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资料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章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
(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 ¬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 ¬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1、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
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在新民主社会中,存在5种经济成分 ¬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中基本的阶级力量; ¬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第五章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答: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
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
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
答:A: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
B理论意义: ¬1)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3)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
a)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
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
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
e)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七章 ¬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
(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 ¬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 ¬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1、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
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在新民主社会中,存在5种经济成分 ¬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中基本的阶级力量; ¬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第五章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答: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
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
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
答:A: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
B理论意义: ¬1)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3)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
a)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
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
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
e)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七章 ¬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
2010-09-17
展开全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下,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 当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力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6.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 为什么说“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是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9.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0.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11.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4.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15. 按生产要素分配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16.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7.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18. 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
19.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7.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意义:
第一,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体:树立共同理想;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谨慎与时代精神:基础: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6.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7. 民族精神是民主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8.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9. 发展教育和科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才资源保证。
10.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
2. 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可能性)
第一,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 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 这是巩固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的社会。
4. 和谐社会的特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6. 党的十六届全会明确提出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7.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香港、澳门问题实质是恢复中国行使主权的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
基本内容:就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四个方面:
(1) 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 两制并存。
(3) 高度自治。
(4)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 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3.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针对的是台独势力。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 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
3. 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 坚持共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5.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四,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五,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
6. 和谐的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谐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工人阶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阶级。
2.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 新的社会阶层的六大类: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贸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5. 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的条件。
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6. 爱国统一战线特点:
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扩大两个联盟的范围。
三、 认真贯彻执行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四、 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7. 爱国统一展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8. 两个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问题、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9.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0. 宗教政策:
一、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 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11. 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2. 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第三,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4.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 思考: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 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 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 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 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 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7.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8.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下,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 当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力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6.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 为什么说“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是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9.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0.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11.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4.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15. 按生产要素分配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16.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7.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18. 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
19.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7.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意义:
第一,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体:树立共同理想;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谨慎与时代精神:基础: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6.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7. 民族精神是民主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8.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9. 发展教育和科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才资源保证。
10.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
2. 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可能性)
第一,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 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 这是巩固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的社会。
4. 和谐社会的特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6. 党的十六届全会明确提出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7.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香港、澳门问题实质是恢复中国行使主权的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
基本内容:就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四个方面:
(1) 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 两制并存。
(3) 高度自治。
(4)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 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3.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针对的是台独势力。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 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
3. 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 坚持共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5.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四,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五,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
6. 和谐的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谐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工人阶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阶级。
2.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 新的社会阶层的六大类: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贸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5. 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的条件。
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6. 爱国统一战线特点:
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扩大两个联盟的范围。
三、 认真贯彻执行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四、 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7. 爱国统一展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8. 两个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问题、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9.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0. 宗教政策:
一、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 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11. 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2. 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第三,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4.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 思考: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 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 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 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 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 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7.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8.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