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吴陆逊之后依次掌握兵权的人是谁?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陆逊之后就没有东吴大都督一职了。
东吴一共有过四位大都督,都是相互接替的。分别是称帝前的周瑜,鲁肃,吕蒙;称帝后的陆逊。
东吴在之后有几位指责上类似大都督的,但没有大都督那么大的权力,他们分别是:
陆逊的儿子陆抗。
陆抗(226-274),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孙策外孙。年二十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
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臣,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丁奉
丁奉(?-271)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侵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被加封为大将军。
东吴一共有过四位大都督,都是相互接替的。分别是称帝前的周瑜,鲁肃,吕蒙;称帝后的陆逊。
东吴在之后有几位指责上类似大都督的,但没有大都督那么大的权力,他们分别是:
陆逊的儿子陆抗。
陆抗(226-274),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孙策外孙。年二十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
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臣,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丁奉
丁奉(?-271)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侵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被加封为大将军。
2010-09-20
展开全部
陆逊死后,智士诸葛恪便渐渐成为孙权的谋士,而后孙亮继位后,对于陆抗与诸葛恪都相当器重。然而陆抗专于军事战略,诸葛恪应该属于孙吴真正军事。
后来由于诸葛恪战败后专权,遭到孙峻等人的暗杀,孙峻也因此拜丞相,他死后将事务托付给子嗣孙琳。
军师一般属于谋士,但是君王会有一个特别器重的视为军师,一般来看吴国继周鲁吕陆后的军师应当是诸葛恪。而后的孙峻等人因为记载不祥,无法确定。
后来由于诸葛恪战败后专权,遭到孙峻等人的暗杀,孙峻也因此拜丞相,他死后将事务托付给子嗣孙琳。
军师一般属于谋士,但是君王会有一个特别器重的视为军师,一般来看吴国继周鲁吕陆后的军师应当是诸葛恪。而后的孙峻等人因为记载不祥,无法确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诸葛恪,陆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