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范爱农》是鲁迅《朝花夕拾》中写人的佳作之一,1926年11月18日在厦门写成,最初发表于同年12月25日《莽原》第一卷第二十四期。散文通过好友追怀范爱农,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面貌,反映了旧民主主义时期一代富有革命性的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在鲁迅笔下,特别是鲁迅的小说中,刻画了一批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譬如《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在这些人物身上,带有极强的虚构性和艺术性。而《范爱农》是一篇纪实性的散文,是作家“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对于所描写的人物及其生平事迹不能任意增删、移植或改造。这要求散文作家必须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又需在人物身上精心寻求,乃至发掘最典型的事件来如实描写。《范爱农》这篇写人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鲁迅和范爱农的交往为线索,刻意选择范爱农几个最为动人的生活片段,并且充分发挥第一人称“我”的作用,或补充,或衬托,或渲染,使两方面彼此融会,互相契合,有力地重现了人物形象
然而大多数研究者在解读范爱农这一形象时,都一致地将其视为一位忧愤孤傲、渺视世俗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忽视了其性格中热心革命,希望与这个时代共同进步的积极性格。笔者认为,范爱农忧愤孤傲的性格只是他对抗黑暗环境的一种方式,一种选择,而并非他最真实的性格。
从与范爱农的初识到重逢后的相知,鲁迅笔下刻画的都是一个表面上愤世孤傲,实则内心火热的范爱农形象。
综观上述,范爱农前后态度的变化凝聚着深刻的时代内容,五四前后,鲁迅曾经花费不少精力思考、探索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并在小说、杂文、诗歌中做了艺术表现,这篇散文就是突出的一例。它通过对范爱农悲剧的描写,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妥协性固然对范爱农的命运产生过影响,封建势力的投机、钻营尤其不容忽视。辛亥革命前范爱农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革命后世俗_力的复辟,使他在革命中一度燃起的希望最终完全幻灭,他的死是由于封建势力的迫害而造成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不恰好也是辛亥革命本身的悲剧吗?
在鲁迅笔下,范爱农是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他早年加入光复会,是个富有革命性的知识分子。在他身上有着我国传统知识分子郁愤孤傲的传统美德,同时对革命又满怀着一腔热情。革命前,他那白眼看世界的态度;革命时,他那秉公办事的精神;革命流产后,他那决不趋炎附势的骨气,都是极感人的。他性格并非只有郁愤孤傲,只是在黑暗的环境中,他唯有以一种不妥协的孤傲态度与之对抗,而当他看到革命的光明时,他满心的热情喷涌而出。我们应看到范爱农郁愤孤傲的性格只是他对抗黑暗环境的一种方式,一种选择,而并非他最真实的性格。范爱农“站着”的死是他最后的反抗,代表了具有同样心志和性格的范爱农们的必然结局,他的悲剧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悲剧,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集体悲剧。从《哀范君三章》的吟咏长叹到《范爱农》的字字真情,从虚构的小说《阿Q正传》《祝福》《药》到针砭时弊的杂文集《野草》,辛亥革命都作为深刻影响作品人物命运的社会背景出现,而这种影响往往表现为革命者从反抗黑暗到热心革命,再到革命失败后无助的绝望。鲁迅绝不是一般地支持或否定革命,他认为革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否能推动人的解放而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显然,小范围人在小范围地区的小范围改革,再加上反动势力的强大阻碍,使得辛亥革命不可能实现这一意义。鲁迅从范爱农之悲剧的思考开始,对新的更有效的救国救民道路上下求索,立人、改造国民性、唤醒民众等问题一一摆在他面前,“指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成为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