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 我来答
求真实验室
2022-11-17 · 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奥秘
求真实验室
太平洋电脑网是专业IT门户网站,为用户和经销商提供IT资讯和行情报价,涉及电脑,手机,数码产品,软件等。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8年)以电子管作为逻辑部件,被称为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9-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逻辑部件,被称为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5-1970年)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被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1-198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于计算机,寄存器多,速度快、称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五代为发展中的计算机科学时代,主要有智能型计算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多媒体技术。

一、计算机的发展史: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一定发展,计算机处理图像、文字和资料功能加强。 

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更加广泛,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同时,软件始终伴随其步伐迅猛发展,就计算机的编程语言而言,也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机器语言。每条指令用二进制编码,效率很低。 

第二代:汇编语言。用符号编程,和具体机器指令有关,效率不高。 

第三代: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BASIC、PASCAL等都属于高级语言。 

二、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我国从1956年开始电子计算机科研和教学工作。 

1983年12月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 

1992年11月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0亿次的"银河Ⅱ"巨型计算机; 

1997年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向微型化和巨型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的,单位是位。 

位:计算机只认识由0或1组成的二进制数,二进制数中的每个0或1就是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为"位"(bit)。 

字节:是衡量计算机存贮容量的单位。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据单元称一个字节(byte)。在计算机内部,一个字节可以表示一个数据,也可以表示一个英文字母或其他特殊字符,二个字节可以表示一个汉字。 

字: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单元进行存贮和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一台计算机,字的二进制数的位数是固定的。 

字长:一个字中包含二进制数位数的多少称为字长。字长是标志计算机精度的一项技术指标。 

存贮器编址:为了便于对计算机内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存贮,需要对内存单元编号,即给每个存贮单元一个地址。每个存贮单元存放一个字节的数据。如果需要对某一个存贮单元进行存贮,必须先知道该单元的地址,然后才能对该单元进行信息的存取。 

注意:存贮单元的地址和存贮单元中的内容是不同。 

指令:指挥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的命令。 

指令系统:一种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 

程序:按一定处理步骤编排的,能完成一定处理能力的指令序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