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在中国中小印刷企业的行业背景?和相关的印刷知识

最好是在陕西地区的行业背景... 最好是在陕西地区的行业背景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07-01-19
展开全部
  政府试图通过放权腾挪出更大的运作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

  2004年,中国印刷业整改进入攻坚年。以一个印刷从业者的视角,我们关注的只有一个:最终的结果能否实现这场行动的初衷,印刷业治理的步伐到底走了多远?答案留在了2005年。

  这场行动始自2004年10月,整改的初衷是为了做大做强印刷业,然而其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在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扮演的角色和整改标准上也充斥了种种争议。2005年6月,从新闻出版总署传来消息,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进入总结验收阶段。官方传出的消息称,行动使全国印刷复制企业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有力地打击了非法印刷复制活动,取得了积极、良好的效果。

  2005年,国家有关印刷业的调整治理政策依然不断出台。

  3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发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包括采用数字化印刷技术、电脑直接制版技术、高速全自动多色印刷机、高速书刊装订联动线等高技术和装备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印刷企业。这意味着国家对于投资和经营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印刷企业予以鼓励和支持,是治理解决印刷业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实际操作方法。

  6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办法对印刷品广告、尤其是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存在着含有非广告信息以及广告内容虚假违法等现象做出新的规定,约法三章,这对以广告印刷为活源的中小印刷企业的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7月,中央出台新的宏观调控政策,九大行业大型投资须经中央批准,除原有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三个行业外,新增了印刷、机械、石化、轻工、纺织、医药等六大行业。今后政府对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提交的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审核。印刷业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无疑会得到一定的遏制。

  10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预警,对进口用于组装、销售、租赁或者维修用途的旧印刷机零部件(散件)不予备案。属国家特殊需要进口的旧印刷机零部件(散件),必须经国家贸易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且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备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加工贸易区的企业进口旧印刷机零部件、元器件按原规定办理进出口手续。对于印刷企业而言,由于旧印刷机零部件通常都是从报废的印刷机上拆卸下来,其品质及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证,用这类零部件组装或维修印刷机,将给使用者带来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6月2日,广东省新闻出版行政会议上传出消息,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和省内21个地级以上市局签订了委托管理责任书,将6个行政许可项委托给地市局管理。放权带来了什么?审批时限缩短、审批时效提高是最直接的表现。其实早在2003年12月22日,来自广东媒体的报道: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与广州、深圳、佛山等省内11市新闻出版局签订了《广东省出版行政许可事项委托管理责任书》,从2004年1月1日起,11市新闻出版局可以直接审批设立包装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和书报刊批发企业(仅限于内资),以及审批或备案印刷企业的包装印刷品、其他印刷品境外接单项目。而天津、四川、重庆等地也早已开始了放权探索。

  据了解,现在地方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一家外商投资企业,10个工作日内便能完成,这在审批权下放之前显然是无法想象的。

  放权意味着角色的转变,多涉及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实质性问题。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是新一届中国政府所特别强调的,种种调整显示,政府试图通过放权腾挪出更大的运作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

  并购2005

  关键词点击:重组、转型、本土化

  尽管企业并购的动因可能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提高竞争能力、推动产业调整、市场发育等。

  这一年,跨国巨头们在资本市场上动作不断,并购、重组、本土化,在抢占市场制高点的过程中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合作、合资或并购的方式,利用较少的资本,超常规的扩大经营规模以提高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建立竞争优势。

  巨人企业并购的市场效应将在未来不断显现出来。

  2005年4月,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伊士曼柯达公司已经完成了对太阳化学公司在柯达保丽光印艺集团(KPG)中所持有的50%股份的收购,从而完全控制了柯达保丽光印艺集团。6月,柯达公司又宣布完成了对全球商业印刷商印前和工艺流程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克里奥公司 (Creo Inc.) 的并购。2005年8月,惠普公司(HP)签署一份协议,以2.3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赛天使公司,正式进军超宽幅打印领域。

  并购的动机根源于竞争的压力,并购方在竞争中通过消除或控制对方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行业在发生变化,市场集中化趋势日趋明显,企业的战略也因此改变。惠普对赛天使的并购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整合期结束后,赛天使将作为惠普的业务部门之一,与位于巴塞罗纳的惠普大幅面事业部(LF)密切合作,并将最终并入惠普打印成像及消费市场集团(IPG),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惠普在超宽幅打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而柯达通过完全收购KPG进一步确立了其在图像印艺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是作为对柯达公司现有业务的一种补充。

  柯达并购的实现过程是竞争优势的双向选择过程,并产生了新的竞争优势。柯达在选择克里奥时正是针对自己所需的克里奥的特定优势。现在,克里奥大量的解决方案已并入柯达图文影像集团(GCG)内部的图文解决方案和服务(GS&S)部门。完成对克里奥的并购是柯达公司实现数字化增长战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使柯达公司成为客户首选的合作伙伴,进而帮助客户提高效率,开拓产品和增加业务。

  并购之后的柯达随即向投资者宣布数码转型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其中图文影像集团的成功收购整合最为引人瞩目,在最近举行的Print 05芝加哥国际印刷展上拿到的订单几乎比预计的多两倍。在9月的投资者会议上,柯达公司同时宣布2005年整体的数码销售收入增长将会超过原来的全年预期,公司对运营业务和资产销售产生的净现金预计为10亿到12亿美元。柯达预计其业务转型将带来30%的毛利率,而且数码业务的营业利润将达到销售收入10%的水准。今年,数码业务销售收入将会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传统业务的销售收入。

  在图文影像业务领域,转型后的柯达已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商业印刷设备、软件和耗材的单一供货商。

  从市场占有方面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土化经营实际上也是从中国的“强龙斗不过地头蛇”这句俗话总结出来的经验。2005年,在中国经营的跨国企业在本土化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2005年3月,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TOPPAN)在中国上海的生产基地——上海凸版有限公司及上海凸版印刷有限公司的工厂竣工并正式投产,这两个上海公司的投资总额为30亿日元,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亦属于凸版集团)在中国设立的上海东洋油墨制造有限公司将向上海凸版印刷有限公司提供印刷材料,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发挥整个凸版集团所拥有的经营资源,推进在华业务。2005年6月,经过近半年的酝酿,全球最大的印刷成套设备供应商海德堡公司拟投资1000万欧元,在上海设立一家印后设备的生产基地。此前海德堡印刷设备公司在德国以外并未开设工厂,上海工厂的顺利开设,首开海德堡印刷设备公司海外生产基地的先河。

  跨国公司的灵魂在于强大的异地生存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本土化经营更成为各跨国企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2005年,随着这些跨国巨头们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推进公司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经营战略的启动,中国印刷及相关市场内的外资企业将会重新洗牌。
车里啦啦啦啦bGad2
2007-01-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说不清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7-01-19
展开全部
你不如去问老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