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散文「」
秋天的时候,操场上的树叶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一片片地飘落下来。下面我精心整理写秋天的散文,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应栏目!
散文1:我喜欢的秋天
我喜欢的秋天是多彩缤纷的。有细雨、有红叶、有雾里朦胧的幻想。俗语道:一叶知秋。的确当秋天来临时,果子熟了,树叶黄了,小草也枯了。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姹紫嫣红,万里亮彩!
我个人很喜欢秋天的早晨。如果运气好,隐身于雾中可以独自体会这静谧的早晨。当那白白的霞霜,挂上叶子时,感觉毛绒绒的。那时,柿子好像少女的脸蛋羞红了脸,大地也换了新装。当太阳出来后,到处都晶莹剔透,闪闪发亮,熠熠生辉!当一阵微风拂来,怎一个凉字了得,也爽不是吗?秋风瑟瑟,简直是一种享受。当雾慢慢散开,千里缤纷,万里飘!整个美景尽够你享用。
提起秋天难免有点萧瑟的感觉。万物虽一显其颜色,却最终还是要凋零。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只有卸掉了残装才会有春天的新生。就像隋唐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荣枯凄凄,犹如古原草也在为他与友人的离别而泣泣落泪。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在这金秋佳节油然而生。多少情生于秋,又多少景让多少人伤怀!“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
但话又说回来,借景生情,但具体还得看一个人的心境。陶渊明就不同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是秋,他却闲来采菊、赏秋或小酌一杯。望着南山,看着飞鸟黄昏时结伴归巢,这种恬然自得,超凡脱俗确实是一种境界。
秋天就是这么让人难以理解,美中有萧愁。
散文2:阅读秋天
我是爱秋天的。爱秋天的静美,娴静,成熟,风韵。
秋天,是沉静的。秋水长天,天高地迥,一片空阔。
秋天,是唯美的。天空更湛蓝,云朵更洁白,秋叶渐渐变了颜色,斑斓,绚丽,沉醉。
秋天,是厚重的。这是一个凋零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仿佛一个王朝,到达了鼎盛的极点,极其丰富,极其浪漫,极其奢华,却又摆脱不了轮回的宿命。渐渐有了颓势,有了没落的迹象。唯有这样,更多了一份壮美,一份凄美,一份深沉的美。
我喜欢秋的清远,喜欢秋的深美。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秋,爱上这种大气、沉雄的美。喜欢看残阳如血,看夕阳西下时的汉家陵阙,圆明园的废墟,大漠的黄沙,古战场上长城的遗骸。喜欢这种雄浑、苍凉,喜欢这种英雄豪气。或许,每个男人的身体里里,都流淌着一种叫壮烈的血;骨子里,都有一种不屈的东西,傲立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血性,与生俱来,纯自然的。
比起秋天的橘红柚黄,我更偏爱秋叶静美。爱那清冷里燃烧的火焰,沉静里极度的浪漫。秋风拂过,有点微凉,有点萧瑟,心便格外安静。行走在荒野,享受独处的快乐,自然而然,有了无边的古意。
秋天是一本禅意深远的经,一首浪漫高远的诗,辽阔、静谧、怡淡、绚烂和寂寥。无言,无语,就是一种禅境。
一片枫林,一黛远山,一江秋水,几痕江渚,数点白鹭沙鸥,秋便有了淡淡的远意。江南的秋,有着春的温润,夏的灿烂,冬的宁静,融合一体。秋,是静谧的,少了春之萌动,夏之燥热,冬之冷冽,更有一种别样的风韵。既有小家碧玉的亲切,又有大家闺秀的含蓄,撩动着,又沉静着。深沉而浪漫,宁静而热烈。
秋天有着绚丽的色彩,再伟大的画家,也调不出这样多彩的颜色。再博学的诗人,也描绘不出这样浪漫的神韵。它有着金属的质感,金子般的阳光,青铜黄铜般的树叶,落在地上,湖面上,却又是那样轻灵,那样优美。草色,更是斑驳得可爱,千万种色彩,绵延成大地最美的诗篇。
