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化石分类的方式 遗迹化石有哪些特性
遗迹化石有哪些特性?遗迹化石如何分类?以下为您介绍遗迹化石。
遗迹化石简介
遗迹化石(trace fossil)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留在沉积物表面或沉积物内部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形迹构造形成的化石。
不包括由生物体变成的实体化石,更不包括各种自然应力所形成的无机沉积构造。从沉积学角度来看也可以说遗迹化石是各种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如各种生物扰动、足迹、移迹、潜穴、粪化石等;以及生物侵蚀构造,如钻孔等。
遗迹化石的特性
一、原地保存
绝大多数遗迹化石都是原地保存,不像许多实体化石会被水流搬运。无论是产生于沉积物表面的足迹、移迹或产生在沉积物内部的潜穴、钻孔,都会随着沉积物的成岩固结作用而保存在原地。
水流作用只能导致其侵蚀和破坏,并不起搬运作用。遗迹化石的这种性质,可以用来更准确的恢复沉积环境。因此多数遗迹化石是可靠的指相化石。地层中同一个化石产地所发现的遗迹化石组合称为遗迹群落,它是一个生物群落中造迹生物活动的证据。
二、地史分布长
遗迹化石的地史分布一般比古生物实体化石长,不像许多实体化石那样可以作为标准化石,这主要是因为代表生物习性特征的遗迹化石不像各种生物形态特征那样演化迅速。
这一方面降低了遗迹化石的生物地层学价值,另一方面却提高了它们的指相意义。在地史时期相类似的环境条件重复出现时,一些相类似的遗迹组合就会在不同地质时期重复出现。赛拉赫把这些在地史时期重复出现的遗迹组合称为遗迹相。
三、同物异迹
同一种造迹生物由于习性行为不同可以形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遗迹,例如三叶虫在海底上爬行产生的足迹称双轨迹,三叶虫在底层形成的停息迹为椭圆二叶形,称皱饰迹,三叶虫的觅食潜穴称二叶石或克鲁斯迹。
相反的情况是不同门类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可以形成相同的遗迹,例如在近岸强烈水动力条件下的砂岸,不同门类的生物可以造成垂直管潜穴石针迹,或者不同的生物可以形成U形潜穴。
四、产生的多样性
遗迹化石既可以同古生物实体化石共同产生,也可以在缺乏实体化石的地层中产生,具有硬壳的生物可以造成遗迹,缺乏硬体只有软躯体的生物也可以造成遗迹。
许多实体化石贫乏的砂岩系或复理石建造往往含有丰富多彩的遗迹化石。前寒武纪在具有硬壳的化石出现之前也已经有大量的遗迹化石被发现。遗迹化石不仅在各种沉积岩中可以形成,即便是在变质或者火山岩中也可以有钻孔化石存在。
五、很少同时发现
遗迹化石很少同造迹生物一起被发现,因此除去较高级的脊椎动物足迹化石或少数停息迹,容易确定其分类位置以外,大多数遗迹化石很难确定其造迹生物的系统分类。因此必须对遗迹化石的构造进行仔细的形态功能分析和同现代生物遗迹进行类比。
遗迹化石的分类方式
多年来对遗迹化石的分类沿着三个方面进行。
一、遗迹化石生物种类分类
遗迹是由各种生物造成的,因此,自然希望遗迹的分类同生物的系统分类吻合。但是既然遗迹化石很少同造迹生物共同保存,并且遗迹化石随着生物的行为习性而容易变化,因此根据遗迹来判断造迹生物的系统分类和彼此的亲缘关系在当前很难作到。
当前对于脊椎动物的足迹可以划分到纲一级,对于某些无脊椎动物遗迹也只能划分到门。对于已经绝灭的动物和软躯动物的遗迹分类也很难准确。因此当前只能采用遗迹形态特征的人为分类,基本上不考虑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
二、遗迹化石的保存分类
遗迹化石的保存分类。既然遗迹是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因此有些地质学家希望根据遗迹的保存情况进行分类。
保存在岩层表面的遗迹称为外生迹,而埋藏在沉积底层内部的称为内生迹,内生迹发育为三度空间的构造称为全浮雕,遗迹保存在岩层上表面时称为上浮雕,保存在岩层底面的称下浮雕等。这种分类对区别遗迹的野外产生情况非常重要,也是判断沉积环境必不可少的分类,然而却和造迹生物的分类无关。
三、遗迹化石的行为习性分类
遗迹化石的行为习性分类是当前比较广泛被人们采用的遗迹化石分类。由于遗迹是生物活动的证据,每种遗迹都反映一定的行为习性,因此根据形态特征可以判断相应的生态习性。
以上关于遗迹化石的介绍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标签或通过探索发现专题查看。
2024-11-2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