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什么
《诗经》的风指国风;雅指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风、雅、颂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类。与《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风也叫国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有160篇十五国风,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雅》31篇,多为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为个人抒情之作。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颂》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我们常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也可从针对社会内容的教化功能理解:郑玄在注释《周礼》之六诗时说:“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将赋比兴与诗教中的教化,美刺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