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焚书坑儒”的认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焚书坑儒”。我隐约地记得,这是初中历史书上的课文,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不记得上面是怎么描述这个历史典故的了,只记得,这是一段残暴的历史。给我的印象秦始皇就是一个暴君。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史记上的记载,“焚书”“坑儒”并不是一件事,它们发生不在同一个时间,事情的起因也不是同一个。
“焚书”发生在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时,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大抵说的是,由于国家刚统一,局势尚不稳定。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学的才是正确的知识,在暗地里私自授学,拉帮结派,非议始皇的政策,使得皇帝威严受到损坏。所以他当时建议是烧毁《诗》、《书》、还有百家言,而留下医药,农业发展的相关书籍。
下面是原文:“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也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灭绝人性,至少人家官方还留着的。而且我觉得秦始皇的做法有必要的,大秦刚刚完成大一统,那只是国土上的大一统,还需要精神上的大一统才能使这个国家真正的统一。所以为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统一语言文字,思想,那是势在必行的。现在“普通话”还是官方语言呢!虽然当时的改革非常的残暴,但是那毕竟是古代嘛!不太可能会想到还可以“一国两制”的办法来,所以还是可以理解的嘛。
再一个是“坑儒”。以下是史记原文:“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於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首先是为始皇帝求长生不老药的侯生跟卢生背叛了他,其次是求长生不老药的这条产业链里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最后是“儒生”其实并不是儒生,文中没有一处说是儒生的。说的是“学术方士”,“诸生”,能跟儒生扯上关系的就只有最后一行中的“诸生皆诵法孔子”。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你不能说学习孔子的就是儒生啊。举个例子来说,你不能说我学习法律就是律师啊!更何况还有“妖言以乱黔首(百姓)”的骗子呢!我一个小老百姓被骗了都想把骗子大卸八块,更何况他是皇帝!!该杀,并不过分。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还提到秦始皇生气的时候说“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我就很疑惑,你说长生不老药是皇帝先追求的呢?还是这群“学术方士”为了讨皇帝开心,谋他个一官半职而骗他的呢?文中第一次提到仙人的是在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后来,才有的一系列求仙药的故事。所以,始皇帝YYDS
再有就是我在读的时候还注意到,修阿旁宫的时候,用的都是奴隶“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犯人很多,我估计大多都是战败国的人,要么就是被苛刻的刑法给操进去的。所以啊,其实秦始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残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这么长时间以来,我都觉得他是一个暴君。
现在再去评价秦始皇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也不配,只是我想,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皇帝,我想让他多一点的光辉。我们都没办法真正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的都是书上看的,所以我们不能够用今天的价值观去评价当时的他。我也知道他也有缺点,但是我就是希望,他作为大秦始皇帝,能再伟大一点,因为那样我会很自豪,会很骄傲。
现在再看,用客观的态度去学习,学习到你认为有用的东西,那就可以了。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史记上的记载,“焚书”“坑儒”并不是一件事,它们发生不在同一个时间,事情的起因也不是同一个。
“焚书”发生在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时,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大抵说的是,由于国家刚统一,局势尚不稳定。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学的才是正确的知识,在暗地里私自授学,拉帮结派,非议始皇的政策,使得皇帝威严受到损坏。所以他当时建议是烧毁《诗》、《书》、还有百家言,而留下医药,农业发展的相关书籍。
下面是原文:“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也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灭绝人性,至少人家官方还留着的。而且我觉得秦始皇的做法有必要的,大秦刚刚完成大一统,那只是国土上的大一统,还需要精神上的大一统才能使这个国家真正的统一。所以为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统一语言文字,思想,那是势在必行的。现在“普通话”还是官方语言呢!虽然当时的改革非常的残暴,但是那毕竟是古代嘛!不太可能会想到还可以“一国两制”的办法来,所以还是可以理解的嘛。
再一个是“坑儒”。以下是史记原文:“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於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首先是为始皇帝求长生不老药的侯生跟卢生背叛了他,其次是求长生不老药的这条产业链里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最后是“儒生”其实并不是儒生,文中没有一处说是儒生的。说的是“学术方士”,“诸生”,能跟儒生扯上关系的就只有最后一行中的“诸生皆诵法孔子”。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你不能说学习孔子的就是儒生啊。举个例子来说,你不能说我学习法律就是律师啊!更何况还有“妖言以乱黔首(百姓)”的骗子呢!我一个小老百姓被骗了都想把骗子大卸八块,更何况他是皇帝!!该杀,并不过分。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还提到秦始皇生气的时候说“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我就很疑惑,你说长生不老药是皇帝先追求的呢?还是这群“学术方士”为了讨皇帝开心,谋他个一官半职而骗他的呢?文中第一次提到仙人的是在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后来,才有的一系列求仙药的故事。所以,始皇帝YYDS
再有就是我在读的时候还注意到,修阿旁宫的时候,用的都是奴隶“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犯人很多,我估计大多都是战败国的人,要么就是被苛刻的刑法给操进去的。所以啊,其实秦始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残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这么长时间以来,我都觉得他是一个暴君。
现在再去评价秦始皇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也不配,只是我想,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皇帝,我想让他多一点的光辉。我们都没办法真正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的都是书上看的,所以我们不能够用今天的价值观去评价当时的他。我也知道他也有缺点,但是我就是希望,他作为大秦始皇帝,能再伟大一点,因为那样我会很自豪,会很骄傲。
现在再看,用客观的态度去学习,学习到你认为有用的东西,那就可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