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的意义和内涵!
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意义和内涵
核心观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就要求在加快推进自身农业现代化、不断赶超世界上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强的先行国家的动态进程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建设路径,加快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
如何理解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究竟要“强”在哪里,体现哪些特征?答: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业发展水平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代以来逐步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农业大而不强特征仍较为明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就要求在加快推进自身农业现代化、不断赶超世界上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强的先行国家的动态进程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建设路径,加快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
一是理解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愿景目标之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须从建设强国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三个维度理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从建设强国的目标看,这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设强国的任务看,这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从建设强国的时间节点看,这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后,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的重要战略部署。
二是把握立足国情的“农业大国”和加快建设的“农业强国”内涵特征的显著差异我国国情的“农业大”,“大”字体现在,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大,尤其我国谷物产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农业增加值规模体量、第一产业人口就业数量、农业劳动力人口数量都大,均位居世界前列,农产品种类多、农业气候类型全、农业生产地域广。但大而不强、人均资源匮乏、质量效益不高特征明显,包括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在内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不高,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农业强的先行国家仍有明显差距。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究竟要“强”在哪里,体现哪些特征? 这既要符合中国自身实际国情,又要总结国际上农业强的先行国家发展一般规律、借鉴好的经验,综合起来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是人口大国、食物消费大国,粮食是“国之大者”,须确保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强。
第二,我国统筹国外农业资源、国际农产品市场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国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链还有薄弱环节,在全球粮农治理体系中我国制定规则能力要强。第三,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驱动力,须确保农业科技创新、科技装备、科技推广应用能力强。
第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优化农业人、地、钱等资源要素配置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从而达到降本提质增效目的来提高农业国际比较优势,在农业强的现行国中体现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要强。
第五,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农业资源须集约利用资源,我国农业自身要高质量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重要求,须农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要强。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难点重点在农民农村,需要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确保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农民不掉队,因此须推动农民在农业及拓展的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上生产经营增收能力要强。
2018-06-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