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未闻花名影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最近这段时间有点无所事事,在家里闷着也出不去,总想着找一些能够舒缓自己情绪的影视作品,最终在bi站上刷出了一部催泪番,情绪没舒缓,反而更想哭了!可终究与它有了一次完美的邂逅,它带给我的那份悲伤足以超过其他任何番剧所带来的异化效果,京阿尼的也好,宫崎骏的也好,但从未有过那么一部动漫能将爱展现的淋漓尽致,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一部名叫《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未闻花名》)吧!
清晨的钟声敲响,仁太坐在茶几面前,手里捧着游戏手柄。新的一天的开始似乎并没有对他产生任何情感,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屏,忽然一个白衣少女出现在了他面前。“仁太,仁太!”她喊道。仁太漫不经心地看着她,话不多说离开了房间。
仁太来到厨房,准备煮泡面,那位少女兴匆匆地跳到仁太背上,仁太没多想,不禁冷汗直流!父亲向仁太问早,她也随声附和着,仁太撇了一眼她,准备开始享受这丰盛的早餐。他来到饭桌前,只见那位少女冲着仁太大叫,似乎是想引起仁太注意,仁太没多理会,她生气地堵了堵嘴,二话不说坐在仁太背后。仁太脸红了,如骄阳似火,一瞬间倒在了地板上……
不久后,仁太找到了曾经超平和busters的波波,多年未见的他性格没变,体型壮了不少。他们互相谈了许久,波波提议要让busters成员聚集在一起,仁太犹豫了许久,低下了头,波波的声音却更大了,作为曾经busters代号最小成员,是时候要变得更有担当了。
在一个铁路旁,仁太找到了busters的雪集和鹤子,两人如情侣般走在一起。仁太见到他们,也低下了头:“面码,面码她!”“什么面码啊,你还在说这事吗?我听说了,你没去学校,中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就读于这边底层学校,还叫着本间芽衣子。”仁太变得有些尴尬,匆匆离开了!那个少女——面码,对着雪集大骂他是傻瓜,离去。
仁太气急败坏地回到家,将自己锁在了房间。面码无可奈何,自各儿走在无人的街道,嘴里不停念叨着仁太二字。面码回到她的家,只见妈妈坐在遗像面前,眼皮底下放着一碗咖喱饭。弟弟忍无可奈地说道:“这咖喱饭看上去真碍眼。”妈妈则轻声说道:“这是姐姐生前最爱吃的东西,姐姐呆呆的,她应该还不知道自己死了。”霎时间,眼泪湿润面码的眼眶,芽衣子笑着自言自语:“知道的哦,面码自己死了还是知道。”………
第二天降临,仁太的心情果然好了不少,他开始深思面码为什么会再次来到这个世界。就这样,busters展开一系列探索,目的就是为了给面码自由,他们认为只有实现面码的愿望,让她成佛,才可以真正摆脱世界对她的束缚………(剧透完毕)
论镜头与色彩,这部番最令我刮目相看的莫过于它带来的每一个特写镜头。
其中包括每个人的,波波,仁太,雪集,鹤子,还有小菊花。每一次特写镜头其实都是暗示每个人背后的心理状态,这样本会产生更大的分歧的超平和busters,只是默默在心里感到难受与痛苦,谁都不愿说出来。所以特写镜头带给我们的其实可以说是每个人长大后沉稳的态度,许许多多事都憋在心里不愿说出来,突出内心的那份煎熬,这点我是非常喜欢的。
同时,《未闻花名》中有三种色调值得我们去关注。第一种便是灰白色调,这种色调在剧中处处可见,但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仔细想想看啊,面码的头发是不是就是灰白色,面码的衣服也是灰白的,这是在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一个天使伴你前行,面码此时此刻已经去世,可她独有天使般纯洁的面容仍存在于世间,所以从真正意义上来说,面码还没有死,她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待她去完成,那是什么呢?
