打了一个女孩,她的目的是抢玩具,打人只是手段,这就是工具性攻击。1岁左右的婴儿就会显示明显的攻击意图,两个1岁的孩子可以为争夺玩具而争斗,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如果幼儿没有学会以协商或者其他友善的方式解决冲突,那么在更大的年龄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发展研究显示,2—3岁的幼儿会在玩伴妨碍攻击自己的时候使用踢打等躯体行为进行反击,3—5岁时,身体攻击会下降,而言语攻击的频率上升,孩子们更多使用嘲笑、诽谤、起外号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学龄前孩子的攻击情况下属于工具性攻击,其目的在于玩具、糖果等孩子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到童年中期,大多数孩子学会使用友善的方式解决大多数争端,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发生率都会有所下降。生活中,大多数人会直觉的认为男孩比女孩具有更高的攻击性,研究表明,1岁的女孩群体在争夺玩具时显示更多的强制性攻击,2岁以前的男孩群体比女孩群体更倾向于以协商和分享的方式解决玩具资源不足,男女攻击性水平的差异是在2.5—3岁表现出来。另外,女孩的攻击性行为不同于男孩:男孩常用打斗、欺负或者其他外显的方式进行攻击;而女孩的攻击方式比较隐蔽,她们倾向于拒绝接纳、排斥,或者可能破坏友谊以及同伴地位的行为,如散布谣言等方式来进行攻击,也就是说女孩的攻击大多是以控制的方式伤害他人。可以说,男孩和女孩都可能具有很高的敌意和攻击性,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那么幼儿为何会出现攻击行为呢?研究显示,导致幼儿攻击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父母在脚痒过程中更倾向于体罚或是压制孩子的攻击行为和反抗行为,那么他们在采取这些压制措施的时候,同时也给幼儿的攻击行为提供了榜样,也就是说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了攻击行为。缺少父母管教的孩子往往会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和不良行为。心理学家帕特森发现,高攻击的幼儿通常生活在争吵不断的家庭氛围中,成员之间很少以亲切交谈的方式进行沟通,他们缺少交流,即使交流也是以嘲笑、威胁或者其他激进的方式进行。高强制的教养方式教养的幼儿往往最终会抵制惩罚,他们会通过反抗父母和重复受罚的行为来对父母进行反控制。
对于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成人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改变呢?第一,创建非攻击性的生活环境;第二,找出并去除可能强化攻击性行为的因素;第三,对于孩子本人来说,需要教会他识别并控制自己的愤怒,以安全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是只会使用攻击行为;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孩子周围的人,特别是亲近的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要一致。
例子中的兵兵是攻击行为的幼儿,小明无疑就是退缩行为的幼儿。这样的幼儿变现为不和同龄孩子交往,害怕人际卷入,或者在还没有交往之前就预想自己会被拒绝,从而不参与人机互动。与攻击性幼儿不同,退缩性幼儿不容易引起成人的注意,他们通常比较被动和顺服,显得比较安静,成人可能还会觉得那是“乖”的表现。这样的幼儿多见于5—7岁,他们很难适应新环境,表现可能是孤僻、胆小、不愿与小朋友交流、不愿到新的环境中去而宁愿一个人待在家里,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他们可能把这种人际模式带入到青春期甚至成人以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造成幼儿退缩行为的原因有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先天原因主要是有的幼儿对新环境适应较慢,不愿与人接触,平时也不爱活动,缺乏好奇心,调查发现粘液质、抑郁质等类型幼儿的退缩行为远远高于多血质和胆汁质幼儿。后天原因主要是幼儿与环境的作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星辰了他的行为模式,尤其是与养教者的互动影响更大,研究发现,亲子的依恋关系影响了幼儿内部的工作模式,从而在幼儿后来的发展中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另外,长期受欺负的幼儿也会有退缩的特点。那么,如何预防幼儿人际退缩呢?首先,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幼儿的退缩行为;其次,要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另外,父母要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如果幼儿被人欺负,还需要教会他以非暴力的惩罚方式对攻击者的行为。
