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快崩溃了 20
我今天走路走着走着和一个人撞上了.很平常的事.但我就爱像歪处了想.那人会被我撞死.会不会残疾.一会公安局抓我来了.然后凌迟处死.我知道都是不可能的.但还是会瞎想.好象神经...
我今天走路走着走着 和一个人撞上了. 很平常的事. 但我就爱像歪处了想.那人会被我撞死. 会不会残疾.一会公安局抓我来了.然后凌迟处死. 我知道都是不可能的.但还是会瞎想.好象神经一样. 而且我每天都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比如工作. 还有我不喜欢我的环境. 回到家 父母还得数落一通. 着些是次要的 关键是我 瞎想事. 把平常的事.想的坏的不能再坏了. 如果不是怕父母伤心。我早自杀了. 今年18岁了.... 哎专家能不能给我出个招缓解压力.还有告诉我患有哪方面的心理疾病
我的作息时间是 玩电脑到1点 早上7点起床 睡眠绝对不够好几年了都这样 展开
我的作息时间是 玩电脑到1点 早上7点起床 睡眠绝对不够好几年了都这样 展开
17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以下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不妨一试。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做到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
●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为生活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不要总是抱怨麻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而是要想老天让我与日俱增经验和智慧,生活因此更丰富。
●经常到书店走走,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
●不断告诉自己,要能容纳别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会使人们的观点、态度、希望也随之变化,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出现情绪上波动和生理上变化,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承受压力,不防问问下面这几个问题:
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焦虑、易怒。
睡眠品质较差、失眠,经常打哈欠、发困。
健康指数明显下滑,经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头痛、胃痛、消化不良、溃疡、记忆力下降等。
经常体验到神经性抽搐或肌肉痉挛,很难放松,腰酸背痛。
情绪容易沮丧、低落,波动大、情感倒错,对现状与未来常感到无能为力,有挫折、空虚的感受。
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不快。说话冷言冷语,感情迟钝,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谈话都倾向负面的描述。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压力,如果以上判断持肯定的占多数时,那就是一个警钟,是在压力下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可采取下列的方法舒缓情绪,排解积累的压力。(1)面对现实,现实生活是极其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人们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过高的期望只会使人误以为自己总是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客观地评价事情、评价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同时,拥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长所短,别人不会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别人的要求一样。对别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满情绪会越大。如果对别人的要求较低的话,那么稍微符合你的愿望,你就容易得到满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别人。
(2)宣泄法:
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喜怒不形于色”不仅会加重不良情绪的困扰,还是导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对不良情绪的疏导与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种好办法。一位运动员受到教练训斥后很沮丧,不久引发了胃病,药物治疗也不见效。心理学家建议他在训练中把球当教练员的脸狠狠地打,采用此法后他的胃病果然好多了。这种不损害他人,又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绪的自我宣泄法,可以借鉴。
不过这种宣泄应该是合理的。简单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迁怒于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发牢骚、说怪话等都是不可取的。宣泄应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有人说:“一份快乐由两个人分享会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只有半份痛苦。”如果把自己的烦恼、痛苦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而如果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亲朋好友倾诉出来,即使他无法替你解决,但是得到朋友的同情或安慰,你的烦恼或痛苦似乎就只有半个了,这时你的心情就会感到舒畅,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大雨过后有晴空,心中的不良情绪会一扫而光。
(3)注意转移:
其原理是在大脑皮层产生一个新的兴奋中心,通过相互诱导、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中心(即原来的不良情绪中心)。当与人发生争吵时,马上离开这个环境,去打球或看电视;当悲伤、忧愁情绪发生时,先避开某种对象,不去想或遗忘掉,可以消忧解愁;在余怒未消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散步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理到缓解。例如,司马迁惨受宫刑而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歌德因遭遇失恋才写出世界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我们应该多接触令人愉快、使人欢笑的事物。避免和忘却一些不愉快的事。与其“不懈奋斗、孜孜以求”,最后“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不如潇洒一些,干点快乐的事。
人们面对困境、情绪懊丧时,不防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绪发生良性变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从前,有个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脸:天不下雨,她就挂念卖雨伞的大儿子没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忧心开染房的二儿子不能晒布。后来,有个邻居对她说:“你怎么就不反过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儿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儿子就可晒布。”老太太一听恍然大悟,从此不再愁眉不展。这个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极好诠释。
对于这个问题,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讲得更为明确。曾有一名记者问萧伯纳:“请问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区别在何在?”萧伯纳回答:“这很简单,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见这瓶酒的人如果说:‘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有人对这瓶酒叹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观主义者。”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逆境、厄运的时候,运用一下反向心理调节,从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绪由“山穷水尽”转向“柳暗花明”摆脱烦恼。
