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历史
白马寺 马寺位于洛阳城东12公里处,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
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
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
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
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
次年建寺,名白马寺。
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
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享有独特的地位。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 *** 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
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
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
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
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
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
东西厢房左右对称。
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
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
寺大门之外,厂—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
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
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之门。
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为东汉遗物。
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
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龛,龛顶和四周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贴金雕龙。
龛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
他笑口大开,赤脚打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王,是佛门的守护神。
弥勒佛像之后是韦驮天将,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
白马寺山门东走约30多米,有一座十三层的齐云塔,直插云霄。
齐云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原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时烧毁。
金朝大定年间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1961年国务院将白马寺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又成立了白马寺文物保管所。
现在,白马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点。
白马寺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因汉明帝“感梦求法”,遣使天竺僧人回洛阳后而创建。
历代屡有修葺增缮,唐代前期达到最盛,武则天曾派亲信薛怀义任住持,安史之乱后即有残损,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后,始成今日之规模布局。
寺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现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典及毗卢阁等建筑,殿堂共达百余间。
山门外有东汉来华的天竺僧报摩腾、竺法兰之墓,青石砌包。
寺内还有唐代经幢。
元代华严大师文才撰言语收写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及原存石刻弥勒菩萨像已被盗往美国。
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药师及阿弥陀佛,东西分置十八罗汉,均为元代以来干漆工艺制成。
寺后部有清凉台,台上建有毗卢阁,西侧配殿中置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像。
白马寺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所造齐云塔,塔为四方形密檐式,高25米,塔身挺秀丽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