第二,幼儿叛逆期。我们常听到家长说我家的孩子以前都挺听话的,现在长大点了还“变坏”了,这里的“变坏”,其实是幼儿的第一反逆期,其表现主要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识,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一项家庭点差显示,2—4岁的幼儿中,有80.2%已有相当强的自我主张,孩子到了2岁左右,会有一个喜欢说“不”的叛逆期,随着孩子自我意识萌芽,事事都喜欢自己做主,他们想参与成人的活动,认为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会做;有时候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被别人代做,就一定要退回原状自己重做;常常说“不”;其实有时候他们和父母对着干,只是在尝试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幼儿有一种全能感,认为自己“行”,他们也希望他人这样认为,所以很喜欢自己做,并得到称赞。那么,作为养教者,应该如何应对幼儿的第一反逆期呢?首先,要明确认识到第一反逆期是哟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其次,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方式,家长可以在活动中教给孩子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让孩子理解做事情是有规则的;对不允许的行为,家长应该坚决而温和地说“不”;另外,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最后,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第三,说谎。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把谎言定义为存心误导别人的有意行为,事先未透露其目的,并且对方也没有明确要求被误导。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谎言包含三个部分:所说的不是事实;说的人知道所说的不是事实;说的人希望听的人认为它是真的。幼儿会不会说谎呢?研究发现,说谎在幼儿群体中具有普片性,从3岁到青春期之前幼儿说谎行为是上升的,在青春期之后,说谎行为下降。一般认为,在4岁以前的孩子不会说谎,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真实,不理解一个事物可以被表象或者实质来表征,比如一个四岁的孩子很想去参加一个活动,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几天之后,他向其他孩子描述了活动多么有趣,自己有多开心,这个孩子只是太想去并且进行了想象,而且把想象认为是真实的,按照埃克曼的定义,他并没有存心误导别人,且自己也以为是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该幼儿不是说谎行为,这种情况在幼儿身上普片存在。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谎的技能水平也日趋成熟,例如儿童拿了别人的东西不承认,一年级的儿童只是简单的说“不是我拿的”,三年级的儿童会说“不是我拿的,是爸妈买的”,五年级的还会找证人“怎么可能,某某同学可以证明这是我的”。4岁以前的幼儿不具有隐藏信息或意图的欺骗能力,4岁以后幼儿的这种欺骗能力开始逐渐发展,5岁以后,隐藏意图的欺骗能力开始平稳发展。
研究还发现,幼儿大都对熟悉的人说谎,那么幼儿为何会说谎呢?在一项对小学生为什么说谎的调查中发现,40%的学生表示没有办法才说谎,12%的学生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谎,所有说谎的学生中害怕老师或是家长的批评(51%)、为逃避责任(22%)、为实现自己的愿望(16)、为了得到表扬(11%),而谎言一旦得逞,儿童以后就为更高明的手段说谎。
对已幼儿的说谎,给的建议是对于成人来说,要对幼儿的说谎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发现幼儿说谎,教育者要先找出说谎原因,一方面要指出说谎是错误的行为,尤其要让孩子理解“说谎”是比“做的不好”更严重的错误,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愿望是合理的也应该满足,要求太高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合理的标准;成人应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和环境。
第四,幼儿在日常生活上不符合成人理想的方式的一些行为。这里主要总结了一下几点:
吮吸手指:(1):症状:婴儿吮吸手指极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行为会逐渐消退。但若随年龄增长,仍保留这种幼稚动作,并成为习惯,则应及时纠正,因为儿童吮吸手指的行为会收到非议,使幼儿感到紧张、害羞。这种不良习惯还易引起肠道寄生虫、肠炎等疾病,且可引起手指肿胀、发炎。若持续到六七岁换牙时期,则可导致下颚发育不良、开唇露齿等,妨碍面容的和谐,也不利于充分发挥牙齿的嚼功能。
(2)原因:常因婴儿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儿童吮吸的欲望,以及缺乏环境和爱抚,导致儿童以吮吸手指来仰制饥饿或进行自我娱乐。
