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朱元璋功成后为什么一定要大杀功臣?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功臣?

 我来答
亢凑钩06
2020-12-07 · TA获得超过62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44
展开全部

刘邦和朱元璋功成后为什么一定要大杀功臣?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功臣?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这三位皇帝登基的时候年龄不同,刘邦和朱元璋年龄太大没时间用政治手段瓦解开国功臣们对于自己子孙后代的威胁,而李世民非常年轻有时间去培养继承人、打压功臣。



咱们先看刘邦,刘邦登基的时候已经54岁了,以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这是一个随时会去世的年龄。而汉朝初建开国功臣们都是位高权重,战无不胜的齐王韩信当时才29岁,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的年龄基本上都比刘邦小。这些开国功臣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就不太将其放在眼里,比如韩信的齐王爵位是趁火打劫逼着刘邦册封的,一旦刘邦死了靠更小一辈的刘氏子孙还能制得住这些人么?所以时间不多的刘邦只能靠杀,再杀了最后一个异姓王英布后在同年去世。




朱元璋登基称帝的时候是40岁,咱们后人知道朱元璋一直活到了71岁,但在当年40岁就已经是老年人了,所以面对嚣张跋扈、才能卓越的开国功臣门朱元璋很忧虑。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主要是通过两个案件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胡惟庸任丞相后独断专行不将朱元璋放在眼里,很多朝廷大事、官员任免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这使得朱元璋非常害怕朱家皇权被架空,所以有了胡惟庸一案,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开国功臣中的文官一系几乎被杀戮一空,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


蓝玉其人嚣张跋扈,恃宠而骄很多行为无视朱元璋的权威,比如纵容奴才抢占民田、殴打钦差;无视朝廷军法纵兵攻破明朝喜峰关关门;在军中树立个人权威,大肆任用私人排斥异己,说白了作死。蓝玉是太子妃舅父,本来朱元璋看着太子朱标的面子不好动他,但太子朱标早逝,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成了皇位继承人,朱元璋感到开国武勋成了皇权的威胁,蓝玉案爆发,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



最后看看善待功臣的李世民,登基的时候才27岁。当时的几位大功臣李靖55岁、程咬金37岁、尉迟敬德41岁、房玄龄47岁、杜如晦41岁,可以说基本上都比李世民的年龄大的多。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有大把的时间培养继任者的威望班底,运用政治手段消减功臣对于皇权的威胁,最重要的是这一大帮功臣基本上都比李世民死的早。

次元小拾
高能答主

2020-12-10 · 时刻保持在冲浪的前沿
次元小拾
采纳数:635 获赞数:1362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是草根出身,所以功臣们的功劳让他们很是忌惮,于是才杀掉功臣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李世民在不一样,他跟功臣很熟,而且他算是二代,并且当时政权稳定,所以他没有必要去杀功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AT谁主沉浮
2020-12-10 · 有梦想还有诗雨等远方
BAT谁主沉浮
采纳数:18 获赞数:71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刘邦和朱元璋功成后之所以一定要大杀功臣,那是因为这些大功臣威胁到了他们的皇权统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不知道几千里也
2020-12-10 · 追寻历史,融入社会。
不知道几千里也
采纳数:44 获赞数:517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他们后人的实力都很弱小,功臣能对儿孙们形成威胁;因为李世民年轻,功臣们大概率都会比他先死,因此没有杀功臣的必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