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巡抚相当于现今的省长或省委书记。
巡抚明清官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巡抚”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明代洪武也出现了“巡抚”之名,并萌芽于永乐年间,初创于宣德、正统时期,逐步发展于景泰至正德时期,到嘉靖年间基本确立。清沿明制,并对辖区进行了调整。
明代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巡抚掌本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巡抚任用多为大臣会推后,再由天子任命。
扩展资料
大清王朝地方官编制以总督和巡抚为最高。总督,通常节制一至三省,以两江总督为例,即节制三省,分别为安徽、江苏和江西。在明朝时期,安徽和江苏是一个省,为江南省,故而称之“两江”。那巡抚乃一省之长,对所管辖省份之政吏有直接管理权。
封建官员之官阶讲究品阶,督、抚各自品阶。总督(通常要兼兵部尚书衔,方便管理地方军务)品阶从一品,巡抚(通常兼兵部侍郎衔),品阶正二品。而且从职责来看,总督对巡抚有节制权力。如此说来品阶较高的总督不就成了巡抚的上司了吗?其实不然,因为上文仅提到“节制”并没有说“管理”和“领导”,这节制和管理差了不少层。
八府巡按在历史上是不存在这个官名的,戏曲小说中的八府巡按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就是巡按御史,是被朝廷委派到地方,代表皇帝巡视各省、考核吏治、体察民情、纠察风纪的官员,品级不高,但是权力很大,可以临机处置紧要事件,而不必先进行请示汇报,比如审计地方财税,受理百姓投诉告状等。这个职务由监察御史担任,巡按御史这个职务不属于常设职务,只是临时委派的一个职务。
巡抚的由来。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巡抚早在北周和唐初都有官员到各地巡抚之事,但是只是一个临时的差事,“巡抚”并没有成为官名。到了明清时期巡抚这一官职才逐渐成形,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太子懿巡抚陕西,但那时依然属于临时差事。到了明朝的宣德五年(1430),于谦等六人分抚南北直隶等处,从此各省常设巡抚渐成制度,到了清朝才逐渐完善了巡抚官制。
巡抚,尊称为抚台、抚军。中国古代一个巡抚统治区域可能由从数千平方公里至数十万平方公里,权力大于今日仅负责行政事务之省长,统筹地方行政、军事、司法权力。
在明朝时期,巡抚官制是由朱元璋推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这一制度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当时地方势力的叛乱和叛变。在这一制度下,地方的行政、军事、司法等权力都会分离出来,由中央直接控制。巡抚官的职责就是负责统筹协调这些权力,并对地方进行管理和维护秩序。
巡抚—省委书记(省长)
布政使—常务副省长(省政协委员,主管财政民生)
按察使—省政法委书记
学政—省教育厅长
巡盐使,茶使等—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知府—市长(市委书记)
知县—县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