压力无所不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心理压力问题,并及时地、适当地通过情绪调节来缓解心理压力,为它找个出口,它就不会给精神带来太重太大的伤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帮助你用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
以下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不妨一试。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做到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
●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为生活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不要总是抱怨麻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而是要想老天让我与日俱增经验和智慧,生活因此更丰富。
●经常到书店走走,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
●不断告诉自己,要能容纳别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会使人们的观点、态度、希望也随之变化,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出现情绪上波动和生理上变化,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承受压力,不防问问下面这几个问题:
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焦虑、易怒。
睡眠品质较差、失眠,经常打哈欠、发困。
健康指数明显下滑,经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头痛、胃痛、消化不良、溃疡、记忆力下降等。
经常体验到神经性抽搐或肌肉痉挛,很难放松,腰酸背痛。
情绪容易沮丧、低落,波动大、情感倒错,对现状与未来常感到无能为力,有挫折、空虚的感受。
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不快。说话冷言冷语,感情迟钝,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谈话都倾向负面的描述。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压力,如果以上判断持肯定的占多数时,那就是一个警钟,是在压力下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可采取下列的方法舒缓情绪,排解积累的压力。(1)面对现实,现实生活是极其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人们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过高的期望只会使人误以为自己总是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客观地评价事情、评价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同时,拥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长所短,别人不会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别人的要求一样。对别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满情绪会越大。如果对别人的要求较低的话,那么稍微符合你的愿望,你就容易得到满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别人。
(2)宣泄法:
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喜怒不形于色”不仅会加重不良情绪的困扰,还是导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对不良情绪的疏导与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种好办法。一位运动员受到教练训斥后很沮丧,不久引发了胃病,药物治疗也不见效。心理学家建议他在训练中把球当教练员的脸狠狠地打,采用此法后他的胃病果然好多了。这种不损害他人,又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绪的自我宣泄法,可以借鉴。
不过这种宣泄应该是合理的。简单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迁怒于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发牢骚、说怪话等都是不可取的。宣泄应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有人说:“一份快乐由两个人分享会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只有半份痛苦。”如果把自己的烦恼、痛苦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而如果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亲朋好友倾诉出来,即使他无法替你解决,但是得到朋友的同情或安慰,你的烦恼或痛苦似乎就只有半个了,这时你的心情就会感到舒畅,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大雨过后有晴空,心中的不良情绪会一扫而光。
(3)注意转移:
其原理是在大脑皮层产生一个新的兴奋中心,通过相互诱导、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中心(即原来的不良情绪中心)。当与人发生争吵时,马上离开这个环境,去打球或看电视;当悲伤、忧愁情绪发生时,先避开某种对象,不去想或遗忘掉,可以消忧解愁;在余怒未消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散步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理到缓解。例如,司马迁惨受宫刑而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歌德因遭遇失恋才写出世界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我们应该多接触令人愉快、使人欢笑的事物。避免和忘却一些不愉快的事。与其“不懈奋斗、孜孜以求”,最后“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不如潇洒一些,干点快乐的事。
人们面对困境、情绪懊丧时,不防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绪发生良性变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从前,有个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脸:天不下雨,她就挂念卖雨伞的大儿子没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忧心开染房的二儿子不能晒布。后来,有个邻居对她说:“你怎么就不反过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儿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儿子就可晒布。”老太太一听恍然大悟,从此不再愁眉不展。这个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极好诠释。
对于这个问题,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讲得更为明确。曾有一名记者问萧伯纳:“请问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区别在何在?”萧伯纳回答:“这很简单,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见这瓶酒的人如果说:‘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有人对这瓶酒叹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观主义者。”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逆境、厄运的时候,运用一下反向心理调节,从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绪由“山穷水尽”转向“柳暗花明”摆脱烦恼。
压力无所不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心理压力问题,并及时地、适当地通过情绪调节来缓解心理压力,为它找个出口,它就不会给精神带来太重太大的伤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帮助你用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
展开全部
收购生命,你可愿意尝试?
