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久的悔》有感

 我来答
霸遥光路吾1k
2022-07-03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6.9万
展开全部
  作家――一类神奇的人,他们能用文字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喜,怒,哀,乐。这种作家创造的情感没有眼神交流,没有语言沟通,更没有动作描述。他们之所以能让读者感受到真情实感,是因为他有过亲身经历。

  失去母亲的季羡林的感受是我这个贪得无厌索取母爱的孩子无法尝受的.。不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无尽的季羡林对母亲的那种悔恨和怀念。

  “当我从清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可见,作者倍受打击,本策划好要迎养母亲,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棺材送走了母亲,也带走了“我”的魂魄。从那以后,“我”便是孤儿了。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幼年丧母,终年丧子,季羡林当时虽是青年,可仍需要母亲的鼓励和支持,母亲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是啊,这是个多么令人怜惜的母亲啊,思念儿子,生活贫困,没有任何事值得高兴,没有任何事值得庆幸(除了儿子归来)。她才四十多岁,就这样离开了世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