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2023上半年将要上市的新车亮点!玩出新花样了吗?

 我来答
易车
2023-03-10 · 百度认证:北京易车互动广告有限公司官方账号,优质汽车领域创作...
易车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在广大消费者的补能需求前,刻意强调技术路径的先进性与否,还是略显偏颇的,就像特斯拉在呼喊着纯电动才是未来、自动驾驶才是风口的时候,芯片热已经退坡,投向新能源的游资已经悄然转移到了人工智能赛道,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投资属性和投机属性根本不需要考虑,纯电还是混动的阵营站队也不重要,老老实实一公里一公里地开下去才是现实。


最起码,买个混动车,保值率相对来说还是有保证的不是嘛。今天,就来聊一聊在2023年会上市的将会配备混动系统的新车,说不定会给你的选择带来更多的思路。


依然家用,依然稳定,轩逸e-POWER


轩逸是当之无愧的日产销量中流砥柱,不夸张地说,它基本上奠定了日产在中国家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这是一台极度自信的产品,它从来不会考虑究竟如何去与对手竞争,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所有的对手拉到自己的水准线上去衡量得失。

     

     

它从来不去争夺第一,但是它一定程度上定义了入门级家用车的标准,从动力到颜值,从内饰到空间,全部都不温不火,看似不争不抢,可只要用户来到了轩逸所定义的场景,那么最终的选择必然是它。

     


现如今,它提供的混动产品搭载了自家的e-POWER混动系统,这是一套与本田i-MMD和丰田THS完全不一致的思路,丰田主要依托能量分流来节约发动机的不必要消耗,本田以大电机和混动模式带来更强的输出,而e-POWER则是1.2L自吸发动机全程不参与驱动,负责提供电力,完全靠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300N·m的电机去驱动,提速随叫随到。



同时,这台车虽然是台混动车,但也提供了一个非常类似单踏板模式的e-Pedal ON模式,收起油门立刻有明显的减速,而且相比纯电动车对能量回收的极限压榨,它的减速会更加柔和,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家用车的驾驶习惯。



这是一台非插电产品,轩逸e-POWER还有一个比较青春的造型,“小天籁”式的设计加上对车宽和车高的雕琢,比较符合年轻人的习惯,或许,每一代刚毕业的年轻人都会将轩逸加入购车备选车单,年轻人常新,轩逸亦如是。


精英用车的另一面,魏牌蓝山DHT-PHEV


都说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句话放在长城汽车上也是通用的。

     


魏牌蓝山DHT-PHEV在去年广州车展亮相,大概率今年上半年会上市,作为品牌首款大六座SUV,它将很大程度上分流一部分理想L8的用户,另外考虑到魏牌的定价体系,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定价板上钉钉。



这款车的长宽高为5156x1980x1805mm,轴距为3050mm,比理想L8更大,造型也是非常简约的风格,不过并没有太过于运动风,还是保持着一贯的稳重手法,比如宽大的车头、大面积的包围以及笔直的大腰线,这也是差异化竞争的一部分。



根据此前的申报图信息,车内则是贯穿三联屏,加上横贯操作的空调出风口,内部的科技属性无可挑剔,一般来说魏牌作为整个集团的高端产品线,它的用料和做工也会更加接近豪华风一些,造车新势力强调的是极致的简约与未来感,那么魏牌蓝山DHT-PHEV内饰的受众面则会更广阔一些,毕竟,不是只有北上广的码农才叫精英,不是只有互联网人才的审美才是未来。



根据此前的申报信息,新车将会搭载智能DHT,最大扭矩933N·m,百公里加速将达到咋舌的4.9s,在WLTC工况下的续航破千,纯电续航则达到了180km,这几个数据放在混动市场里,基本上是热销款的标配,此外新车的馈电油耗是6.7L,考虑到它本身的尺寸和车重,问题不大。


最值得期待的混动,马自达CX-50


大概率,马自达CX-50的上市时间会晚一个月,最新的消息是时间定在了5月,刚好今天的三车大概率就是分别3、4、5这三个月陆续登场,不过混动版的马自达CX-50不会在第一时间登场,需要看一看市场的反馈情况。



这其实也符合马自达“电动化三步走”的想法,第一阶段,加强技术发展,第二阶段,带来全新混动系统,并逐步投放纯电动产品,第三阶段,全面推出基于纯电动平台的纯电动车。



最关键的是马自达并不会全面电动化,而是强调多种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诉求,两方面来看,这是稳妥之举,也是对电气化未来稍微留了一手。毕竟,以当前的电动化技术来看,依然存在瓶颈期。



CX-50前期将会提供2.0L、2.5L两款燃油动力,采用横置前驱平台模块化制造,作为在华投放的准旗舰产品,这个平台的噱头不大,当然最终表现还是得看体验和价格之间的平衡,同样出自前驱平台的宝马X1销量就很出色。



想必,马自达CX-50能延续“人马合一”的行驶,加上足够的空间表现和装载能力,也不是不行,更何况,马自达和丰田的关系非同一般,有这样的“伙伴”助攻,混动系统将会跳过口碑适应期,马自达的发动机+丰田的行星齿轮+马自达的操控,想想就觉得很美妙。



另外,马自达已经在调整自己的产品思路,“为中国市场而来”的决心已经立下了,中国市场也足够大,容得下足够多的品牌,不用期待马自达能够达到丰田、本田的销量,它本身对驾控的态度就决定了自己是一个“小确幸”的品牌。



它也会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本土化调整,比如首次配备了全景天窗,以及提供了4785/1920/1613mm的长宽高,以及2815mm的轴距,不输给同级别主流产品,所以,一个更加冷静、务实的马自达,以及更加多元化的产品线,依然会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保有一席之地。


写在最后


混动在2022年的成功说明了消费者的购车越来越精明,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才会真正进入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范围。

     

最关键的是,自主品牌的混动产品线和合资品牌的混动产品线,现在的技术代差已经无限趋近于零,最终决定市场导向的,不光是技术,还包括了对车辆整体行驶情况的匹配,唯一确定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万一混动技术或者燃料电池技术先于电动化技术获得突破了呢?

     

立足现在的美好,在购车的时候尽可能地将权重向着混动倾斜,在2023年同样适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叫兽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