第二种是冷色调,每当夜晚降临在空无人烟的街道上,小树林里。每一个事物中原有的色彩似乎被冷色调剥夺,尤其是在河边。无论是夜晚还是白天,大家都不愿来到这里,河流和水渐渐成了我关注的对象,看到后期,你会发现这其实与面码的死有关。大家不愿见到这种色调因为大家惧怕它,惧怕某一天往事重现,而且大家也心存焦虑,总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杀害面码的犯罪嫌疑人,就这样河流与水其实就是在表达每一个超和平busters不安的心理状态,和特写镜头相似。这也是剧中很少运用这种色调,这好像是作者在隐瞒着什么,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都有背后原型付出的努力,冷色调应该会唤醒作者某一刻难忘的记忆,而他要做的就是尽量少许地展现内心的负面情绪,将它显露在番剧中,而我们则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别有用心。
第三种是暖色调,其实这种色调时常发生在大家聚集在一起娱乐的busters里,这里就不用多说了。不过比较有特点的一个暖色调就是大家在放烟火为即将成佛的面码送行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夕阳余晖,可以看到光影打在每个人身上,就这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虽然暖色代表活泼,可结合剧情上看在这里作者的意图在我看来产生了“意图谬误”,作者的用意其实不是想突出临别时的温暖,而是在告诉我们时间已经不早了,是时候准备走了。夕阳的设定,在时间上要更进一步,生动形象地体现大家内心的急切与喜悦,因为面码的离去才真正给予了那份安定,不然永远都只能活在面码的世界里,在苦苦挣扎中却无法自拔。在我看来,第三种色调比较反常,可恰恰是这种不一样的感觉使我深深爱上了它。
论童心,这一主旨鲜明地体现在了《未闻花名》身上。从一开始就在阐述“超平和busters”的由来,我们可以知道这其实是六位主角儿时聚集的一个场所,铁道旁赤脚追晚霞,玻璃珠铁盒英雄卡,每当他们穿过一道道光,走过一片片茂密的树林,便会看见“超平和busters”,儿时的记忆回涌在脑海里,曾经的天真与单纯顷刻间流露在彼此的言谈中,那份友谊,那份美好深深地流通于busters成员的血脉之中,走过千山万水,踏遍黄沙海洋,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啊!可我们都在一天天长大,也开始憧憬和变化,曾经以为自己有多么伟大,如今站在世界各个角落,发现自己的存在只不过是尘埃般渺小,往日的英雄已不复存在了,现在是时候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了。这就是《未闻花名》中想告诉我们的,儿时的仁太总喜欢在大家面前出风头,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大家的欣赏,孩子便是如此的天真无邪,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可终究孩子还是孩子,终有一天他会长大成人,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
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此时此刻的busters已经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了。大家的能力与生活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雪集和鹤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波波成了一名环游世界的自由人,小菊花与仁太上同一高中,可仁却不争气,他也想放弃学业,待在家中坑老。而面码的出现,则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仁太,从一个堕落的少年变成了开始学会为别人着想的可爱男生。童心的本质并不取决于你是否是一个孩子,而是看在你是否有一个孩子般积极上进,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以及充满正能量的品质。而《未闻花名》则是通过儿时的经历,来突出长大后他们的转变,其实它并没有过多讲述童年的记忆,它更多表现在了长大后他们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面码一人,因此她离开了世界。作者在冥冥之中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社会不容忍像你们这样纯洁心灵的人,在《Vincent》中,“This world was never me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没错!从童心出发,最后也只是想突出社会的无情,简单理解也可以说是成长的代价便是如此,可我依旧想像个孩子般活下去,可以!毕竟无法取代的是那曾经我们彼此拥有的欢声笑语,那是我听过的最美好的声音。我不愿长大,因为我怕我遇到比你更重要的人,取代了你,失去了你。
