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谁?
鲁迅。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过去中国以八股文为基础的文言文,艰涩难懂,咬文嚼字不说,还酸不溜秋,
科举考试还是以老八股为主,严重脱离世界文化科学发展潮流,鲁迅是最早为此呐喊呼吁的名人,自己的著作也丢弃老文言文体,代表作有《祥林嫂》、《林家铺子》、《阿Q正传》、《呐喊》等。
2、“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先生原来是学医的,为了使中国的觉醒,依然转为文学创作,他说:医病能救几个人,只有唤醒更多人的思想,让更多人觉醒,切身参加社会变革,不向腐朽的当权者低头。
3、“俯首甘为孺子牛”,让中国人觉醒,首先要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而这些是以年轻人为主,鲁迅极力帮助青年人,经常拿出自己的薪水补贴和资助年轻人和苦难者,他扶持起萧红、萧军等很多新一代文学创作者!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史诗”:
鲁迅的杂文,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辙痕。“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
在鲁迅手中,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
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十五部杂文集,在这十五部杂文集中。
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采取了揭露、控诉、批判、讽刺、幽默、分析、论断、抒发、呐喊、鼓励、赞颂等写法,形式变化多样,笔锋驰骋纵横,痛快淋漓,自由而酣畅地表现了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现代乃至当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