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想要教育好孩子,怎样做才是最关键的呢?
最近听了李玫瑾教授的一些教育讲座,深有感触,特别是其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在社会上反响也是非常大的,就是孩子三岁以后“五不惯”。
今天,我们就细读这三个字,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从中受益,进而也掌握这套健康育儿的科学观念。
一:不长养孩子的脾气
小孩子的脾气和五月天气,那真是说变就变,可人们惯有的这种理念却被专家门视为“可以调教”。当然,这里的调教可不是揍孩子一顿,让孩子惧怕父母,而是不能惯着孩子由着孩子的心思来。
比如,孩子想买一个无用的商品,家长认为没有必要买回家,在商场里看看就行,可孩子却哭的一塌糊涂,甚至满地打滚,反正,妈妈不给自己买,自己就胡闹。
遇到自家宝宝这样胡来,好多父母都无奈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只要你满足他,这就叫惯着,这就叫放纵。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看着孩子胡来,冷静的给孩子胡闹的时间,等孩子冷静下来了再蹲下身来,注视孩子的眼睛,冷静又威严的告诉孩子,你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并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需求,如果分辨自己的需求是否可行。
二:不养孩子的怨气
所谓怨气,就是抱怨的情绪。不管是怨他人还是怨自己,这种习惯的背后都是消极的,都是悲观的。遇到自家孩子如此,立即帮孩子纠正过来,慢慢引导,父母更应当以身作则。
三不把孩子养的太小气
孩子已经过了三岁了,他们已经有了你我他的分辨能力,并掌握了分享的能力。这时,父母一定要养孩子的大气,而不是小心眼,自己既要爱护自己的东西,有能大方的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才能你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朋友,日后获得更多的友谊。
四:不养孩子的娇气
不分男孩还是女孩,过于娇气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不太容易参与到未来社会的竞争环境中来,所以,聪明的父母一定不要任凭孩子的娇气,遇到娇气的孩子,一定要及时的教育和纠正。
五:不能任由孩子生闷气
一般情况下,那些自己没事躲着生闷气的孩子,多半生活在父母强势的压力下。对于这类孩子,心理建设十分重要,家有“闷葫芦”的孩子,家长要注意了。
因为,生闷气不但会伤及孩子的身体,让孩子脾胃、肺部都会发生病变,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灵健康,少年犯中有相当多的孩子,属于这类不善于表达,不屑于表达,却又喜欢把不满深埋在心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