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魏李惠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后魏李惠启示
原文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①盐负薪②者[1] ,同释重担③息树阴④。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⑤背之物。惠⑥遣⑦争者出,顾[19]州纪纲⑧曰:“以此羊皮可拷⑨知主乎?”群下⑽咸⑾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⑿,曰:“得其实⒀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⒁伏⒂而就罪⒃。[2]
1字词解释
1.负:背。
2.薪:柴火。
3.同释重担:(两人)同时放下重担。同,同时一起;释,放下。
4.阴:通“荫”。树阴:树荫。
5.且:将要。
5.藉:垫、衬
6.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7.遣:使,令, 让 。
8.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9.拷:拷打。
10.群下:部下。
11.咸:都。
12.盐屑:盐末。屑,碎末
13.实:事实。
14.乃:才
15.伏:通“服”,信服。
16.就罪:承认罪过。[3]
17.行:走。
18.息:歇息。
19.顾:回头,回头看。
20.实:事实,真相
2翻译
(1)同释重担息树阴下:两个人同时放下重重的担子到树荫下休息。
(2)惠令人置羊皮在席上: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
(3)各言为己藉背之物:二人都说羊皮是自己垫肩的东西。
(4)群下咸无对者:部下一个人都不回答。
(5)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拷问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
3译文
有背着盐的和背着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久久没得出结果,就去报了官。李惠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就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于是服从并承认了罪过。
4道理
1.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
3.处理问题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经验,再加之细心观察,以及善于思考。
4.做事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贪图小利。
5.合理地推理,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要盲目推理。
2. 后魏李惠整篇古文的意思是什么
李惠擅长观察和思辨.在担任雍州刺史时,有两只燕子争巢,争了几天.李惠让人捉住,试着让州主簿(官名)来判案,纲纪不敢接并说:这是有大智慧的人能知道的,不是普通的人所能了解的.李惠于是叫小卒用小竹枝轻轻地打两只燕子.不久一个飞走了,一只留下来.李惠笑阗对下属说:这只留下的燕子因为筑巢难而留下,那只飞走的觉得痛,就会飞走的.属下都佩服他的聪明明察.
有两人,一个背着盐,一个人背着柴,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两人准备走时,为一块羊皮发生争执,都说是自己垫背的东西.李惠将两位争执的人出去,回头对州里的州主簿说:“这块羊皮能知道主人吗?”属下都以为说着玩的,都没有人回答。李惠让人将羊皮放到席子上,用木杖敲打它,显出小量的盐粒,说:“找到真相了。”让两位争执的人看,背柴禾的人于是伏地认罪。凡是经过他观察分析的,多是这样的。于是当官民都不敢犯事。北魏的李惠任雍州刺史时,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歇息。二人将行,争夺一张羊皮,各说是自己垫背的东西。李惠打发两个争皮的人出去,回头对州主簿说:“拷打这张羊皮能知道它的主人吧。”手下众吏人以为是句玩笑话,都没有回答。李惠命人把羊皮放在席上,用杖打它,见有少许盐屑落下,说:“查明实情了。”让争皮的两个人来看,背柴的人才招认服罪。
【原文】
惠长于思察。雍州厅事,有燕争巢,斗已累日。惠令人掩获,试命纲纪断之,并辞曰:“此乃上智所测,非下愚所知。”惠乃使卒以弱竹弹两燕,既而一去一留。惠笑谓吏属曰:“此留者自计为巢功重,彼去者既经楚痛,理无留心。”群下伏其聪察。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遗争者出,顾谓州纲纪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泛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民莫敢欺犯。后为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王如故。历政有美绩。惠素为文明太后所忌,诬惠将南叛,诛之。惠二弟,初、乐,与惠诸子同戮。后妻梁氏亦死青州。尽没其家财。惠本无衅,故天下冤惜焉。
3.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
翻译
