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穆斯林的葬礼》

 我来答
霸遥光路吾1k
2022-06-22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4.8万
展开全部
文/赵德华

轻轻的合上书本,我读完了《穆斯林的葬礼》,眼泪情不自禁的“离家出走”,浸湿了书的封面。

我为韩新月对未来满腔的憧憬和希望,却因心脏疾病不幸离去而哭泣;我为楚雁潮一片痴心,却换来与情人阴阳两隔,孤独终生而哭泣;我为韩子奇一生为玉奔波,从穷困潦倒到玉门生辉再到一无所有,为玉而来,又因玉而去哭泣;我为壁儿的狠心,仇恨又终身不免属于受苦受难而哭泣;我为玉儿的一时冲动,却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漂泊异乡而哭泣;我为姑妈为主为仆,勤奋奉献二十余年,却不得善终而哭泣;我还为博雅宅由昔日金碧辉煌到今天的落魄不堪而哭泣……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为数不多的,使我流泪的书,我把它称为一部悲剧,只不过前半部分体现的不是那么明显罢了。自从韩子奇迷离恍惚地从楼梯上摔下来,断了几根肋骨起,后才引发了新月的心脏病等一系列厄运的来临。故事以回回家庭梁亦清与韩子奇因一只玉碗结缘而展开,按时间可分为两大部分,这两部分交替叙述。作者霍达本身也是回回,她用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使故事跌宕起伏,悬念、伏笔更是数不胜数,用的恰到好处,让人手不释卷,不惜挑灯夜读。

小说掺杂了多种 情感 ,比如梁亦清未能完成“郑和下西洋”的遗愿;壁儿对韩子奇良苦用心的理解;览玉盛会中韩子奇的得意、浦寿昌的愤怒与嫉妒;韩子奇随亨特先生远行的不舍;玉儿回家后壁儿的愤怒;楚老师与新月之间的温馨和新月病逝后所有爱她的人的痛苦与悲哀。读到惬意的时候,惹的人嘴角上扬,遇到伤心的地方,真可谓是痛断肝肠。

我最喜欢的当是新月与楚老师真挚的感情。楚老师是新月的太阳,他时刻都在温暖着新月,给她光亮,给她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特别是楚老师向新月表达内心 情感 的那段:窗外正下着鹅毛大雪,楚老师顶着风雪,像一个圣诞老人一样来到了新月的病房,他为新月带来了一部崭新的留声机。从这部宛若盛开的花朵般的留声机中发出的不是枯燥无味的英语听力,而是一曲美妙的音乐《梁祝》。在这个地冻天寒的时刻,《梁祝》如似一团燃烧着的烈火,温暖了灰冷的医院,温暖了新月的心。不久,新月出院,楚老师因公事到上海出差,耽搁了新月的生日,不远千里发来电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此还招得班长郑晓京的一顿“教导”。楚老师深爱着新月,新月也深爱着楚老师,在新月无尝(回语,去世的意思)的那一刻她还想着见到楚老师。可是真主不愿意再让可怜的新月受苦了,他将新月带到了天国,一个永远没有痛苦的地方,楚老师痛哭流涕,生不如死,在新月的葬礼上,他亲自为新月试踏,穆斯林的葬礼原本只能由回回参加,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以泪洗面的男人,竟会是一个汉人啊。

多年之后,玉儿归家,不过让她日思夜想的牵肠挂肚的人却都一一离去。她来到新月的墓地,一四十多岁却已满头银丝的中年男人,正在为新月深情的演奏小提琴,没错,正是《梁祝》,而这位演奏者必然是深深爱着新月的楚老师,楚雁潮。伴随着优美的琴声,小说完结,愿新月能听到这场深情的演奏。

在我拜读《穆斯林的葬礼》前,曾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至于作者是谁,心里早就无了踪迹,只是粗略的记得文中写到《穆斯林的葬礼》是唯一一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言情小说和《穆斯林的葬礼》到底该不该获奖?等一系列类似的语言。想必在当时会引起不小的波动,以我的拙见,写这样的文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大概只是为了博取眼球,哗众取宠罢了,并无太大意义。广大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文学作品不会被埋没,正如天空中的太阳不会因为有了几块乌云就停止了发光,《穆斯林的葬礼》永远是茅盾文学奖桂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感此书良久立,默默无言微掩泣。痛心人物悲与喜,作来此篇成追忆。我不愿合上书本,我迷恋它……

2020、12、20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