论主角,我们可以回归爱情与功利的本质。首先,我们从整部剧的后期可以看到大家每一次付出其实都是想尽一切可能的话去实现儿时面码的愿望——让烟花飞上天。仁太选择打工,小菊花也暂时放弃了学业在超市当临时收银员,雪集和鹤子在背后支持着他们,波波也加入仁太的队伍,五人如当年团结统一,勤劳勇敢。可实际上,每个人其实都该贴上功利主义的标签,怎么说?每个人的是为利为己,雪集为了实现面码愿望只是因为他不想再看到仁太这样每天都提起面码,从而让自己感到特别反感。鹤子为了实现面码愿望,却只是为了能与雪集成为情侣,让他不再去想面码和仁太。小菊花为了实现面码愿望,放弃学业,仅仅只是想让仁太从面码世界中走出来,这样就可以任性地喜欢仁太了。波波为了实现面码的愿望,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当年他亲眼看到面码死去的那一幕,由于内心的愧疚,久久无法释怀,希望这样能够让自己得到解脱。而仁太,任劳任怨,不顾一切地去实现面码的愿望,其实背后的他是不想这么做的,他想永远的和面码生活下去,可在朋友们的压制下他也不得不做些什么,从内心出发,他也是功利主义的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为什么会如此功利化?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不是纯粹地像当年般去实现面码的愿望,种种迹象表明爱情在大家心中作祟,每个人都有彼此爱的对象,在轮世间爱情欲望占了人一生的一半,如今他们知道自己早已不是当年的busters,在情感的驱使下各自有了对实现愿望不一样的看法,这点值得我们去深思,也可以结合童心来判断。唯一不那么功利地只有面码,她怀着一颗康德主义的心来到世间,不就是为了实现仁太的愿望吗?(具体参考原剧)就当烟花飞上天的那一刻,面码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世界,因为面码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她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她是个义务论者,她如天使般降临在仁太家,只是因为自己那个为别人着想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让仁太真正大哭一场。仁太很小的时候,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在他母亲生前曾告诉面码,仁太始终没有从自己生病的悲痛中走出来,我希望你能让他真正哭一场,让他彻彻底底地释怀。可不幸的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在愿望还没达成前离开了人世。
对过去审视不足,对未来期盼满载。就这样,面码带着自己的义务心来到世间,冥冥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这样,夏日的野兽,穿上了冬日的校服。就这样,时钟永远地停在了,那年的夏天。每个人存在的个体都是恋爱的对象,在欲望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价值所剩无几。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在他看来人性的弱点深深地暴露在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而自己创造面码则是为了让人们审视自己的不足,哪怕产生“异化效果”,至少在喜欢看番的宅男和饱经世间风霜后的人眼来说,还是值得一看。
论细节与特色,《未闻花名》处理得算是八分到位。
1.面码的存在
这一点我认为在影片中最具有特色。从番剧一开始,面码就出现在了仁太身边,起初的仁太不以为然,将她看作自己压力太大下产生的幻觉,可后来发现一切都是真的!所以面码整部剧中都是幽灵般的存在,她的灵魂附在她的身躯里,她的面容如春风拂面,在动漫的世界里活的如此逍遥自在。这也是动漫的特点,带给人的异化效果永远都不会超过电影,同时动漫=幻想,在动漫的背景铺垫下,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它带来的意义与道理也没有电影这样生动形象,但人们就是喜欢虚幻,飘渺的事物。他们认为只有在虚渺的世界里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真正敞开心扉去面对闻所未闻的东西,这也要回归动漫本身。所以面码幽灵般的存在并不会给人带来恐慌与荒诞离奇的感受,相反会认为这是一种享受。
2.原型