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于太和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以后,国家富裕,府库充盈,以致连国库的走廊、廊屋里也堆满了不加覆盖的钱币和绢帛,清点也困难。一天,太后突发奇想,何不将多余的绢帛赏赐百官,既是对他们工作的奖励,也可减少库存压力。
条件是只能自取,量力而行。在太后的督导下官员们大都凭自己的力气扛回绢帛。只有章武王元融和尚书令李崇,因扛得太多而跌倒伤及踝骨。太后认定他俩违规,责令其空手回去,一时成为众人的笑料。当时任侍中的崔光也在场,但他只拿了两匹绢帛。
太后见了问道:“侍中啊,你怎么只拿这么点?”崔光回答说:“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朝廷中人都服膺他的清正廉洁。
原文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
出处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西晋永嘉之乱后,佛教在北方日炽,社会遂盛行开凿石窟、建立寺庙,仅北魏都城洛阳,城内外就建寺一千余所。其后政权更迭,洛阳陷于兵燹,繁华之地,成为废墟。都城也迁到了邺。
公元547年(东魏武定五年),杨炫之因公务路过洛阳,面对繁华名都在现实中却是“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的凄凉景象,感慨伤怀,因作此书。其意盖有三:追记洛阳昔日景象,保存史实;抒发国家破亡、京都倾毁的悲伤之情;揭示统治者沉迷于佛教迷信的祸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崔光
4. 古文翻译
李惠智断羊皮案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
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魏书•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注释】
①藉: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遣:打发。④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顾,回头看。
【译文】
北魏的李惠任雍州刺史时,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歇息。二人起身要走,争夺一张羊皮,各说是自己垫背的东西。李惠打发两个争皮的人出去,回头对州主簿说:“拷打这张羊皮能知道它的主人吧。”手下众吏人以为是句玩笑话,都没有回答。李惠命人把羊皮放在席上,用杖打它,见有少许盐屑落下,说:“查明实情了。”让争皮的两个人来看,背柴的人才招认服罪。
【简评】
这是收录在《魏书》中的一则故事,历来将其视为古代智谋断案的一个成功案例。故事很简单,两个背柴和背盐的人为争夺一块羊皮而闹得不可开交。在众人无法定夺的时候,李惠用“拷打”羊皮的方法判定了羊皮的归属。一个聪明机警、阅历丰富、观察细致、断案严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短文采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丰满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 文言文翻译鲍子难客
【原文】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翻译】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 宴饮的宾客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就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凭借智慧大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注释】齐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食:宴饮.祖于庭:在庭院里设宴祭路神.祖:古人出远门先设宴祭路神叫“祖”.殖:种植,使……繁衍生长.以:用来 .为:给.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预于次:参与在末座.预,参与.次,中间.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和:应和.表示同意.亦:也.坐:通“座”,坐席,座位.响:回声.徒:只.类:种类;物类.蚊蚋(ruì)囋(zǎn)肤:蚊蚋咬人的皮肤.蚋,一种吸血昆虫.囋:叮咬.食客:投靠在贵族门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并:一起.智力:智慧和力量.本:本来,原本.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6. 李惠判案文言文翻译
【 原文】: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置 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注释】① 释:放下。② 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③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本篇选自 《北史·李惠传》。④ 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⑤ 群下:部下,属员。⑥ 实:事实,真相。
