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两小儿辩日的科学解释: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是人眼接触物体所产生的视觉错误的缘故。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如果把其中一个放在几个大圆圈中,把另一个放在几个小圆圈中,粗一看,前者小,后者大。又根据物理学的“光渗”作用,我们看白色图形,总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大些。
当太阳初升、降落时,地平线上只有一角天空,而且附近还有树木、房屋背衬,加上此时四周天空昏暗,太阳就显得特别亮而且大;中午时,背衬的是辽阔天空,没有物体同它比较,而且四周的天空已很明亮,与太阳亮度相差不太悬殊,因此,看上去太阳显得小了。
我们知道,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而地面辐射能的大小又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能的多少有关。早晨,太阳初升,地平高度小,阳光斜射在地面上,地面单位面积上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少,气温较低,故仍“沧沧凉凉”。
中午,太阳直射地面,地面单位面积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增大,气温高,故“日中如探汤”。因此,以“远者小而近者大”或“近者热而远者凉”来推论日之远近,是错误的。
原文:
孔子东历,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