说到原型,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批评家弗莱眼中汲取的原型批评经验。他认为四季可以具体化,春天象征喜剧,夏天代表传奇,秋天象征悲剧,而冬天则是讽刺类。他的这一总结使个别作品出现更多有限变体,从而有了独特的存在方式。而《未闻花名》的设定应该是夏末秋初时分,所以在剧中分别象征传奇和悲剧(可以这么理解)。主角仁太和面码之间的故事的原型基本都是夏季,而超平和busters的设定也是在夏季,因为在许多人眼中酷暑夏日存在的意义在于人们可以有更多时间来表现自己活泼的那一面,如孩子般灿烂的笑容,这也是许多成长类歌曲通常都是选择夏天这一背景下创作。而夏末秋初这一类就稍微有一点不同了,这一类作品通常表达了即将分别时的情感,如《夏至未至》等作品。原剧中有一句话令我感触很深,“夏季的野兽,冬日的校服。”这句话的意境难以琢磨,没有看过剧的朋友们可以跳过这段理解,但我认为这句话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字里行间透露出时间的快,感觉主角还没有做些什么,但时间的冷酷无人能敌,也许这时候的我们要学习《克里斯托弗·罗宾》中的一句话“什么都不做才是完美。”哈哈,扯远了!同时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主角的自责,认为自己之前的推诿导致身边发生了很多问题,责怪自己偏要等到凛冬将至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冬天这一原型,衬托主角的内心,这是很多影片惯用套路。
3.死人祭奠死人
这应该是剧中最具有特色的细节之一。我们都知道,面码已经死了,可为何死不罢休呢!没错,还有一个愿望没为仁太实现。因此化为鬼魂降临人间,背负着与众不同的使命——替仁太母亲实现愿望,所以到头来不为己,也不为仁太,而是为了仁太母亲小小的心愿。之前提到这么多愿望其实就是增强代入感,让我们愈来愈对这部番剧产生更多的好奇心。而仁太母亲就是上帝,面码则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下凡人间。特意为面码贴上使命的标签,从而实现死人变活人这一说法。这听起来有点荒诞,的确如此,也许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既是一件痛苦的事,又是一件荒诞的事。很幸运,面码已经死去,此时的她站境界的高峰俯视大地,心里想:“人生本自虚无,终将化为虚无。”那些所谓的固有真理我已经找到了,剩下的只有自己小小的使命,这就是面码。
论缺陷,《未闻花名》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最明显的问题就在于它的剧情,就是因为如此,它也称不上经典。即使它催泪度相比起其它番要高许多,剧情也更要回归与贴近于生活,可它最为缺陷的就是过于老套的剧情,仍旧是相聚—离别—相聚架势的剧情,包括许多地方显得过于拉扯,而且取景地比较单调,似乎都是同一个地方。在我看来,这部番还有一个不足之处也许是我所产生的情感谬误加以的过度想法,就是整部剧对童年的回忆只是停留在了一件事,而且不断围绕这件事反复无常地旋转,就感觉这是个死胡同般难走,心里总过不去那个坎。但仅从催泪这一事来看待它,我的内心已经满足了。它带给我们的也许真正意义上回归童心,爱情,成长三大题旨,更何况剧场版的加工,以及原型人物的设计和一些细节的适当处理,番剧最后得到了救赎。不得不佩服作者的一丝不苟。
一束光,一片白雪,一个少女,一簇奇迹,一个重新点亮的希望。
一个坡,一个街道,一个小镇,一个家族,一个被爱包裹的世界。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我只知道,它不只属于我们,冥冥间在记忆之中绽放。初识世间,万般留恋。你的笑颜从不抹去,也许这就是你的命运吧!亲爱的本间芽衣子。
未闻花名,但识花香,再遇花时,泪已千行。
清晨的钟声敲响,仁太坐在茶几面前,手里捧着游戏手柄。新的一天的开始似乎并没有对他产生任何情感,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屏,忽然一个白衣少女出现在了他面前。“仁太,仁太!”她喊道。仁太漫不经心地看着她,话不多说离开了房间。
仁太来到厨房,准备煮泡面,那位少女兴匆匆地跳到仁太背上,仁太没多想,不禁冷汗直流!父亲向仁太问早,她也随声附和着,仁太撇了一眼她,准备开始享受这丰盛的早餐。他来到饭桌前,只见那位少女冲着仁太大叫,似乎是想引起仁太注意,仁太没多理会,她生气地堵了堵嘴,二话不说坐在仁太背后。仁太脸红了,如骄阳似火,一瞬间倒在了地板上……
不久后,仁太找到了曾经超平和busters的波波,多年未见的他性格没变,体型壮了不少。他们互相谈了许久,波波提议要让busters成员聚集在一起,仁太犹豫了许久,低下了头,波波的声音却更大了,作为曾经busters代号最小成员,是时候要变得更有担当了。
在一个铁路旁,仁太找到了busters的雪集和鹤子,两人如情侣般走在一起。仁太见到他们,也低下了头:“面码,面码她!”“什么面码啊,你还在说这事吗?我听说了,你没去学校,中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就读于这边底层学校,还叫着本间芽衣子。”仁太变得有些尴尬,匆匆离开了!那个少女——面码,对着雪集大骂他是傻瓜,离去。
仁太气急败坏地回到家,将自己锁在了房间。面码无可奈何,自各儿走在无人的街道,嘴里不停念叨着仁太二字。面码回到她的家,只见妈妈坐在遗像面前,眼皮底下放着一碗咖喱饭。弟弟忍无可奈地说道:“这咖喱饭看上去真碍眼。”妈妈则轻声说道:“这是姐姐生前最爱吃的东西,姐姐呆呆的,她应该还不知道自己死了。”霎时间,眼泪湿润面码的眼眶,芽衣子笑着自言自语:“知道的哦,面码自己死了还是知道。”………
