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作业本答案
展开全部
《陋室铭》课文分析
【作家作品】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作品集为《刘宾客集》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等。
【结构整理】
课文的题目叫“陋室铭”。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不忘记,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述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就是要就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一、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第二部分:描写陋室的特点
第三部分: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表现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怀。
二:重点段落分层
第二部分:
1、 描写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
2、 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衬托陋室不陋。
3、 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
【课文解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对偶,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证实“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8、 本文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 作者怎样引出本篇的主旨?
用比兴手法引出本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10、“诸葛楼”、“子云亭”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作者将自己的陋室比作诸葛孔明南阳的茅草庐、杨雄成都的子云亭,是自况、自慰和自勉。
11、 陋室环境如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极写陋室屋门内外的美景。一“绿”一“青”,把陋室映衬得格外的别致幽雅。
12、 陋室人员如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既无“白丁”,那当然都是“鸿儒”了。这就显示出室中人之高雅不俗。
13、 本文哪些地方运用类比,有何作用?
课文开头以山水作类比,说明山水出名是因为有龙有仙,由此得出陋室因主 人德馨“而不陋”的观点。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旨在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14、 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
【作家作品】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作品集为《刘宾客集》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等。
【结构整理】
课文的题目叫“陋室铭”。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不忘记,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述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就是要就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一、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第二部分:描写陋室的特点
第三部分: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表现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怀。
二:重点段落分层
第二部分:
1、 描写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
2、 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衬托陋室不陋。
3、 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
【课文解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对偶,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证实“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8、 本文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 作者怎样引出本篇的主旨?
用比兴手法引出本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10、“诸葛楼”、“子云亭”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作者将自己的陋室比作诸葛孔明南阳的茅草庐、杨雄成都的子云亭,是自况、自慰和自勉。
11、 陋室环境如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极写陋室屋门内外的美景。一“绿”一“青”,把陋室映衬得格外的别致幽雅。
12、 陋室人员如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既无“白丁”,那当然都是“鸿儒”了。这就显示出室中人之高雅不俗。
13、 本文哪些地方运用类比,有何作用?
课文开头以山水作类比,说明山水出名是因为有龙有仙,由此得出陋室因主 人德馨“而不陋”的观点。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旨在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14、 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