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大约多少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大约相当现在700多元。
一块壹元的大洋等于七钱二分白银,相当是银一两。
有的人说相当现在700多元。
那时候有100块大洋就算中产阶级了。
鲁迅在北京买套四合院是八百多大洋。
现在的北京一套四合院要上亿了。
民国初期,三块大洋可以买一头耕牛。
扩展资料:
大洋的历史:
民国初年的中国货币是两、圆并用。
因为各银圆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因此大宗交易,以及资本账结算,仍然会使用银两为单位。
而由不同的银圆转至银两,有一定的折让。
直至1933年,国民 *** 废两改圆,才规定所有交易及结账以圆为单位。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银价出现大幅波动,影响中国经济。
特别是美国在1934年推出的《购银法案》令国际银价上升,导致中国银根短缺、利率急升。
1935年,国民 *** 实行货币改革,放弃银本位,改为发行法定货币(即法币),同时收回银圆。
银圆于是不再具有法定的地位。
直至1948年金圆券风暴后,银圆曾一度在1949年7月起再被起用;中华民国 *** 并短暂发行等同于银圆的纸币,称银圆券。
随着中华民国 *** 撤出中国大陆,数个月后,银圆及银圆券均在中国大陆进入历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