第二天降临,仁太的心情果然好了不少,他开始深思面码为什么会再次来到这个世界。就这样,busters展开一系列探索,目的就是为了给面码自由,他们认为只有实现面码的愿望,让她成佛,才可以真正摆脱世界对她的束缚………(剧透完毕)
论镜头与色彩,这部番最令我刮目相看的莫过于它带来的每一个特写镜头。
其中包括每个人的,波波,仁太,雪集,鹤子,还有小菊花。每一次特写镜头其实都是暗示每个人背后的心理状态,这样本会产生更大的分歧的超平和busters,只是默默在心里感到难受与痛苦,谁都不愿说出来。所以特写镜头带给我们的其实可以说是每个人长大后沉稳的态度,许许多多事都憋在心里不愿说出来,突出内心的那份煎熬,这点我是非常喜欢的。
同时,《未闻花名》中有三种色调值得我们去关注。第一种便是灰白色调,这种色调在剧中处处可见,但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仔细想想看啊,面码的头发是不是就是灰白色,面码的衣服也是灰白的,这是在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一个天使伴你前行,面码此时此刻已经去世,可她独有天使般纯洁的面容仍存在于世间,所以从真正意义上来说,面码还没有死,她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待她去完成,那是什么呢?
第二种是冷色调,每当夜晚降临在空无人烟的街道上,小树林里。每一个事物中原有的色彩似乎被冷色调剥夺,尤其是在河边。无论是夜晚还是白天,大家都不愿来到这里,河流和水渐渐成了我关注的对象,看到后期,你会发现这其实与面码的死有关。大家不愿见到这种色调因为大家惧怕它,惧怕某一天往事重现,而且大家也心存焦虑,总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杀害面码的犯罪嫌疑人,就这样河流与水其实就是在表达每一个超和平busters不安的心理状态,和特写镜头相似。这也是剧中很少运用这种色调,这好像是作者在隐瞒着什么,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都有背后原型付出的努力,冷色调应该会唤醒作者某一刻难忘的记忆,而他要做的就是尽量少许地展现内心的负面情绪,将它显露在番剧中,而我们则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别有用心。
第三种是暖色调,其实这种色调时常发生在大家聚集在一起娱乐的busters里,这里就不用多说了。不过比较有特点的一个暖色调就是大家在放烟火为即将成佛的面码送行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夕阳余晖,可以看到光影打在每个人身上,就这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虽然暖色代表活泼,可结合剧情上看在这里作者的意图在我看来产生了“意图谬误”,作者的用意其实不是想突出临别时的温暖,而是在告诉我们时间已经不早了,是时候准备走了。夕阳的设定,在时间上要更进一步,生动形象地体现大家内心的急切与喜悦,因为面码的离去才真正给予了那份安定,不然永远都只能活在面码的世界里,在苦苦挣扎中却无法自拔。在我看来,第三种色调比较反常,可恰恰是这种不一样的感觉使我深深爱上了它。
论童心,这一主旨鲜明地体现在了《未闻花名》身上。从一开始就在阐述“超平和busters”的由来,我们可以知道这其实是六位主角儿时聚集的一个场所,铁道旁赤脚追晚霞,玻璃珠铁盒英雄卡,每当他们穿过一道道光,走过一片片茂密的树林,便会看见“超平和busters”,儿时的记忆回涌在脑海里,曾经的天真与单纯顷刻间流露在彼此的言谈中,那份友谊,那份美好深深地流通于busters成员的血脉之中,走过千山万水,踏遍黄沙海洋,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啊!可我们都在一天天长大,也开始憧憬和变化,曾经以为自己有多么伟大,如今站在世界各个角落,发现自己的存在只不过是尘埃般渺小,往日的英雄已不复存在了,现在是时候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了。这就是《未闻花名》中想告诉我们的,儿时的仁太总喜欢在大家面前出风头,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大家的欣赏,孩子便是如此的天真无邪,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可终究孩子还是孩子,终有一天他会长大成人,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