秋天的光线,有着很强的穿透力,此时的空气,也分外透明,天空分外湛蓝。静对一江秋水,一山秋色,灵魂也随之轻了,空灵了,慢慢飞到了高处。远离尘世的喧嚣,感觉格外宁静。
秋天,美在沉稳,踏实,低调。不张扬,不浮躁。色彩最绚丽,底色却最清冷。硕果累累,却最是沉静安详。不温不火,雍容华贵,却又悲怆庄严。秋是狂热的,又是内敛的;是富贵的,又是衰败的。有千帆过尽的从容,有生死看破的洒脱,有本来无一物的淡然。
狂风暴雨,远了。浮躁的心情,远了。有的是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有的是悠然到南山的舒缓。节奏慢了,心境淡了。删繁就简,简单了,明净了。
我是颇喜欢野趣的,看渔翁垂钓,猎人狩猎,野鸟群飞于天幕或静立于苇杆之上,都有一种闲趣。那些菜地里劳作的农人,更是悠闲自得,慢慢悠悠的,不急不缓,精心伺弄地里的庄稼,就像写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优美的诗篇。
每一个生命,都是那样美丽,都有自己的尊严。渐渐学会了敬畏,学会了博爱。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颗慈悲的心,比什么都重要。静立于秋的旷野中,把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虫一鱼,都纳入心怀,与我融为一体,我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我,再也分不出彼此。
心无一物,秋也随心辽阔。其实万象皆空,得到和失去,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美丽,让自己得到心灵的解脱。每一片落叶,从来不会忘记优美。秋风拂过,黄蝴蝶、花蝴蝶般,漫天飞舞,安静而从容。每一朵花,明知盛开之后,就是凋零,却从来没有放弃绽放。亦从来没有忘记美丽。
秋是美的,美在清、高、旷、远、静、净、深、厚、大。清高里有着恬淡,旷远里有着精深,静谧里有着清净,厚重里有着博大。很多人喜欢伤春悲秋,秋风秋雨,总能唤起千万人的乡愁,千万种离情别绪。可我从不伤秋,独爱这美丽的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喜欢刘禹锡此诗很多年了,从少年到壮年,多次挥毫书写,每次都能感觉一种冲天的英豪之气。
人生不过是一半风雨,一半晴天,四季轮回是人生的常态,悲观的悲观一生,乐观的乐观一生。宋代无门和尚佛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秋是寂寥的,孤独的。其实在这世界上每一个心灵,都是寂寞的。世上没有不寂寞的人。李白说: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煮上一壶酒,泡上金黄的菊,馨香的桂,泡上秋的丰润的,秋的饱满,慢慢啜饮,亦有一种风流的高意。
秋是含蓄的,温柔的。如一个成熟的女人,心灵经历了春之妖娆,夏之风华。经过人生的风雨雷电,跌宕起伏的磨砺,磨去了棱角,提升里质地。上品的通过内外兼修,渐渐有了内涵,变得通透了,温润了,去掉了烟火之气,如玉般,晶莹剔透起来。学会往心内寻找幸福,寻找美丽。那种美丽,是由内往外长出来的,宛如岁月的沉香,格外细腻,分外耐品。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没有了娇气,去掉了霸气,是心如止水的灵动,林外之风的洒脱与野逸。
秋天,是一场大戏。有一种磅礴的美。水天一色,云蒸霞蔚,万里霜天,层林尽染。绚丽与萧瑟同在,奢华与简洁共存。有沙场秋点兵的豪迈,有江心秋月白的空灵,有秋风扫落叶的狂放,有万籁俱寂的宁静,有十月小阳春的盎然。矛盾统一,自然和谐,悲壮苍凉,温润静美,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在秋天阅读,可以涕泪双流,可以胸怀高远,可以超逸世外,可以长风破浪,更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日读月,读天读地,读钱塘江的大潮,读海上生明月,万里水云阔。此时,天地要多辽阔,就有多辽阔。心要有多寂寥,就有多寂寥。可以站在紫禁城,圆明园,品味帝王的胸怀。可以站立泰山之巅,品读孔子的襟怀。可以泛舟沧海,品读老子的无为。可以端坐菩提树下,感悟佛祖的无我。武则天有日月当空,六祖惠能有本来无一物。这些大自然无字的经文,唯有阅读者可以悟到。
