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痹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风寒湿痹的病因病机
- 5 风寒湿痹的治疗
- 6 关于三痹
- 7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风寒湿痹的穴位
- 2 治疗风寒湿痹的方剂
- 3 治疗风寒湿痹的中成药
- 4 风寒湿痹相关药物
- 5 古籍中的风寒湿痹
1 拼音
fēng hán shī bì
2 英文参考
windcolddampness arthralg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indcolddamp b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arthralgia caused by windcolddamp pathogen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windcoldwetness bype of arthralg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风寒湿痹(windcolddampness arthralgia[1]、windcolddamp bi[2]、arthralgia caused by windcolddamp pathogens[2])为病证名[3]。是指行(风)痹、痛(寒)痹、著(湿)痹的合称[1][2]。见《圣济总录》卷二十。
4 风寒湿痹的病因病机
因风寒湿三气杂至,使气血郁滞所致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3]。
5 风寒湿痹的治疗
治宜祛风、散寒、利湿[3]。用三痹汤、蠲痹汤等方[3]。
6 关于三痹
三痹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种痹证[4]。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类证治裁·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非偏受一气。其风胜者为行痹。风行而不定,如走注之类。寒胜者为痛痹。寒凝则阳气不行,痛有定处,即痛风。湿胜者为著痹。重著不移,或肿痛,或不仁,湿从土化,痛发肌肉,即麻木也。……风胜脉必浮,寒胜脉必涩,湿胜脉必缓。三痹各有所胜,用药以胜者为主,而兼者佐之。治行痹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血行风自灭也,防风汤。治痛痹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辛温解凝寒也,加减五积散。治著痹利湿为主,兼去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土强可胜湿也。川芎茯苓汤加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