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是怎么当上阎王的
阎王是怎么当上阎王的
阎王是怎么当上阎王的,很多人只听过阎王是管理死人的,但并不清楚他们的来历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让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阎王是怎么当上阎王的的相关内容吧,一起来看看吧!
阎王是怎么当上阎王的1
传说很早以前,阎罗王是毗沙国的一个国王,这个国王生性好战,并且具有不服输的精神,当时唯一一个能够与其匹敌的国家是维陀始生王统治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军队非常的强大,可以与阎罗王相匹敌,后来毗沙王因为连年的征战使得国力大大的降低,在一次战役之中败给了维陀始生王,毗沙王一个人杀出重围,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来到了一个山顶,毗沙王的十八个部从纠集起百万大军到山上来找毗沙王,他们将毗沙王安慰了一番,然后向着维陀始生王的国家的方向发下重誓,至死也要追随毗沙王,一定要惩治凶恶的敌军,即使是到了阴曹地府也一定要血战到底。然后这些军队就与毗沙王一起直奔地狱,毗沙王就成为了著名的阎罗王,他的十八个部从就做了十八层地狱的判官,百万大军就成为了一个个的狱卒。
后来可能是由于阴间的案件非常的多,一个阎王审判不完,于是阎王由一变十,出现了十殿阎王,阎罗王于是成为了第五殿的阎王。阎王于是不再是一个,变成了十个。
阎王殿是阎王工作的地方,阎王又称为阎罗王,是阴司最大的官员,掌管着地狱轮回,阎王殿就是阎王坐堂理事的地方,现在也用来比喻置人于死地的阴森恐怖的地方。阎王殿中的官员有很多,比起人间的皇帝威风也丝毫不逊色。在中国有着十殿阎王的说法,下面我们就讲一下阎王殿的官员和十殿阎王是哪些。
阎王殿中的官员有:十大阴帅(鬼王、日游、夜游、无常、牛头、马面、豹尾、鸟嘴、鱼鳃、黄蜂),六案功曹(左班的三名,分管天曹、地曹、冥曹;右班的三名,分管神曹、人曹、鬼曹),四大判官(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另外还有七十五司和孟婆。这些官员各自执掌自己分内的.事物,分工比较的细,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牛头马面和孟婆,牛头马面是专门勾魂的。而鬼魂到了奈何桥都要喝一碗孟婆汤,喝过孟婆汤之后就会将自己前世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在传说中,阎王有的说是一个人,也有十殿阎王的说法,十殿阎王分工明确,各自执掌自己分内之事,因为有十殿阎王,所以也就有了十个阎王殿,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个阎王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阎王信仰在我国非常的普遍,特别是现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阎王的知名度更加的高,阎王殿也随着阎王知名度的提高被很多人所了解,现在阎王殿这个词已经成为了恐怖阴森之地的代名词。
相对于地狱,还有天堂,可是真的存在地狱和天堂吗?或许是为了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可以积德行善。俗话说: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
阎王是怎么当上阎王的2
四大阎王
包拯
包拯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代忠臣包青天便是四大阎罗王之一。包拯生前是开封府尹,生活在天子脚下,断的都是大案,牵扯到的犯人来头也都很大。但是包拯都秉公办理,不附权贵、铁面无私,敢于为百姓出头的作风,故此这才获得了一个包青天的美名。他的形象可以说在后世流传极广,俨然成了父母官最完美的样子。
但当清官自然就会得罪很多人,包拯死后为了防止有人盗其墓,安葬那天一共有九具棺椁同时出殡。包拯死后成了阎王,这也反应了民间百姓的心声,希望阎罗王都能像包拯一样赏罚分明,这一点在《宋史包拯传》中也有相关记载。
韩擒虎
四大阎王之中,最像阎王的人当属韩擒虎,这个韩擒虎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人,他是隋朝名将,此人原名本为韩擒豹,但据史书记载他年少时生擒了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老虎,这比武松厉害多了,便改名为韩擒虎。
韩擒虎跟随杨坚四处征战,在他们打天下的那几年,韩擒虎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素有杀神的称号,敌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开始颤抖。其中就包括南下灭陈的时候,韩擒虎的队伍和杨广队伍准备回合攻打朱雀航,当时负责镇守朱雀门的任蛮奴一听到韩擒虎来了,立马就开了城门选择投降。这一次的胜利结束了中国长达一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可以说韩擒虎有定世之功。 韩擒虎不仅战功卓著,还十分体恤民情,每次攻进城内,他所率领的大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这一点在老百姓之间有口皆碑。
要知道,韩擒虎死后做了阎王这件事,竟在《二十四史》中提到了一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年的百姓对他所抱的期待之深。因为正史一般多讳鬼神,能添上这种志异之事,非常少见。可见隋朝时,韩擒虎做了阎王这种说法已成风潮。
寇准
第三位阎王叫寇准,他是北宋名相,虽是书香门第出身,但并不是大手大脚之人,反而一生都保持勤俭朴素的良好习惯。北宋时期,他办案的时候都很正直,深受百姓的爱戴。
寇准与其他人不同,寇准是在生前就被百姓认定,死后他将会出任阎王一职。因此,在他未死时,就有驿舍或者百姓家中,挂起了他的图像,上面写着“今作阎罗王”几个大字。或许这一点,我们很难去理解,可事情偏偏就这么神奇。同样神奇的事情还有一件,那就是寇准身死之谜。
当契丹南下骚扰宋朝边境的时候,皇帝想要将都城南迁,朝堂上的大臣们也都纷纷附和,这个时候寇准却跑出来投了反对票,而且还建议皇帝亲征,这句话彻底得罪了皇帝。要知道,让皇帝跑到刀剑无眼的战场上,这可犯了皇帝的大忌,从此以后寇准受到冷落,辞去了丞相的职位,远走雷州。
而最为奇特的是,寇准年轻时曾作“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的诗句,讲诉的则是他最终的归宿之地。而他晚年客死的地方雷州,此处东南门距离海边恰恰就是十里,离自己的家乡万里之遥,正应了他那句古诗。这更坐实了他“死后为阎王”的说法。
范仲淹
第四位阎王便是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唱出了古今所有仁人义士们,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情操与品格,还有无数豪情男儿对家国天下的满腔热忱,实在是令人心悦诚服。
但这句千古绝句并非为训诫后人所作,而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官僚内心最纯真的想法。纵观范仲淹的官涯历程,始终与“改革”纠缠不清,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穷苦生活。庆历三年,因为新政受挫,他被贬出京,这一走便是十年,但他对民生问题一直挂牵。
十年后,范仲淹再次出仕,此时的他已是病残之躯。他有心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却终究抵不过病疾,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
不过范仲淹一心为天下人,得到老百姓的崇敬,所以他死后,民间挂起他的画像奉其为阴间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