删去情欲,删去冗杂,删去贪念,秋最终还是沉静了。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落叶归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一个王朝的兴盛与没落,每一段人生的开始与结束,都是一个归零的过程。再繁华的,终要衰落;再强盛的,都会腐朽;再富贵的,终会贫贱;再恩爱的,都会离散。回到人生的秋天,一粥,一饭,一茶,一花,一杯净水,都那么值得回味。
秋天,是适合读诗的。秋风萧瑟,总引出离人泪。纳兰性德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秋风悲画扇”写尽了天下痴情男女深沉的悲怨。李煜一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尽了亡国之恨。易安居士“红藕香残玉簟秋”,温婉地写出了闺阁相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是写尽了天涯沦落人的万千悲情。我独爱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不悲不喜,自在从容。
秋天,是适合读史的。秋水如镜,澄明,透亮。从诸子百家,到三皇五帝,从秦始皇读到中华五千年,是一部文明史,也是一部血泪史。鲁迅说,不过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任何一个王朝,不过是由俭入奢,最后骄奢淫逸,最终毁灭。人类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轮回史。佛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人类骨子里的魔性,总在适当的时机,就会让历史血淋淋地重演。许邪恶以正义的名义,许残暴以爱的名义,永远也无法摆脱其动物本性。
秋天,是适合隐居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山,一水,一座茅庐。一诗,一画,一壶茶。自然是一个博大怀抱,可以让所有疲惫的旅人,只要愿意,投入它的怀抱,就会得到休憩,得到安慰。择一日,择一处,就这样,放下所有,就这样,静静坐卧,无欲无求。竹篱茅舍,独自安详。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任秋水连波,一任日升月落,种豆种瓜,心安然。
秋天,是适合静坐的。一管洞箫,一张古琴。随着舒缓的音乐,让灵魂漫步水云之间。那箫音和琴音,远远的,若有若无,一吹,一奏就是秋凉如水的空灵。抑或,静对一山一水的月光,静听秋虫的啁啾,山水的清音,秋风走过树叶的窸窣,桂花落地的微音,寻找自然的天籁,内心的梵音。
壶中日月长。我喜欢把秋天泡在壶中,加些诗,加些美丽的心情,若有若无的禅意。不思不想,不为什么,仅仅是为这个秋天。该来的都来吧,该去的都去吧,随缘,随遇,随性。庄生梦蝶,老子骑牛,泛舟沧海,独步五岳。
阅读秋天,米氏山水,二王书法,杜康酒,钟子期的琴音,王摩诘的诗,佛祖的无字真经,都来那么一段,方不负今生红尘来过。
散文3:秋天印记
秋天是夏天到冬天的过渡季节,立秋到立冬这段时间就是秋季,分为三秋即孟秋、仲秋和季秋。节令有立秋,植物进入成熟阶段;处暑,气温开始下降;秋分,天气凉爽,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露,雨季结束,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不再有雷声和闪电;霜降,气温已达到0摄氏度以下,初霜会对农作物造成极大危害,进入干季,需加强护林防火。
