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的功能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德育的功能
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个体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个方面发生的影响,其中享用功能是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1)动机作用;2)方向作用;3)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德育模式有哪些
一、“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学会关心”是2l世纪的教育哲学。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是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它以“学会关心”作为基点与核心,是道德教育从“培养论”向“学习论”转移的过程,或者说,这一过程是道德教育重点由教育、培养逐步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道德教育从以往强制性的教育转向自主性道德学习,更符合德性形成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中授—受关系、人—人关系的转变。“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操作办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营造关心性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导关心品质学习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品德践行作业、设岗服务制、道德游戏、关爱叙事等方式。“学会关心”采取“践行一体验一认知”的路线。
二、欣赏型德育模式
在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矛盾,即教师的价值引导与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之间、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的价值。这样,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从逻辑角度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表达为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二是德育情境与要素的审美化;三是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这是欣赏型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因而,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和欣赏。
三、对话性德育模式
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
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第二,强调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其三,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为了保障德育对话“通畅”,应注意以下问题: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对话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四、活动道德教育模式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是指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它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体性活动等。此外,“活动”具有其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由于活动德育模式中的“活动”必须是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因而教师将肩负更多的责任。
五、生活型德育模式
生活型德育与以往的运动式德育和塑造型德育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生活型德育是以现时的、自然的、真实的生活为基本途径对学生实施的德育;第二,生活型德育主张学校德育是对“人”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第三,生活型德育注重转变和深化学生的品德“情感”。实施生活型德育必须坚持三个根本性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学校德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著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著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
德育管理内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著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 ***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 学校在德......
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包括那些?
不知道你需要什么层次学校的德育内容,下面的供你参考吧!内容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希望能帮你!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颁布日期:2004-10-25
执行日期:2004-10-25
一、总则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德育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2.拥护中国 *** 的领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努力学习初步掌握马列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禒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
6.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德育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
以 *** 理论、“三个......
传统的德育有哪些内容?
德育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
以 *** 理论、“ ***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
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知识教育;
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保护环境的教育。
4.遵纪守法教育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
心理咨询、辅导和援助。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内容外,中等职业学校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
校园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1、功能
1)提升素质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2)塑造情操
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3)营造氛围
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薰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2、简介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描述属于《中学德育纲要》的内容的有哪些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著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校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和 ***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德育的地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德育工作应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对中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中学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和中学生品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
一、 德育目标
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 *** 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德育内容
(一) 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1.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国家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成就的教育;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及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尊重、关心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4.理想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初步的职业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
......
德育课程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德育课程化建设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受传统教育发展方式的束缚,学校德育功利色彩浓厚,生硬的规范、空洞的说教使德育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投入多产出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隔靴挠痒,苍白无力,没有实效。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并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九十四中学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改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在已经形成的德育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寻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为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确立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构建一系列德育课程结构,探索知与行的统一,完善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思路,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全新尝试。
一、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德育的教育目标
学校在校长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本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的原则,培养九十四中学全面发展,善于沟通,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做人品格的合格中学生。针对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开展形式灵活多样,且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实施力度也有所不同的实际,九十四中学首先对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来落实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把原有的德育活动方式、德育教育方式纳入广义的德育课程中来,形成课程体系,确**育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上予以更大保证,能持久、有效地开展。
二、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三方面探索
学校在对德育工作课程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结合渗透教育,活动课程,使学生上升到自觉地知行统一的层面。
(一)滋养文化环境。创设学校有内涵的文化情境,它以一种“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的独特方式,成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强调更多的是实施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实际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是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体。
1.校园文化孕育。多年来,九十四中系统梳理优化校园文化,着重构建二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文化、班训文化、学风文化等;二是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等;这些是对学校办学积淀的深层次挖掘。学校通过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自觉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2.文化建设课程。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主要内容有:一是班级特色活动,包括值周班、班徽设计、班级博客等;二是学校节庆活动,包括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
(二)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这类德育课程主要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包括两大类,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二是渗透性德育课程。
1.思想政治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九十四中的思想政治课注重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从高中生的思想困惑......
怎样祛除冰箱中的异味?
