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故事和来历
起源
端午节源于对恶日(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也是祭龙的节日,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
虽然中国的端午节常视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与吴国忠臣伍子胥的节日,但不少习俗在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学者如闻一多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
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闻一多《神话与诗》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
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
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或装在竹筒中(即现在的粽子),投到江里去。
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
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名称来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扩展资料:
端午节是东亚文化圈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别称端阳节、端日节、午日节、粽子节、天中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菖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送离五瘟神,驱除瘟疫的节日。
后来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于这一日投江自尽,后在中国演化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有人称其为诗人节(有些地方是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华人四大节日之一,与新年、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琉球、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民间习俗
自古至今,端午节都是中国民间一个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早在远古时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阳气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画上龙形的舟楫载上古粽籺等贡祭品以竞渡形式祭祀龙祖习俗。
时至今日,扒龙船仍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南方越族在吉日进行龙图腾祭祀之时,而北方中原却是把五月五日当作“恶月恶日”而避之。
随着历史的发展,端午习俗也注入了夏季时令驱邪与祛病防疫风尚。
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端午这天必不可少的也有"祛病防疫"活动。
根据阴阳术数,农历五月初五,为阳气旺盛之端。
农历五月为午月,午为阳,重午为至阳,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是阳盛之日,阳气刚盛则阴邪衰弱,这一天利于借助刚阳正气驱邪消晦,端午是刚阳正气汇集的吉祥日子。
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邪;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
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驱邪”及“祛病防疫"的内涵,如挂艾草与菖蒲、拴五色线、沐兰汤、薰苍术、饮蒲酒等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