——题记
立秋作为夏秋的分界点,秋天悄悄的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一抹的墨绿变化成七彩的盛装,黄的、红的、紫的、绿的……色彩绚丽,五彩缤纷,装点着这个瑰丽、芬芳的世界。秋天的风,轻风拂面,丝丝凉爽,柔和纯净;秋天的水,清凉彻骨,微波拂过,星星点点;秋天的云,洁白清淡,碧空万里,一尘不染;秋天的山,轮廓清晰,线条优美,起起伏伏;秋天的美,五彩斑斓,景色怡人,耐人寻味。踏着秋天的足迹,置身秋天的美景,顺着秋风的指引,我把秋天的印迹来追寻。
儿时的印记,童真无邪,浮光掠影,似懂非懂。印象中秋天只是一个万物凋零的季节,花褪却,草枯荣,绿隐退,黄遍地,潇潇雨,瑟瑟风,总是给人以一种悲壮的情愫油然而生。电影中都是通过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秋雨扑簌,风吹枯叶来衬托和渲染那种悲壮、凄惨的故事情节。记忆中的秋天是个多事之秋,三位伟人的相继离去,唐山大地震带来的阴影还未消除,给秋天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色彩,我的心中那时是鄙视秋天的,它会让我感到恐惧和害怕,突增无限的惆怅和伤感,这是我对秋天的最初印记。
那碧天悠闲的云朵随风飘过,相互簇拥着,延伸着,亲昵着,跨过林海,印入小河,拂过麦浪,遮掩群山;那轻柔的秋风跃过画布,纯净中散发着丝丝凉意,被秋风洗黄的野草,俨然像一位位佝偻弯背的老人,裸露着奶黄色的胴体,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露水打湿了田埂,露珠陡然挂满了枝叶,弥漫着潮湿的味道,集聚的露珠越滚越大,顺着叶尖悄然滑落,随着升起的朝阳,不一会消失的无影无踪;那墙壁上的爬山虎,在秋阳的映射下,宛若一条条威武的巨龙,不时抖落血红的鳞片,随风飘落在草丛中,色彩缤纷,装点着这个绚丽的画面。
秋风秋雨秋天凉,秋枝秋叶秋草黄,秋云秋月秋气爽,秋菊秋雁秋收忙,秋情秋意秋缠绵,秋思秋念秋惆怅。确实,秋天不如春天那么羞涩,夏天那么坦露,冬天那么内向,劲风飞舞,枯叶飘落,秋蝉低鸣,虽衰败,但孕育着希望,虽凋零,但酝酿着收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审美观在内心中的逐渐成型,秋天如一幅多彩的油画,美化我的心灵,扩展我的想象,我觉得秋天还是很可爱的,我喜欢秋天,它能让我的内心升腾希望,憧憬美好,让我逐渐的趋于成熟,俨然构筑成我心中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时下早已入秋,孟秋已过,仲秋已快结束,一次秋霜,让塞北大地披上了银装,也让挺立的万物蒙上了一层薄霜,让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经历了一场浩劫。夹在石缝中的常青藤在瑟瑟的秋风中也经历了四十多年中从未有过的人生洗礼,蜷缩着伤痛的身躯在和秋迎风搏击,在和命运做着坚强的抗争。秋天总是能给人以希望,我深信秋天会给予常青藤搏击生命的勇气,我深信秋天会赐予常青藤战胜伤痛的决心。
这次磨难,有伤痛,也有忧虑,有欣喜,也有感动。藤绕着石,石扶着藤,常青藤在石头的扞卫下,执着地攀附着,坚强的矗立在秋风中,石头给了常青藤紧紧的依偎,给了常青藤抗争的希望,给了常青藤与伤痛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这无不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生命之秋带着欣慰,带着喜讯,飘然而至,希望之树常青,毅然站立在风中,抬头遥望远处那七彩的画轴,花团锦簇,落叶缤纷。此时,我不再惆怅,我不再伤感,唯有更多的祝愿,在这个深秋画般的写意中,升腾出无尽的希望和动力,让我的心情也豁然开朗起来。