想起了前些天翻阅的杂书上一个题为《收购生命》的故事。某市的江边有个亭子,叫“望乡亭”,传说很久前有个商人外出经商,拥有万贯家财,有一天,买卖不慎,陪了老本,无颜回乡。来到了这个亭子,遥望家乡,泪水涟涟,最后投江自尽。后来,这望乡亭没有了,但时不时还会有些一时想不开的人来这里自尽。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小有成就后,沾沾自喜的同时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最终,没有逃脱惨败的宿命,一败涂地。于是,他不自觉的走到了江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万念俱灰,正准备纵身一跃的关头,被一个苍老的声音吓住。老人望着他,拿出了名片,对他说了这样一段:“我虽然身价过亿,但谁都比我富有。当医生拿出我还有2个月生命的死刑判决书时,我一下子觉得即将一文不值。年轻人,我们做笔生意如何?如果我用我的全部家产,来收购你的生命,你愿意吗?”主人公呆呆的站立,若有所思,老人语重心长的继续说着:“年轻人,请记住我的话,生命才是最宝贵财富,你拥有了年轻的生命就是拥有了一笔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财富,你真幸福!”心灵收到极大震撼的主人公,看着消失在夜色中的老人背影,双眼潮湿。不多久,他东山再起。。始终念念不忘老人的指点,于是找出了那张名片拨通了电话。。。故事还没有真正结束。结局是我没有想到的。。。
老人的孙女接听了电话,告知了一切原委。原来老人并不是什么亿万身价的集体总裁,只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退休工人,一次体检查出了肝癌晚期。失魂落魄的他为了不想让子女担心,走到了望乡亭,准备投江自尽。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不远处站立着一位中年妇女,也准备自尽。不知哪来的力气,老人冲了上去,一把拖住了这位妇女,鬼使神差的拿出了自己的癌症诊断书,劝说起了那位妇女。苦口婆心下,妇女回心转意的离去了。老人突然笑了,没想到自己在将逝之际竟然还挽救了一条生命。自此以后,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个西装革履的老人经常徘徊在望乡亭边,开始了他的“收购生命”行动。转眼大半年过去了,他的病情居然得到了奇迹般的好转,生命延续了下来。听到这,主人公再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想要立刻见到老人。出乎意料的是,孙女哽咽的告知他,老人在上个月已经过世了。夺走他生命的不是可怕的癌症,而是一辆飞驰过江边的车。。。掩面而泣之后,望乡亭边又出现了这样一个西装革履的身影,继续着“收购生命”的买卖。。。
故事至此算是画上了句号。。故事里的事,无从考证,甚至虚幻。留下了一拨起伏不定的心情手记。想起了我的四姨。多年前,当一张乳腺癌诊断报告突然放在我们的面前,天地顿时变了色。妈妈不知偷偷哭了多少次,因为四姨是和她年纪最近的一个姐妹,长的也最相象,本来就性格脆弱的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是,一家人忐忑不安的藏瞒着。。没想到,一切都躲不过四姨精明的眼睛。坚强的她,出乎意料的居然没有哭,只是对表姐和姨夫表示了歉意,以后家庭重担无法挑起了。性格开朗的她还开起了玩笑,说她的病都是姨夫不好,因为姨夫一直说她象少奶奶,不干活。。。如今,真的应验了,果然是少了。。。我们知道,四姨是在强颜欢笑。但是所有的人都笑了,因为,我们也知道,她最先过了最艰难的一关。如今的四姨,精神焕发,参加了市里的癌症俱乐部,时不时的出去旅游,休闲FB。去年,还请家里所有的人吃了顿,她说,癌症患者活过了5年就算是又过了一道坎,应该庆祝。。。对我的四姨,一直怀着敬爱的心情崇敬,因为是她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成功和失败。也看到了,生命的存在,不仅仅只是属于你自己。人生总有起落时,顺境中,如何珍惜,逆境中,如何面对,这是对生命的又一个考验。
如今这年头,自杀新闻已经不足为奇了。报道描写的也越来越冷淡。为情,为钱,为权,为失落,这个世界上每一秒都有着这样一些一时想不开的生命离我们而去。熟悉的,陌生的,近的,远的。。。生命的价值接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个人,一辈子,没有所谓的成就就是失败,得了病没有治愈前也是失败,被抛弃了被羞辱了受气了都是失败。也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摆上台面作为理由。博得同情和惋惜。很多灵魂正在愚昧的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填补着这个所谓失败。于是,关于讨论生命的意义,无休止的辩论着。。。
此时,怀着有些激动的心情写下一些本该淡忘的家事,只是想以我微薄的力量来呼吁一下那些有过放弃念头的心灵,见笑了。“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类的废话一定要狠狠的丢掉。特别呼吁男同胞们,如果你们遇事想要选择了这样的放弃方式,那我只能以鄙视的心情说句一路走好。并不是性别歧视,只是觉得如果战死杀场,或许会更有意义。最后,想说:请大家无论如何也要珍惜着自己的生命!放弃前,请三思!还有多少双期盼延续生命的眼睛正在巴巴的渴望。。。再请用三秒自问这样一个问题:此刻如果有人用亿万财产来收购你的生命,你可愿意尝试?
