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试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读《洋务运动新论》有感
洋务运动是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改良运动,主张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虽然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徐泰来先生在《试论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一篇中已做详细论述,在以往的学习中,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影响仅在回答洋务运动历史背景这一问题中,以“内忧外患”一词简括。而徐泰来先生在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时,则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运动发动的助产士”,并详细阐述了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兴起的推动作用,即积极影响,这不禁让我有了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影响是否有消极影响,洋务运动的失败又是否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等一系列疑问。故本文将以此为契机,以徐泰来先生的《洋务运动新论》为基础,尽可能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到1864年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从主观上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又使其最终归于失败,那为什么徐泰来先生还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运动发动的助产士”呢?下面将结合徐先生在书中所写相关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夷夏观念的转变,也助使了后来的“洋务派”下定向西方学习的决心。纵观历史发展进程,我们不能否认太平天国政权是先于清政府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开始“洋务”活动的,当清政府在鄙视“夷人”、窥视西学时,太平天国就开始将基督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宣传农民革命思想,我们不能否认,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太平天国是早于清政府的,虽然由于农民无法克服小生产者的弱点,不能建立长期的巩固的政权,无法成为中国近代洋务相关运动的主持者,但太平天国却激发了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后,清朝军队不仅不能将太平军镇压在广西一带,而且不能阻止太平军定都天京。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了解到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太平军作战“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也致使中央的奕祈、桂良等人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使满洲贵族暴露出其腐朽无能的本质,加之此时正值太后专权,清朝统治权力衰弱之际,迫使清廷不得不任用较为开明的汉人来维持残局,这便使清朝的部分军政大权,由“满”转“汉”;由中央转到“封疆大吏”手中。这便为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明的掌握了部分权力的地方官员们,就有可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开展洋务运动。清廷任用汉人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改变了“总督则无汉人一焉的局面”,加之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则可印证这一点。
第三,太平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外“友好”关系的暂时出现,致使洋务派可以“利用洋人慑于太平天国的声势而急斗‘助剿’的心情,,‘托名学制以剿贼’,暗中尽窥西洋军火之秘 "急谋自强,以待事机之转。”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 14 年,势力所及达 18 省,攻城 600 余座,其对清王朝的打击是致命的,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打击也是沉重的。而此时的太平天国已与西方列强站在了对立面,但西方列强却与清政府同属既得利益阶级,有维持国家现状以统治稳定和侵略利益获得的共同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列强支持清政府的决心。如此可以推断侵略者和清政府面对太平天国的严重威胁,为了各自利益才走向联合之路。辛酉政变之后,顽固派掌握大权。为了取得外国侵略者的支持,清廷一度媚外。这种态度与曾国藩等人为求自强的洋务之举不谋而合。因此,洋务派取得清廷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付诸实践,开展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也可以说太平天国起义的威胁,使清政府不得不同意洋务派推行的一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斗争,减少了来自顽固派的阻力,有利于洋务派的发生。
若要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影响”这一问题,只看积极影响便过于片面,故下面将从政治、经济、社会秩序三个方面来阐述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
在政治上,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政治权力配置体系的冲击,造成权力下移。使得洋务运动缺乏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一体的运作执行体系,没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这使其无法动员全国之力推动洋务运动的开展。虽然在中央以奕诉等为代表支持开展洋务运动, 但洋务派的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是掌握在地方大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丁日昌、张之洞、沈葆桢等人手中。权力的下移虽然为地方创办洋务企业提供了契机,但也使最初的现代化呈现为一种自发性的发展,缺乏统一部署与组织。权钱结合,更易发生贪污腐败,各地督抚对财政收入进行截留,也使得洋务运动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逐渐成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厘金完全由督抚支配便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经济上,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经济创伤,使国家财政不能为洋务运动提供充足的启动资金和后备支撑。战争带来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大破坏,而太平天国战争的主要战场正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五省。导致直接死于这场战争的人口高达 5400多万。太平天国运动所带来的创伤使当时的社会无法为洋务运动提供稳定健康的社会生产基础。加之饥荒、灾荒使政府财政税收严重受损。筹备洋务运动所需的巨资与现实的经济困境形成矛盾,经济困境直接制约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也致使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始终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
在社会秩序上,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 涉及到18个省,极大地冲击了社会秩序, 造成长期的社会动荡。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与其相伴而生的起义接连不断,极大地分化了用于开展洋务运动的时间和精力。当时的社会状况从国内秩序来看:太平天国残余力量由江浙退至安徽、江西、转入广东、福建继续战斗;太平天国留下的另一支在长江以北加入捻军,势力也一度达到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八省; 与此相接的还有贵州的苗民起义、云南的回民起义、西北的回民起义等。显而易见,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长期的内乱耗费社会的财富、精力、人力和时间,社会秩序的动荡也为以后的发展额外增加了建设成本。这些使洋务运动的没有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做保障。
由此看来,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确有不容否认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既对洋务运动的发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读《洋务运动新论》有感