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此时此刻的busters已经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了。大家的能力与生活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雪集和鹤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波波成了一名环游世界的自由人,小菊花与仁太上同一高中,可仁却不争气,他也想放弃学业,待在家中坑老。而面码的出现,则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仁太,从一个堕落的少年变成了开始学会为别人着想的可爱男生。童心的本质并不取决于你是否是一个孩子,而是看在你是否有一个孩子般积极上进,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以及充满正能量的品质。而《未闻花名》则是通过儿时的经历,来突出长大后他们的转变,其实它并没有过多讲述童年的记忆,它更多表现在了长大后他们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面码一人,因此她离开了世界。作者在冥冥之中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社会不容忍像你们这样纯洁心灵的人,在《Vincent》中,“This world was never me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没错!从童心出发,最后也只是想突出社会的无情,简单理解也可以说是成长的代价便是如此,可我依旧想像个孩子般活下去,可以!毕竟无法取代的是那曾经我们彼此拥有的欢声笑语,那是我听过的最美好的声音。我不愿长大,因为我怕我遇到比你更重要的人,取代了你,失去了你。
论主角,我们可以回归爱情与功利的本质。首先,我们从整部剧的后期可以看到大家每一次付出其实都是想尽一切可能的话去实现儿时面码的愿望——让烟花飞上天。仁太选择打工,小菊花也暂时放弃了学业在超市当临时收银员,雪集和鹤子在背后支持着他们,波波也加入仁太的队伍,五人如当年团结统一,勤劳勇敢。可实际上,每个人其实都该贴上功利主义的标签,怎么说?每个人的是为利为己,雪集为了实现面码愿望只是因为他不想再看到仁太这样每天都提起面码,从而让自己感到特别反感。鹤子为了实现面码愿望,却只是为了能与雪集成为情侣,让他不再去想面码和仁太。小菊花为了实现面码愿望,放弃学业,仅仅只是想让仁太从面码世界中走出来,这样就可以任性地喜欢仁太了。波波为了实现面码的愿望,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当年他亲眼看到面码死去的那一幕,由于内心的愧疚,久久无法释怀,希望这样能够让自己得到解脱。而仁太,任劳任怨,不顾一切地去实现面码的愿望,其实背后的他是不想这么做的,他想永远的和面码生活下去,可在朋友们的压制下他也不得不做些什么,从内心出发,他也是功利主义的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为什么会如此功利化?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不是纯粹地像当年般去实现面码的愿望,种种迹象表明爱情在大家心中作祟,每个人都有彼此爱的对象,在轮世间爱情欲望占了人一生的一半,如今他们知道自己早已不是当年的busters,在情感的驱使下各自有了对实现愿望不一样的看法,这点值得我们去深思,也可以结合童心来判断。唯一不那么功利地只有面码,她怀着一颗康德主义的心来到世间,不就是为了实现仁太的愿望吗?(具体参考原剧)就当烟花飞上天的那一刻,面码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世界,因为面码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她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她是个义务论者,她如天使般降临在仁太家,只是因为自己那个为别人着想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让仁太真正大哭一场。仁太很小的时候,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在他母亲生前曾告诉面码,仁太始终没有从自己生病的悲痛中走出来,我希望你能让他真正哭一场,让他彻彻底底地释怀。可不幸的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在愿望还没达成前离开了人世。
对过去审视不足,对未来期盼满载。就这样,面码带着自己的义务心来到世间,冥冥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这样,夏日的野兽,穿上了冬日的校服。就这样,时钟永远地停在了,那年的夏天。每个人存在的个体都是恋爱的对象,在欲望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价值所剩无几。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在他看来人性的弱点深深地暴露在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而自己创造面码则是为了让人们审视自己的不足,哪怕产生“异化效果”,至少在喜欢看番的宅男和饱经世间风霜后的人眼来说,还是值得一看。
