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等级赋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选考科目要采取等级赋分?
新高考改革之后,选考科目采用的是等级赋分。等级赋分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等级赋分就是根据考生的排名赋分,而不是原来的卷面的原始分数。有些高考省份选用的是3+3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作为统考的科目,采用的是原始的分数,另外的三个选考科目是根据等级赋分。但是有些省份选用的是3+1+2模式,有两科物理或历史,是从中选择一门,再从另外的4门中选择两门,而历史或物理采取的也是原始分数,另外的两个采取的是等级赋分。
为什么会有考试科目采取等级赋分呢?其实由于选择的科目不同,那么学科的试题的难度也会存在差异,而且报告的相应的学科的考生群体也会有所不同,所以选择了不同的科目的原始分数就没有可比性,如果一个考生选择了证实,另外一个考生选择了画室,他们两个同学都考了70分,但是第1个考生选择的正确是第90位,另外一个考生在化学中的排名是第900位,那么将他们的各个成绩相加之后进行比较,会非常的不科学也不公平,所以需要将不同的科目的原始分数,通过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等级分数的转化,这样就能够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再具有不可比性的问题出现。
而且通过等级赋分的制度能够反映出不同学生在选择学科上所占的位置和水平,也能够反映出考试的难度,更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公平的问题出现。而新高考的赋分制度弥补了试题难度不同所引发的不公平,但是也无法把学科的难度不同带来的不公平给弥补掉。因为物理学科是难度最大的学科,所以很多成绩差的学生并不会选择这个学科,但是选择物理的同学大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会相互比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是强者实行了赋分制度,那么对于选择了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就会吃很大的亏,所以这种问题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想选物理。
但如今也推出了3+1+2的模式,物理和历史不参与赋分。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赋分制度,这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选课,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