洋务运动是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改良运动,主张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虽然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徐泰来先生在《试论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一篇中已做详细论述,在以往的学习中,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影响仅在回答洋务运动历史背景这一问题中,以“内忧外患”一词简括。而徐泰来先生在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时,则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运动发动的助产士”,并详细阐述了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兴起的推动作用,即积极影响,这不禁让我有了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影响是否有消极影响,洋务运动的失败又是否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等一系列疑问。故本文将以此为契机,以徐泰来先生的《洋务运动新论》为基础,尽可能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到1864年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从主观上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又使其最终归于失败,那为什么徐泰来先生还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运动发动的助产士”呢?下面将结合徐先生在书中所写相关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夷夏观念的转变,也助使了后来的“洋务派”下定向西方学习的决心。纵观历史发展进程,我们不能否认太平天国政权是先于清政府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开始“洋务”活动的,当清政府在鄙视“夷人”、窥视西学时,太平天国就开始将基督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宣传农民革命思想,我们不能否认,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太平天国是早于清政府的,虽然由于农民无法克服小生产者的弱点,不能建立长期的巩固的政权,无法成为中国近代洋务相关运动的主持者,但太平天国却激发了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后,清朝军队不仅不能将太平军镇压在广西一带,而且不能阻止太平军定都天京。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了解到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太平军作战“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也致使中央的奕祈、桂良等人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使满洲贵族暴露出其腐朽无能的本质,加之此时正值太后专权,清朝统治权力衰弱之际,迫使清廷不得不任用较为开明的汉人来维持残局,这便使清朝的部分军政大权,由“满”转“汉”;由中央转到“封疆大吏”手中。这便为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明的掌握了部分权力的地方官员们,就有可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开展洋务运动。清廷任用汉人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改变了“总督则无汉人一焉的局面”,加之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则可印证这一点。
第三,太平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外“友好”关系的暂时出现,致使洋务派可以“利用洋人慑于太平天国的声势而急斗‘助剿’的心情,,‘托名学制以剿贼’,暗中尽窥西洋军火之秘 "急谋自强,以待事机之转。”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 14 年,势力所及达 18 省,攻城 600 余座,其对清王朝的打击是致命的,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打击也是沉重的。而此时的太平天国已与西方列强站在了对立面,但西方列强却与清政府同属既得利益阶级,有维持国家现状以统治稳定和侵略利益获得的共同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列强支持清政府的决心。如此可以推断侵略者和清政府面对太平天国的严重威胁,为了各自利益才走向联合之路。辛酉政变之后,顽固派掌握大权。为了取得外国侵略者的支持,清廷一度媚外。这种态度与曾国藩等人为求自强的洋务之举不谋而合。因此,洋务派取得清廷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付诸实践,开展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也可以说太平天国起义的威胁,使清政府不得不同意洋务派推行的一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斗争,减少了来自顽固派的阻力,有利于洋务派的发生。
若要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影响”这一问题,只看积极影响便过于片面,故下面将从政治、经济、社会秩序三个方面来阐述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
在政治上,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政治权力配置体系的冲击,造成权力下移。使得洋务运动缺乏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一体的运作执行体系,没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这使其无法动员全国之力推动洋务运动的开展。虽然在中央以奕诉等为代表支持开展洋务运动, 但洋务派的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是掌握在地方大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丁日昌、张之洞、沈葆桢等人手中。权力的下移虽然为地方创办洋务企业提供了契机,但也使最初的现代化呈现为一种自发性的发展,缺乏统一部署与组织。权钱结合,更易发生贪污腐败,各地督抚对财政收入进行截留,也使得洋务运动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逐渐成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厘金完全由督抚支配便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经济上,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经济创伤,使国家财政不能为洋务运动提供充足的启动资金和后备支撑。战争带来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大破坏,而太平天国战争的主要战场正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五省。导致直接死于这场战争的人口高达 5400多万。太平天国运动所带来的创伤使当时的社会无法为洋务运动提供稳定健康的社会生产基础。加之饥荒、灾荒使政府财政税收严重受损。筹备洋务运动所需的巨资与现实的经济困境形成矛盾,经济困境直接制约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也致使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始终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
在社会秩序上,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 涉及到18个省,极大地冲击了社会秩序, 造成长期的社会动荡。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与其相伴而生的起义接连不断,极大地分化了用于开展洋务运动的时间和精力。当时的社会状况从国内秩序来看:太平天国残余力量由江浙退至安徽、江西、转入广东、福建继续战斗;太平天国留下的另一支在长江以北加入捻军,势力也一度达到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八省; 与此相接的还有贵州的苗民起义、云南的回民起义、西北的回民起义等。显而易见,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长期的内乱耗费社会的财富、精力、人力和时间,社会秩序的动荡也为以后的发展额外增加了建设成本。这些使洋务运动的没有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做保障。
由此看来,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运动确有不容否认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既对洋务运动的发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