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活血的中药方剂
人体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补气活血的 中药 方剂 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补气活血的中药方剂
活血通络方
【处方】川芎10克,当归12克,茺蔚子18克,红泽兰12克,桂枝12克,茯苓12克,干地龙12克,防风12克,木瓜18克,丹参18克,代赭石18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气血瘀滞,目系受累。(缺血性视 神经 病变)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罗成仁方
大补气方
【处方】羊肚1具(治如食法,去膏),羊肾1具(去膏,四破),干地黄5两,甘草1两,秦椒1两,白术3两,桂心3两,人参3两,厚朴3两,海藻3两,干姜4两,昆布4两,地骨皮4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纳羊肚中,合肾缝塞肚口,蒸极熟为度,乘热于木臼中合捣,取肚、肾与药为一家,晒干,更捣为散。
【功能主治】补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
【摘录】《千金》卷十七
活血补气汤
【处方】当归8钱,川芎3钱,白芍4钱,黄耆5钱,防风3钱,白芷3钱,二花4钱,寸冬3钱,酒黄芩3钱,菊花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活血补气。主 产后 病目症(继发性点状角膜炎)。两眼微红, 头晕 羞明,风轮之上星翳四起,视物昏蒙。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临床应用】产后病目症:濮阳李某某,女二十九岁。产后忽觉头晕目赤,酸涩羞明,视物不清。按其脉,六脉细数;视其目,二目微红。此乃虚火上攻头目,以致头晕目赤,视物昏花。先将攒竹、瞳子髎刺之,再服活血补气汤,三四剂即可。
【摘录】《 眼科 临症笔记》
补气活血中药
黄芪——补气
中医 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当归粉——补血活血
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 植物 ,药用其根,主产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 医学 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 月经不调 , 痛经 ,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 贫血 ,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
人参——抗氧化,抗衰老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 心血管 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三七——防治心血管 疾病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 化学 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穿心莲——利湿消肿
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 清热 解毒 ,利湿消肿的功效。宜于 降火 去燥。可治急性菌痢,胃肠炎, 感冒 ,流脑, 气管炎 , 肺炎 ,百日咳, 肺结核 ,肺脓疡, 胆囊炎 ,高 血压 ,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 烫伤 ,毒蛇咬伤。
金银花——清热解毒
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民间有“家有黄连,百病可愈”的 谚语 ,黄连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认为,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何首乌——益精髓,降 血糖
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 神经衰弱 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车前子——祛痰止咳
能利水消肿,养肝明目,祛痰止咳。特别对于慢性气管炎及高血压、 尿道炎 、 膀胱炎 有很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