把橘皮洗净揩干或将柠檬切成小片,分散放入冰箱内,可除去异味。把醋倒入敞口玻璃瓶中,置入冰箱内,除臭效果也很好。
把花茶装在纱布袋中,放入冰箱,可除去异味。
小苏打分装在两个广口玻璃瓶内(打开瓶盖),放在处箱的上下层,异味能除。
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个体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个方面发生的影响,其中享用功能是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1)动机作用;2)方向作用;3)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德育模式有哪些
一、“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学会关心”是2l世纪的教育哲学。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是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它以“学会关心”作为基点与核心,是道德教育从“培养论”向“学习论”转移的过程,或者说,这一过程是道德教育重点由教育、培养逐步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道德教育从以往强制性的教育转向自主性道德学习,更符合德性形成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中授—受关系、人—人关系的转变。“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操作办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营造关心性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导关心品质学习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品德践行作业、设岗服务制、道德游戏、关爱叙事等方式。“学会关心”采取“践行一体验一认知”的路线。
二、欣赏型德育模式
在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矛盾,即教师的价值引导与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之间、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的价值。这样,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从逻辑角度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表达为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二是德育情境与要素的审美化;三是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这是欣赏型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因而,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和欣赏。
三、对话性德育模式
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
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第二,强调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其三,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为了保障德育对话“通畅”,应注意以下问题: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对话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四、活动道德教育模式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是指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它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体性活动等。此外,“活动”具有其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由于活动德育模式中的“活动”必须是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因而教师将肩负更多的责任。
五、生活型德育模式
生活型德育与以往的运动式德育和塑造型德育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生活型德育是以现时的、自然的、真实的生活为基本途径对学生实施的德育;第二,生活型德育主张学校德育是对“人”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第三,生活型德育注重转变和深化学生的品德“情感”。实施生活型德育必须坚持三个根本性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学校德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著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著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
德育管理内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著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 ***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 学校在德......
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包括那些?
不知道你需要什么层次学校的德育内容,下面的供你参考吧!内容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希望能帮你!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颁布日期:2004-10-25
执行日期:2004-10-25
一、总则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德育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2.拥护中国 *** 的领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努力学习初步掌握马列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禒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
6.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德育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
以 *** 理论、“三个......
传统的德育有哪些内容?
德育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
以 *** 理论、“ ***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
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知识教育;
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保护环境的教育。
4.遵纪守法教育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
心理咨询、辅导和援助。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内容外,中等职业学校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
校园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1、功能
1)提升素质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2)塑造情操
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3)营造氛围
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薰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2、简介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描述属于《中学德育纲要》的内容的有哪些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著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校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和 ***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德育的地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德育工作应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对中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中学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和中学生品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
一、 德育目标
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 *** 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德育内容
(一) 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1.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国家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成就的教育;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及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尊重、关心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4.理想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初步的职业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
......
德育课程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德育课程化建设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受传统教育发展方式的束缚,学校德育功利色彩浓厚,生硬的规范、空洞的说教使德育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投入多产出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隔靴挠痒,苍白无力,没有实效。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并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九十四中学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改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在已经形成的德育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寻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为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确立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构建一系列德育课程结构,探索知与行的统一,完善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思路,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全新尝试。
一、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德育的教育目标
学校在校长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本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的原则,培养九十四中学全面发展,善于沟通,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做人品格的合格中学生。针对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开展形式灵活多样,且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实施力度也有所不同的实际,九十四中学首先对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来落实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把原有的德育活动方式、德育教育方式纳入广义的德育课程中来,形成课程体系,确**育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上予以更大保证,能持久、有效地开展。
二、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三方面探索
学校在对德育工作课程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结合渗透教育,活动课程,使学生上升到自觉地知行统一的层面。
(一)滋养文化环境。创设学校有内涵的文化情境,它以一种“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的独特方式,成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强调更多的是实施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实际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是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体。
1.校园文化孕育。多年来,九十四中系统梳理优化校园文化,着重构建二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文化、班训文化、学风文化等;二是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等;这些是对学校办学积淀的深层次挖掘。学校通过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自觉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2.文化建设课程。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主要内容有:一是班级特色活动,包括值周班、班徽设计、班级博客等;二是学校节庆活动,包括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
(二)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这类德育课程主要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包括两大类,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二是渗透性德育课程。
1.思想政治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九十四中的思想政治课注重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从高中生的思想困惑......
怎样祛除冰箱中的异味?
把橘皮洗净揩干或将柠檬切成小片,分散放入冰箱内,可除去异味。把醋倒入敞口玻璃瓶中,置入冰箱内,除臭效果也很好。
把花茶装在纱布袋中,放入冰箱,可除去异味。
小苏打分装在两个广口玻璃瓶内(打开瓶盖),放在处箱的上下层,异味能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