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什么时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什么时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孩子的智力是很重要的,其中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培养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想要发展孩子的智力就要找准关键期,下面分享什么时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什么时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1
有些研究认为,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也和人的大脑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事实相一致的。
有的研究认为,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是从出生到4岁。4岁以前形象视觉发展最敏感,4岁以后形象视觉开始减弱。医学研究表明,斜视的婴儿一般将成为弱视和立体盲者,但如果在3岁以前矫正了弱视,其立体感就可恢复。如果不在这个年龄矫正,则婴儿就会成为永久的立体盲。由此推断,生命的最初3年,很可能就是人类双眼视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辨认人的面孔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智力活动,到目前还没有吗种电脑可以完美地模拟。而人类的婴儿从一出生就开始显示出具有这种令人惊奇的能力,婴儿从出生不久,就能够在千万人中辨认出跟自己最亲近的人,而且婴儿的这种辨认面孔的能力也有关键期。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具有辨认他人面孔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在娶儿初生的时候受到妨碍,将对他们在成年时辨认面孔的能力造成消极影响。他们研究了14位出生时就患有严重白内障的病人,这些人在他们出生后大约100天里不能够清楚地看东西。跟一出生就视觉良好的人相比,研究者发现,这些出生时带有视觉障碍的人长大以后,尽管视力已经正常,但是他们在辨认人的面孔方面有更大的困难。
当代脑科学的最新进展表明,改普婴幼儿抚养条件并进行早期教育,不仅能促进正常孩子的智力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地预防因围产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紊造成的智力低下。
因为人的大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婴儿在生长发育早期大脑的可朔性很强,一旦局部的神经细胞损坏后,可以由邻近的细胞代替它的功能,有效地实行改组。但是如果过了敏感期,缺陷将会成为永久性的。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组织一旦就绪。就不可能实行整个的重组了。
医学专家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将119名窒息儿随愈分成两个组,一组进行早期教育,一组进行常规教育。到1岁半时早期教育组的。智力发展指数为105分,常规教育组仅为90分,而且还有9%的孩子智力低下。
据统计。在0-4岁的残疾儿童中,智力残疾儿童占了70%,在我国,由于心理社会因紊(正常儿童早期教育不足)及室息和早产引起智力低下的孩子约有60万,而这些儿童完全有可能依靠早期教育加以纠正。
根据婴幼儿智力发展的规律,对他们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注意儿童潜能的开发,注意培养儿童的个性,注意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抓住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进行科学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宝智力开发期的阶段
1、0~2个月
此时的宝宝对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的外界刺激都有反应。2个月的宝宝俯卧时能抬头,眼睛能跟随物体移动,易被颜色鲜艳的物体吸引。
小游戏:蹬玩具。家长将软球或柔软的玩具放在宝宝小床的一侧,把玩具推到宝宝手边,他便会用手推开玩具;再将玩具推到宝宝脚附近,他会用脚去蹬玩具。此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宝宝的手、脚灵活能力。
2、3~7个月
此时是宝宝由视觉引导的知觉探索时期。宝宝能积极活跃地探索身边的事情。
小游戏:藏猫猫。妈妈蒙住自己的脸,然后问宝宝:“妈妈在哪儿?”在宝宝寻找时,突然露出脸,并叫一声“喵儿”,逗宝宝笑。
然后将宝宝脸蒙住,让他学着露出脸来,渐渐让宝宝自己控制游戏,训练宝宝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8~13个月
孩子的感知能力变得灵敏,开始喜欢模仿。
小游戏:拍拍手。与宝宝面对面坐下,握住他的两只手,边对拍边说“拍拍手”;然后不握他的手,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说“拍拍手”,教他模仿,训练宝宝理解语言与模仿的能力。
4、14~18个月
宝宝开始产生抽象思维。在1~1、5岁阶段,宝宝能更精准地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能配合父母的引导进行互动。
小游戏:音乐呼啦圈。家长跟宝宝双手相握形成一个圆圈,音乐开始时,家长带宝宝按顺时针方向踏步走,音乐停止,引导宝宝停下来。做2~3次后,可以让宝宝自己尝试。
5、21个月以后
宝宝能够掌握符号关系,如语言理解、语言逻辑等。
小游戏:给宝宝讲个简单的图画故事,再让宝宝讲给家长听。家长可结合图画,重复一些重点的语言、动作描述,也可让宝宝跟着复述。
然后让他看图讲故事,有困难时父母可适当提醒。若宝宝讲得与图书不一致不要去纠正,肯定他的.合理创造。帮宝宝开发智力时,应顺应自然,配合宝宝的发展阶段,适时给予刺激,营造学习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退一步”,给宝宝独立发展的空间。
什么时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2
什么是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探讨的一个热门的话题。专家们把它定义为四个主要的成分:
一是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是运用情感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是理解和分析情感并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方面的能力;
四是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其实,这个定义强调了情感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人更加聪明。
怎么促进孩子情绪智力的发展?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时候孩子的哭泣都要想方设法立即进行解决,不能让孩子过长时间地哭泣,因此最好的状态是希望小孩子能总是保持微笑。其实,这恰恰不利于孩子的情绪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表达除了喜悦这种感情之外的其它类型的感情。
毋容置疑,在孩子不能说话之前,哭泣往往很自然地充当了语言的功能。比如孩子需要某样东西,但是他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就通过哭泣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幼儿饿了,他会哭;感觉很热,也会哭。
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学会说话之后,哭泣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功能,变成了另一种表达需要的工具。比如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街上看到一个十分漂亮的玩具,嚷着要买。但是玩具的价钱贵得离谱,因此男孩的父母都不愿意给孩子买。于是,这个男孩哇哇大哭起来。这个时候,一般的父母会怎么做呢?表现得最多的行为就是安慰孩子,叫孩子别哭,哄孩子或者父母干脆狠下心来,将玩具买了,以此让孩子破涕为笑。其实,这极其不利于孩子的情感的表达和情绪智力的发展。
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形成一个误解:那就是哭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在表达一种情感。按理说,这个时候这名男孩子应该感到一种挫折,为表达挫折这种感情而进行哭泣。所以,对待刚才男孩的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学会置之不理,态度强硬,让其尽情地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要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监视孩子的行为。直到孩子止住哭声了,才继续与孩子进行交流。通过这样,让孩子明白哭只是一中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已,而不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同时,也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是充满了喜怒哀乐的,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要教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智力很强调情绪对智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因而要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中,促进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孩子进行情绪调节方法的介绍上,要注意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孩子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
其中,通过举孩子身上或者身边的例子来教会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使用得十分广泛。比如要让孩子学会情绪调节方法中的合理情绪化法。合理化情绪法的核心观点就是个人对一个事情产生的情绪不是事情本身引起的,而是由这个人对该事情的解释引起的。如果直接给孩子这样讲,孩子肯定不会明白。
那么,就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这种情绪调节方法。假设你文静的女儿念幼儿园,今天早上睡懒觉,结果上学迟到了,被老师当众批评,觉得心里很难过,因为感觉在小伙伴前丢了面子。
这个时候你怎么样去教会孩子使用合理情绪化法去调节她的情绪呢?作为父母,你就应该给她讲明这样一个道理:你难过的原因是你迟到后被老师批评了。那你要想一下,这其实是告诉你一个道理:上课要守时。否则,你就会在同学们面前被老师批评。所以,不要再难过了,以后不再睡懒觉,不再上课迟到了,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通过这样来逐步引导孩子,加上你的耐心和恒心,孩子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问题。因此,其它情绪调节的方法也可采取类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
总之,提高情绪智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但是只要你能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孩子的情绪智力一定会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