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认识,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提出我国工业布局的思想,后来又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要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持续提高,享有的民主权利和法制保障更加充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更加丰富高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充满活力,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城乡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认识,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提出我国工业布局的思想,后来又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要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持续提高,享有的民主权利和法制保障更加充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更加丰富高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充满活力,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城乡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2018-06-11 广告
2018-06-11 广告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使陆地表层的土壤和土壤母质等发生破坏、磨损、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地貌起伏不平、陡...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