我忽然间感悟,尽管秋雨瑟瑟,秋风萧萧,秋天俨然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成熟的季节。秋的柔美,秋的静谧,秋的典雅跃然纸上,欢乐奔腾在我的心间,暖意升腾在我的心窝。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秋天,站在秋风中什么也不去冥想,只用整个身心去切身的感受秋天的韵味,秋天的魅力,秋天的印记,只用整个身心深切的体会蕴藏在深秋背后的各种感悟,如潺潺溪水流过我的心坎。
散文4:秋逝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我对秋天的记忆就是从小学时朗读的这篇课文开始的。对于这篇课文,当时我刻意的按老师的要求背诵过,但真正让我至今还能记起的原因,是我童年的晨梦时常被儿时的伙伴苏小云对这篇课文的朗读声伴着母亲对我们还不起床的埋怨声吵醒。
苏小云家和我家只有一墙之隔,记得那时苏小云学习很努力。早晨,当我和哥哥蜷缩在一个被子里熟睡的时候,苏小云已经在他家土木结构的屋顶上来回走动,同时以一种唱歌的腔调朗诵着这篇我在睡梦中已熟烂于心的课文。他的母亲和我的母亲一样正在灶膛前用麦草烧着用来烫猪食的一锅开水,熊熊的火舌舔着锅底,清水在锅里发出咝咝的响声,面板上一贯地堆放着切成条状的土豆,燃动的炊烟从厨房屋顶上用土块和泥砌成的烟囱冒出,就着朗读声盘旋着升上天空,温柔而缠绵。有一只猫,在院墙上走来走去,消磨时光。
早饭过后,太阳偷偷地爬上了院子的土墙。田野和远山,铺上了一层红色的染料。圈里的牛开始刍草,羊望着田坎边上的青草,咩咩地叫。肩背只装有语文和数学两本书书包上学的男孩女孩,成群结伴,在乡村的`土路上打闹着,哭喊着,欢笑着,惹得土墙下的一条黄狗摇着尾巴,狂叫不已,村子里顿时响起狗吠声。从村道上惊起的一群觅食的麻雀,四处飞散,落进谁家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唧唧喳喳,窥视着院子中间簸箕里的麦子,趁院子里的人走开,叼上一嘴麦子,迅速振翅高飞,消失在这个被炊烟浸染的早晨。
如今,苏小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三、四月份挖虫草,其余时间在煤窑,我写这句话的时候,也许他正在去年是小麦今年换种油菜的地里割油菜秆,辛苦而厚实。
然而,而立之后的我此时是莫名的惶惑和无奈。
那时中秋前后,故乡正值秋浓,时空湛碧,蓝的明净透亮;田野里,山坡上,小河边,已经处处透着成熟的诱惑;金黄的风轻轻地、和煦地吹着,满地都是黄色的、红色的叶子;河两岸的小麦、油菜经受整个夏天的风吹日晒,散发出醉人的芬芳,像成熟待嫁的姑娘,饱蘸岁月的精华,一阵风吹过,到处都是金波翻滚的麦浪,又像极了留守妇女们丝丝缕缕的爱情;田埂地头的沙棘树还未来及被馋嘴的麻雀光顾,仍是一片桔红,绚丽多彩;鸟鸣的纯净和泥土的清香,若烟若云若诗若词若水墨粉彩的韵致,把辽阔的田野衬托得更加辽阔;远处的娘娘山青翠欲滴,山顶上沐浴着八月的阳光,山的那边是我至今还未揭开的迷;草滩里放牧的几匹马儿打着响鼻、嚼着草,河水一样自由;老牛卧在夕阳的余光里,看着炊烟袅袅而去,咀嚼秋的味道。老人们三三两两蹲在自家门前或村子里的大柳树下,谈天说地,回忆过往,夸张地说,放肆的笑,把剩余不多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过得逍遥自在。
此时,我们刚放学归来,在村头的树林里和伙伴们用黄了一地的落叶煨火,就着夕阳,烤吃土豆。冷不丁,大一点的孩子从薄薄的作业本的后面撕下一条小纸,从中间对折,把已经被风干的树叶揉碎后放在纸条上,很老练地卷成一支烟卷,酷似他父亲的样子。我们避过大人们的视线,轮换着“腾云驾雾”。
夕阳把天空中的云彩照的彤红的时候,炊烟渐渐淡去,母亲们让我们回家吃饭的召唤声此起彼伏。整个村庄逐渐归于寂静,只有清澈的河水回味悠长的流着,发出潺潺的声音,承载着我们无限的欢笑和乐趣,也润泽了我们编制幼稚梦想的童年。
参加工作以来的几个年份里,我邂逅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风景,那里春山如笑,那里水木清华,那里柳绿桃红,但总是替代不了我那曾今堆满幻想、攥在手心里的憧憬。何况,我怎能忘记,那静溢的秋光里还有一个幸福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