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的名词解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一、基础释义:独立的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检查,搜集必要证据,对这些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财务实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表示意见。
二、详细释义:
1、周密谋算。三国·魏·曹操《<孙子>序》:“后百岁馀有孙膑,是武之后也。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
2、宋·曾巩《救灾议》:“有司建言,请发仓廪与之粟,壮者人日二升,幼者人日一升……然有司之所言,特常行之法,非审计终始,见於众人之所未见也。”
3、陈毅《哭阮啸仙贺昌同志》诗:“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
4、宋代中朝官署中的六院之一,为会计之府。
5、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官制一·六院官》:“六院官,检、鼓、粮料、审计、官告、奏进也,例以京官知县有政绩者为之。”——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6、对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