想起了前些天翻阅的杂书上一个题为《收购生命》的故事。某市的江边有个亭子,叫“望乡亭”,传说很久前有个商人外出经商,拥有万贯家财,有一天,买卖不慎,陪了老本,无颜回乡。来到了这个亭子,遥望家乡,泪水涟涟,最后投江自尽。后来,这望乡亭没有了,但时不时还会有些一时想不开的人来这里自尽。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小有成就后,沾沾自喜的同时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最终,没有逃脱惨败的宿命,一败涂地。于是,他不自觉的走到了江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万念俱灰,正准备纵身一跃的关头,被一个苍老的声音吓住。老人望着他,拿出了名片,对他说了这样一段:“我虽然身价过亿,但谁都比我富有。当医生拿出我还有2个月生命的死刑判决书时,我一下子觉得即将一文不值。年轻人,我们做笔生意如何?如果我用我的全部家产,来收购你的生命,你愿意吗?”主人公呆呆的站立,若有所思,老人语重心长的继续说着:“年轻人,请记住我的话,生命才是最宝贵财富,你拥有了年轻的生命就是拥有了一笔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财富,你真幸福!”心灵收到极大震撼的主人公,看着消失在夜色中的老人背影,双眼潮湿。不多久,他东山再起。。始终念念不忘老人的指点,于是找出了那张名片拨通了电话。。。故事还没有真正结束。结局是我没有想到的。。。
老人的孙女接听了电话,告知了一切原委。原来老人并不是什么亿万身价的集体总裁,只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退休工人,一次体检查出了肝癌晚期。失魂落魄的他为了不想让子女担心,走到了望乡亭,准备投江自尽。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不远处站立着一位中年妇女,也准备自尽。不知哪来的力气,老人冲了上去,一把拖住了这位妇女,鬼使神差的拿出了自己的癌症诊断书,劝说起了那位妇女。苦口婆心下,妇女回心转意的离去了。老人突然笑了,没想到自己在将逝之际竟然还挽救了一条生命。自此以后,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个西装革履的老人经常徘徊在望乡亭边,开始了他的“收购生命”行动。转眼大半年过去了,他的病情居然得到了奇迹般的好转,生命延续了下来。听到这,主人公再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想要立刻见到老人。出乎意料的是,孙女哽咽的告知他,老人在上个月已经过世了。夺走他生命的不是可怕的癌症,而是一辆飞驰过江边的车。。。掩面而泣之后,望乡亭边又出现了这样一个西装革履的身影,继续着“收购生命”的买卖。。。
故事至此算是画上了句号。。故事里的事,无从考证,甚至虚幻。留下了一拨起伏不定的心情手记。想起了我的四姨。多年前,当一张乳腺癌诊断报告突然放在我们的面前,天地顿时变了色。妈妈不知偷偷哭了多少次,因为四姨是和她年纪最近的一个姐妹,长的也最相象,本来就性格脆弱的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是,一家人忐忑不安的藏瞒着。。没想到,一切都躲不过四姨精明的眼睛。坚强的她,出乎意料的居然没有哭,只是对表姐和姨夫表示了歉意,以后家庭重担无法挑起了。性格开朗的她还开起了玩笑,说她的病都是姨夫不好,因为姨夫一直说她象少奶奶,不干活。。。如今,真的应验了,果然是少了。。。我们知道,四姨是在强颜欢笑。但是所有的人都笑了,因为,我们也知道,她最先过了最艰难的一关。如今的四姨,精神焕发,参加了市里的癌症俱乐部,时不时的出去旅游,休闲FB。去年,还请家里所有的人吃了顿,她说,癌症患者活过了5年就算是又过了一道坎,应该庆祝。。。对我的四姨,一直怀着敬爱的心情崇敬,因为是她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成功和失败。也看到了,生命的存在,不仅仅只是属于你自己。人生总有起落时,顺境中,如何珍惜,逆境中,如何面对,这是对生命的又一个考验。
如今这年头,自杀新闻已经不足为奇了。报道描写的也越来越冷淡。为情,为钱,为权,为失落,这个世界上每一秒都有着这样一些一时想不开的生命离我们而去。熟悉的,陌生的,近的,远的。。。生命的价值接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个人,一辈子,没有所谓的成就就是失败,得了病没有治愈前也是失败,被抛弃了被羞辱了受气了都是失败。也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摆上台面作为理由。博得同情和惋惜。很多灵魂正在愚昧的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填补着这个所谓失败。于是,关于讨论生命的意义,无休止的辩论着。。。