【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 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 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 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 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
7. 《李惠烤羊皮》文言文翻译
原文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人莫敢欺犯。 ———录自《北史李惠传》
编辑本段译文
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歇息。二人起身将走时,争夺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背的东西。李惠打发两个争羊皮的人出去,回头对州的主簿(相当于现书记员)说:“从这张羊皮身上能拷问出它的主人吗?”手下竟没有一个能回答的人。李惠令手下人把羊皮放在席上,用庭杖击打它,见有少许盐屑落下,便说:“得到实情了。”令手下人叫两个争羊皮的人来看,一看,背柴的人就拜伏认罪。凡是李惠所查察考察过的案子,大多跟这个类同,由此,官吏、草民没有人再敢欺瞒犯上了。
编辑本段点评
这则史实故事给世人的警示作用既浅显却又很主旋律。对平民百姓来说,它告诫你:遇事不能见利忘理、巧取豪夺。是你的,想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你可能欺瞒一时,不能欺瞒一世;想要贪小利,到头来偷鸡不着蚀把米。在世为人还是诚实守信的好。对掌权为官者而言,这段史实警示你:一事(或一案)当前,事实尚未弄清之前,要一碗水端平,心持一杆公平秤,平等对待当事人。作为决疑断案者,有义务具备或努力修炼“明镜高悬”、心明眼亮、明察秋毫的素质和才干,还要直接或间接地具备世事苍生的生活经验,有责任用合理合法的途径或程序,得到实情,并力争使事实真相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真实。如果掌权为官者和平民百姓都能尽到各自的本份,那么,民可一生平安,官则造福一方。
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歇息。二人起身将走时,争夺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背的东西。李惠令手下人把羊皮放在席上,用庭杖击打它,见有少许盐屑落下,两个争羊皮的人来看,一看,背柴的人就拜伏认罪。这则史实故事给世人的警示作用既浅显却又很主旋律。对平民百姓来说,它告诫你:遇事不能见利忘理、巧取豪夺。
8. 文言文董允传的翻译
董允,字休昭,是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先主(刘备)立太子,董允被选为太子舍人,又改任太子洗马。后主(刘禅)继位后,董允升任黄门侍郎。
丞相诸葛亮将要北征魏国,驻军汉中,考虑到后主年纪幼小,难以辨别是非曲直;因为董允心性公正,眼光明亮,想把宫廷内府的事务交由他负责。诸葛亮给后主上奏疏说:“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是先帝简选提拔起来留给陛下的。至于权衡取舍,规划补益,毫无保留地向陛下进献忠言,都是他们的责任。我认为,宫中的事务,不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就一定能够弥补失误和疏漏,得到更大的收益。如果没有听到劝勉陛下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董允等人,以表明他们的怠慢失职。”不久,诸葛亮请费祎作参军,将董允升任侍中,兼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宫的宿卫亲兵。郭攸之性情向来平和温顺,只是凑数的官员而已。进献忠言采纳意见的任务,都由董允一人承担了。
董允处理政事注意制定防范措施,克尽匡正扶救的职责。后主刘禅常常想要挑选美女充实后宫,董允认为古代天子的后妃之数不超过十二人,现在后主的嫔妃美女已经充备,不应该再增加,就始终坚持,不答应选取美女之事。后主刘禅越发畏惧害怕他。尚书令蒋琬兼任益州刺史,上疏推荐费祎和董允,又上表说:“董允在宫内侍奉多年,辅佐襄助王室,应该赐予他爵位和封地,来褒奖他的辛劳和功勋。”董允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后主逐渐长大,宠爱宦官黄皓。黄皓善于阿谀逢迎,机敏狡黠,想要取悦后主,求得进身。董允时常对上正颜厉色地匡正后主,对下则多次斥责黄皓。黄皓害怕董允,不敢胡作非为。一直到董允去世,黄皓的职位没有超过黄门丞。
董允曾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人相约出游宴饮,车马已经准备停当,担任郎中的襄阳人董恢前来拜访董允,表示敬意。董恢年纪轻轻,官职卑微,看见董允停止外出接待他,踟蹰不安,请求离去。董允不答应,说:“本来我之所以要出游,就是要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游玩畅谈。现在您已经屈尊(来到我家),正要好好说说阔别多日蕴积的思念之情。舍弃这样的交谈,去赴那个宴会,不是我原来(做这事)的意图。”于是让人解下驾车的马匹,费祎等人也都停了车马,不再出去游玩了。董允遵守正道,礼贤下士,行事大都是这种样子。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以侍中身份暂理尚书令职务,做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董允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