(3)预防:要消除儿童生活环境中可能引起儿童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因素,用玩具、图片等儿童喜爱之物,或感兴趣的活动去吸引其注意力,冲淡其吮吸手指的欲望,逐渐改掉固有的不良习惯。不宜采用在手指上涂苦味药或裹上手指等强制方法。
咬指甲癖:(1)症状:经常的、控制不住的用牙将长出的手指甲或脚上的指甲咬去,称“咬指甲癖”,这在3-6岁的儿童中常见。
(2)原因:大都出现于儿童精神紧张之时,如不原去幼儿园,家长管束太严,缺少小伙伴和游戏。情绪不安,低落时,以咬指甲自慰。养成顽固习惯后,有时终生难改。
(3)预防和矫治:从消除儿童心理紧张的因素入手。良好的生活习惯,户外活动和游戏,使儿童情绪饱满、愉快、可逐渐克服惰性兴奋灶。另外,需养成按时修剪指甲的卫生习惯。用苦药或辣物涂指甲一般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口吃:(1)症状:口吃为常见的言语障碍。它的发生并非因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的缺陷,而与心理状态有关。表现为正常的语言节奏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迸出。
(2)原因:1:患儿大都自卑、羞怯、退缩、孤僻、不合群。有的表现为易激惹,情绪不稳。出于对口吃的恐惧心理及高度注意,终成心理痼疾,越怕口吃越口吃。发病率约占儿童的1/2,多起始于2-5岁,男多于女。2:儿童出于好奇,模仿成人或同伴的口吃现象所致。3:发育性口齿不流利。值得注意的是,2-5岁的儿童是语言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的阶段,词汇也渐丰富,但言语功能尚未熟练,不善于选择词汇,说话时常有迟疑,不流畅的现象,一般到上小学前,就可口齿流利了。这种现象称为“发育性口齿不流利”,不属于“口齿”。如果大人对幼儿的“发育性口吃不流利”,流露出担心、不安的心情,并时时提醒“别结巴”,或强迫幼儿“把话再说一遍”。幼儿在开口之前,心理先紧张了,就更张口结舌,可能真发展成“口齿”了。
(3)预防和矫治:应从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入手。避免因说话不流畅遭到周围人的嘲笑、模仿以及家长、教师的指责或过分矫治。大人不要当众议论其病态,或强迫他们把话说流畅,不许急巴。需知,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心理障碍。应安慰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克服。大人要用平静、从容、缓慢、轻柔的语调和他们说话,来感染他们说话时不着急,呼吸平稳,全身放松,特别是不再去注意自己是否有结巴了。可以多练习郎诵和唱歌。
遗尿症:(1)症状:幼儿在5岁以后,白天或夜晚仍不能主动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称“遗尿症。
(2)原因:引起遗尿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心理因素:主要指精神方面受到创伤,如突然受惊、大病一场、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不能适应等。DougIas(1973)研究4500例儿童后发现,有精神创伤的儿童的发生率是无精神创伤儿童的两倍。父母对儿童的爱抚不足或过度,都有可能引起儿童精神紧张,或因宣泄内心不满情绪而引起遗尿。2:训练不当:排尿过程的自主控制,既需要大脑发育成熟到一定得程度,也需要学习和训练。一般两三岁的幼儿旧可以开始自行控制排尿。如训练方法不当,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亦可发生遗尿。3:遗传因素:研究发现,遗尿与遗传的关系密切,约有70%遗尿患儿的一级亲属中有遗尿史。4:器质性遗尿症:因疾病所引起的遗尿症称“器质性遗尿症”,如蛲虫病、膀胱炎等等,均可使儿童不能主动控制排尿原因。
(3)预防和矫治:多种行为模式:(1)症状:表现为儿童在不同的环境当中采取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方式,而且较为稳定。如在幼儿园里的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一旦回到家里,马上就会变得非常任性,一切都得听他的,还富于攻击性。这并不是儿童适应性强、灵活善变的表现,恰恰是一种值得重视的行为问题,因为他有可能为儿童成年以后出现“双重人格”、导致精神分裂埋下隐患。
(2)原因:家园教育的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加之儿童的年龄小、知识少、缺乏判断,但模仿力强,都是造成这种行为摸式的主要原因。
(3)预防和矫治: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都要积极、主动地与对方联系,及时沟通育儿的做法和经验,力求做到统一要求、目标一致。家长要树立榜样,增加儿童与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有的放地加以引导,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个系统地分之,以上只是选取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幼儿行为,从中分析幼儿行为所体现的幼儿心理学,还有很多系统的、专业的知识,这里就不一一提出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