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的毫安时,是什么单位?
电池的毫安时没有提到电压,以手机为例,电压为5伏特,所以 5伏特*10000毫安时=50 伏特*安*时=50瓦时=0.05千瓦时。
(1)一般的手机电池,充电电池的电量都是毫安时,它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放电时间下完全放电产生的电流。例如,1300毫安时指此电池在1小时内完全放电电流是1300毫安。
在讲电流强度I的定义时,讲了I=Q/t,可见Q=I*t,就是电量q等于电流强度I与用电时间t的乘积,这时I的单位是“安培A”,时间的单位是秒,安培乘以秒就是库仑。
当电流强度用毫安(mA)作单位,时间用小时(h)做单位,它们两个相乘就是毫安时(mAh),当然还是电量,由于1A=1000mA,1h=3600s,所以1mAh=3.6库仑。
(2)瓦特小时能量的单位,简称 瓦小时。瓦小时的符号是W·h。以IW的功率在lh 内所作的功,定义为IW·h。 即:用到W=Pt来计算。比如常见的千瓦时,就是功率1KW的用电器做功1h消耗的电能。
(3)单位换算,是指同一性质的不同单位之间的数值换算。常用的单位换算有长度单位换算、重量单位换算、压力单位换算、面积单位换算、电容单位换算等。
(4)千瓦·时或千瓦小时(符号:kW·h;常简称为度)是一个能量量度单位,表示一件功率为一千瓦的电器在使用一小时之后所消耗的能量。
(5)“千瓦‧时”这个单位主要用于量度电力,因为“千瓦‧时”比焦耳更容易被大众了解,并更易转化为电器使用时数。另一方面,焦耳相对“千瓦‧时”的单位量度太小,较不方便计算,而中国大陆亦有公共机构在收费单上使用“兆瓦·时”来代替“千瓦‧时”。在中文里,"千瓦"有时被写为瓩。
电池容量按照不同条件分为实际容量、理论容量与额定容量,电池容量C为在t0到t1时间内对电流I积分,电池分正负极。
通常电池容量是指电池存储电量的大小。电池容量的单位是“mAh”,中文名称是毫安时(在衡量大容量电池如铅蓄电池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Ah”来表示,中文名是安时,1Ah=1000mAh)。若电池的额定容量是1300mAh,即130mA的电流给电池放电,那么该电池可以持续工作10小时(1300mAh/130mA=10h);如果放电电流为1300mA,那供电时间就只有1小时左右(实际工作时间因电池的实际容量的个别差异而有一些差别)。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分析,数码设备实际工作时的电流不可能始终恒定在某一数值(以数码相机为例,工作电流会因为LCD显示屏、闪光灯等部件的开启或关闭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电池能对某个设备的供电时间只能是个大约值,而这个值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