论细节与特色,《未闻花名》处理得算是八分到位。
1.面码的存在
这一点我认为在影片中最具有特色。从番剧一开始,面码就出现在了仁太身边,起初的仁太不以为然,将她看作自己压力太大下产生的幻觉,可后来发现一切都是真的!所以面码整部剧中都是幽灵般的存在,她的灵魂附在她的身躯里,她的面容如春风拂面,在动漫的世界里活的如此逍遥自在。这也是动漫的特点,带给人的异化效果永远都不会超过电影,同时动漫=幻想,在动漫的背景铺垫下,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它带来的意义与道理也没有电影这样生动形象,但人们就是喜欢虚幻,飘渺的事物。他们认为只有在虚渺的世界里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真正敞开心扉去面对闻所未闻的东西,这也要回归动漫本身。所以面码幽灵般的存在并不会给人带来恐慌与荒诞离奇的感受,相反会认为这是一种享受。
2.原型
说到原型,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批评家弗莱眼中汲取的原型批评经验。他认为四季可以具体化,春天象征喜剧,夏天代表传奇,秋天象征悲剧,而冬天则是讽刺类。他的这一总结使个别作品出现更多有限变体,从而有了独特的存在方式。而《未闻花名》的设定应该是夏末秋初时分,所以在剧中分别象征传奇和悲剧(可以这么理解)。主角仁太和面码之间的故事的原型基本都是夏季,而超平和busters的设定也是在夏季,因为在许多人眼中酷暑夏日存在的意义在于人们可以有更多时间来表现自己活泼的那一面,如孩子般灿烂的笑容,这也是许多成长类歌曲通常都是选择夏天这一背景下创作。而夏末秋初这一类就稍微有一点不同了,这一类作品通常表达了即将分别时的情感,如《夏至未至》等作品。原剧中有一句话令我感触很深,“夏季的野兽,冬日的校服。”这句话的意境难以琢磨,没有看过剧的朋友们可以跳过这段理解,但我认为这句话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字里行间透露出时间的快,感觉主角还没有做些什么,但时间的冷酷无人能敌,也许这时候的我们要学习《克里斯托弗·罗宾》中的一句话“什么都不做才是完美。”哈哈,扯远了!同时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主角的自责,认为自己之前的推诿导致身边发生了很多问题,责怪自己偏要等到凛冬将至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冬天这一原型,衬托主角的内心,这是很多影片惯用套路。
3.死人祭奠死人
这应该是剧中最具有特色的细节之一。我们都知道,面码已经死了,可为何死不罢休呢!没错,还有一个愿望没为仁太实现。因此化为鬼魂降临人间,背负着与众不同的使命——替仁太母亲实现愿望,所以到头来不为己,也不为仁太,而是为了仁太母亲小小的心愿。之前提到这么多愿望其实就是增强代入感,让我们愈来愈对这部番剧产生更多的好奇心。而仁太母亲就是上帝,面码则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下凡人间。特意为面码贴上使命的标签,从而实现死人变活人这一说法。这听起来有点荒诞,的确如此,也许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既是一件痛苦的事,又是一件荒诞的事。很幸运,面码已经死去,此时的她站境界的高峰俯视大地,心里想:“人生本自虚无,终将化为虚无。”那些所谓的固有真理我已经找到了,剩下的只有自己小小的使命,这就是面码。
论缺陷,《未闻花名》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最明显的问题就在于它的剧情,就是因为如此,它也称不上经典。即使它催泪度相比起其它番要高许多,剧情也更要回归与贴近于生活,可它最为缺陷的就是过于老套的剧情,仍旧是相聚—离别—相聚架势的剧情,包括许多地方显得过于拉扯,而且取景地比较单调,似乎都是同一个地方。在我看来,这部番还有一个不足之处也许是我所产生的情感谬误加以的过度想法,就是整部剧对童年的回忆只是停留在了一件事,而且不断围绕这件事反复无常地旋转,就感觉这是个死胡同般难走,心里总过不去那个坎。但仅从催泪这一事来看待它,我的内心已经满足了。它带给我们的也许真正意义上回归童心,爱情,成长三大题旨,更何况剧场版的加工,以及原型人物的设计和一些细节的适当处理,番剧最后得到了救赎。不得不佩服作者的一丝不苟。
一束光,一片白雪,一个少女,一簇奇迹,一个重新点亮的希望。
一个坡,一个街道,一个小镇,一个家族,一个被爱包裹的世界。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我只知道,它不只属于我们,冥冥间在记忆之中绽放。初识世间,万般留恋。你的笑颜从不抹去,也许这就是你的命运吧!亲爱的本间芽衣子。
未闻花名,但识花香,再遇花时,泪已千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