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中的“八百里加急”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八百里加急”在古代只是一个概述,可以将其理解为最快的信息传递手段,并非说一天就只能传八百里,或者说就必须传八百里,这种最快的传递,有的朝代叫八百里,有的叫四百里,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古代朝代最快传递消息的一种手段。
古代其实有很多可以快速传递信息的方法,甚至有的时候可以做到数千里的距离消息一日就可以传达,这里就要说两种,烽火台与信鸽。烽火台点燃烽火,彼此传递,可以做到千里之外的信息在几个时辰之内传达,而信鸽也可以快速地传递信息。但这两种传递方法,都有缺点,烽火台只能传达简单的信息,甚至收到信息连冲哪里传来的都未必清楚。而信鸽传递消息虽然快,但一来不保险,有中途遗失泄露的可能,另一个信鸽个体比较小,能带的信息也是很少的。
古代真正的信息的传递系统,还是要依靠以驿站为主信息传递体系。在古代驿站作为一个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作为信息传递的交通网络,古代的驿站是否能做到日行八百里呢。
简单的计算一下,古代一天是12个时辰,也就是每个时辰需要赶路67里左右,按现在的计算方法,大概就是每小时需要前进33.5里,大概就是每小时17公里的速度,这个速度并不高,一般人步行的速度就是每小时5公里左右,每小时17公里也就是马的小跑。
有人会说不可能24小时保持恒定的速度的,人和马都受不了,而且夜间赶路的速度必然会受到影响。按一般古人形容千里马的说法,日行一千,夜行八百,可见古人认为夜间赶路,至少需要打个八折。
因为有驿站存在,所以在赶路的时候,可以不惜马力,因为前方有驿站可以换马,因为有驿站存在,所以送信的人,可以全力赶路,因为前边有驿站的驿卒可以更换。
八百里加急其实是换马换人不换消息。用不同的人马将消息传送出去,从而达到传送不停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地形允许,驿站配备合适,那么一天八百里是可以做到的,但这只是最好的情况。如果是在山地传递信息,那么消息就无法维持这个速度,山地马的速度有的时候还不如人,只靠人的双腿,是达不到这个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