此时,怀着有些激动的心情写下一些本该淡忘的家事,只是想以我微薄的力量来呼吁一下那些有过放弃念头的心灵,见笑了。“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类的废话一定要狠狠的丢掉。特别呼吁男同胞们,如果你们遇事想要选择了这样的放弃方式,那我只能以鄙视的心情说句一路走好。并不是性别歧视,只是觉得如果战死杀场,或许会更有意义。最后,想说:请大家无论如何也要珍惜着自己的生命!放弃前,请三思!还有多少双期盼延续生命的眼睛正在巴巴的渴望。。。再请用三秒自问这样一个问题:此刻如果有人用亿万财产来收购你的生命,你可愿意尝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楼上有人分析的很是有据,也建议一些物理的疗法,但是我不得不郑重的建议楼主,你已经有精神疾病了,不要再拖了,赶紧去医院的心理卫生科去看病,吃一点副作用不大的精神类药物,不要惧怕治疗,药物的治疗加上心理的调整才是最有效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传说中的神经病
又叫幻想恐惧症
又叫幻想恐惧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就是玩电脑多了,不要玩哪么多,学点东西,哪只是娱乐的,好好想一下,横量一下,出去走走,去自已喜欢的公园走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可以准确告诉你,你是强迫症
强迫症可以说是各类神经症中最痛苦的一种,我也是其中一员
什么坐在电脑前怕电脑爆炸啊,在房子里面怕地震啊
这些都是强迫症的一种典型症状。患者始终在一种不安全感中,而他自己想极力告诉自己是安全的,可是这个过程相当痛苦。
通过你说的一个细节,父母数落你,可以看出你的家庭对你是比较严厉的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是你患上强迫症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你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吃吃药--一般来说,不到痛苦得简直没法活,还是尽量迟些接触这个东西。当然药物对部分患者说可能是立杆见影,但是它有依赖性,而且副作用,所以到你实在承受不住了再去尝试吧。
和病友交流。这个东西也有两面性。强迫患者一般是比较敏感的,它不像其它疾病互相交流那样简单。它是心理性的东西,部分患者会从交流中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弊端在于交流让他对自己的病症予以关注,而神经症比较忌讳这个东西;还有就是可能会互相之间影响,它有一种“传染性”,就像思想一样,会传染,一个传一个。
但是部分患者它不是那么敏感的话,是可以通过交流得到好处的,利大于弊
还有就是领悟。精神分析学教会你认清自己病的来源,它的本质,这在你症状折磨你的时候,会帮助你。因为你了解它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让你痛苦,为什么会这样,你心里有底,你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就会降低。另外很多方法不一一说。
希望对你有帮助。
强迫症可以说是各类神经症中最痛苦的一种,我也是其中一员
什么坐在电脑前怕电脑爆炸啊,在房子里面怕地震啊
这些都是强迫症的一种典型症状。患者始终在一种不安全感中,而他自己想极力告诉自己是安全的,可是这个过程相当痛苦。
通过你说的一个细节,父母数落你,可以看出你的家庭对你是比较严厉的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是你患上强迫症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你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吃吃药--一般来说,不到痛苦得简直没法活,还是尽量迟些接触这个东西。当然药物对部分患者说可能是立杆见影,但是它有依赖性,而且副作用,所以到你实在承受不住了再去尝试吧。
和病友交流。这个东西也有两面性。强迫患者一般是比较敏感的,它不像其它疾病互相交流那样简单。它是心理性的东西,部分患者会从交流中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弊端在于交流让他对自己的病症予以关注,而神经症比较忌讳这个东西;还有就是可能会互相之间影响,它有一种“传染性”,就像思想一样,会传染,一个传一个。
但是部分患者它不是那么敏感的话,是可以通过交流得到好处的,利大于弊
还有就是领悟。精神分析学教会你认清自己病的来源,它的本质,这在你症状折磨你的时候,会帮助你。因为你了解它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让你痛苦,为什么会这样,你心里有底,你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就会降低。另外很多方法不一一说。
希望对你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