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根据2022版新课标,十一个重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入下:
数感能力:小学孩子对数感的培养要求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有直观的感悟。比如,孩子遇上数学应用问题,能从具体情景中提取出数学信息,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计算方法进行代入计算。对数字敏感,能发现生活中很多现象背后蕴含的数学规律,能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等等。
量感:孩子需要培养对事物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受,轻重、粗细、长短、厚薄等等。比如,要求孩子能对生活中常见的课桌、铅笔等进行长度、重量的估量。也能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或是熟练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
符合意识:孩子需要了解数学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并且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其中很重要的知识点,就是需要熟练掌握列式计算,能把题目中的关键词转化为数学符号进行计算。比如“还剩多少钱”,就需要用到减号。
运算能力:运算能力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计算,而是需要选择合适题目的运算法则和让计算变得简便的运算律,进行快速且准确的计算。比如小学需要学到的交换律、结合律等等。而运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中之重。很多孩子懂逻辑懂规律,但计算出现失误,就会让前面的努力白费。
几何直观能力:几何直观能力主要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比如孩子能准确感知几何图形的形状,能准确识别特征并进行归类,更重要的是,能建立起形与数的联系。例如,当我们在矩形中求面积时,可以将其看成是长×宽,这样计算面积时便将形转化为数,在计算中运用乘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物体在变化时,它的数量和形状也会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计算一个框子需要多少面板时,可以通过将框子的形状分解为几个平面,从而将框子的形转化为数,进而计算所需的面板数。
空间观念:孩子需要有对空间物体或图形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够根据语言描述或图形想象出实际的物体或景象,例如,由“空间任意四点”想象四个点的各种排列位置:四点共线、三点共线、构成四边形、构成四面体等。也能够在头脑中操作、旋转、分解与组合简单图形的表象,并用空间方位语言进行描述,比如孩子能够向别人描述自己所住房间的结构、形状、布置等。
推理意识:孩子懂从事实出发,依据规则、题意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也能通过简单的归纳类比,猜想或进一步发现结论。
数据意识:遇上棘手的难题,孩子懂得先收集信息,获得数据的支持后,再通过分析数据、发现规律,从而解决问题。遇上生活中一些随机的现象,比如,遇见路上有人闯红灯,这是经常性事件还是偶然?我们可以收集闯红灯的罚款数据,或是站在同一个十字路口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内闯红灯的人数,再来分析闯红灯是否为普遍现象。形成这样的数据意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模型意识:孩子需要认识到数学模型的普适性,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换言之,孩子学习了一个定理或规律,可以适用于一类题而不仅仅是一道题,所以家长们辅导时要注意举一反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规律,下次遇上同一类题目就能辨析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应用意识:孩子需要学会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应用意识的培养需要与生活相结合。比如,多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体会生活与顺序额的联系,计算线上购物节的满减优惠,外出旅行的预算规划等等。
创新意识:孩子应该被鼓励去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需要初步学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运用归纳和类比发现数学关系与规律,提出数学命题与猜想,并加以验证。这有助于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如数的认识、运算、几何、统计等;数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如模型建立、推理证明、计算估算等;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如对数学的兴趣、信心、责任感、合作精神等。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其次,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再次,要注重数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要注重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