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本书,他最终想表达什么样的情节观点?
他最想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来表达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迫害。从贾府昌盛到衰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古代大家族的兴亡完全是由皇权决定的。
曹雪芹之所以会写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他早年的时候有着一段特殊的生活经历,他虽然祖籍是北京,可是却出生在江南。曹雪芹出生的时候,他的父辈做着江宁织造,家庭非常富有,而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也有四次是他们家接驾,这足以看出他们家族的地位以及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可是雍正皇帝上台以后,曹家的好日子就到了头,雍正皇帝以曹家有财政亏空为由下旨将他们抄家。那一年,曹雪芹只有13岁,他跟着家人被一起压到了京城。
从此以后,曹雪芹和他的家人过上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假如曹雪芹仅仅是一个贫寒人家的子弟,他还可以凭着自己的才华去参加科举,然后过上好日子。可他的身份是罪臣之后,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参加科举。正是由于他特殊的经历以及出色的文笔,才使得曹雪芹萌生了创作人情小说红楼梦的想法。而作者在这本书的开头描写了甄府的“小荣枯”,甄家先是丢了女儿,后来又着了一场大火,甄士隐看破红尘最后出家了。甄府的遭遇其实也就预示了贾家的败落,贾府后来很可能就是因为一场大火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而小说里面的人物大都是悲剧结尾,作者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安排是想告诉读者,在封建社会下生活的人不会有幸福的结局,他们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封建礼教的迫害。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薛宝钗一生孤苦,贾元春被缢身亡,探春被迫远嫁,这些人的遭遇是那个世代大多数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