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肖邦的故事

 我来答
吃瓜群众1718
2022-07-18 · TA获得超过828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4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音乐家肖邦的故事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我为大家分享的音乐家肖邦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肖邦的爱国故事

  由于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波兰前途的深刻担忧一直在折磨着肖邦,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肺病久治不愈,日渐恶化,稍一走动就虚汗如雨,弱不禁风。一八四八年二月十六日,肖邦在巴黎举行了他最后一次音乐会。那天,音乐厅布满鲜花,音乐会的票在几天以前就已预售一空。演出前,肖邦是被人用一顶轿子抬上后台的。虽然他已虚弱得难以支撑,但是那天晚上他的演奏依然是那么出色,扣人心弦,像他风华正茂时演奏得一样充满生气和诗意,优美而动人。当他用尽全身力量弹出最后一个音符时,听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了。肖邦把手指从琴键上移开,擦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慢慢从钢琴旁站起身来。这时,静穆的音乐厅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向肖邦袭来。过度的辛苦和兴奋,肖邦只觉眼前金花飞闪,一切都在晃动,人们连忙把他搀扶下去。

  音乐会的第二天,肖邦的病情就加重了:发烧,气喘,极度虚弱。给肖邦看病的医生感到这对一个重肺病患者不是一个好兆头。而这时,正是一八四八年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之时。巴黎人民反对暴君、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烈火已熊熊点燃,肖邦躺在病床上,望着映在窗玻璃上的火光,倾听着远处枪炮轰鸣和大街上“自由万岁”的口号声。没过多久,革命的烈火已蔓延到整个欧洲,人们奔走相告:柏林革命了,维也纳革命了,意大利米兰人民赶走了奥地利侵略者。密茨凯维奇正在组织波兰军团。波兰的波兹南地区爆发了起义——病弱的肖邦听到这些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波兰祖国又有了希望。有的波兰同胞要回国去参加战斗了,肖邦感慨万分,不管医生怎样劝阻,他坚持要到车站上去为他的同胞送行。从车站回来,心情的激动、行动的劳累使他严重的肺病进一步恶化了,他的心脏急剧地跳动,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他在病痛中延缓了一年,一八四九年十月,三十八岁的“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取出十八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杯里保存了十八年的祖国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他一生想念祖国,死了也要嗅着祖国泥土的芳香离去。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又把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到波兰。赤子之心只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安息。

  肖邦的心脏被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大教堂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波兰。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波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把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珍藏起来,使它免于遭受德国侵略者的破坏。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肖邦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肖邦的心脏又被庄严地迎回到古老的教堂里。

  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人民中间跳动,他的音乐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了世界人民。

  肖邦的故事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肖邦的第一位教师是个奇怪的人物,他总是穿着淡黄色的大衣和裤子、漆皮长靴以及颜色华丽但很俗气的背心,据他说这是在一个拍卖行买的波兰最后一个国王的所 有物。他总是带着一支长铅笔,常用来敲那些迟钝和不守规矩的学生的脑袋和手指。

  就是这个奇怪的老师,他使肖邦喜欢上了钢琴,而且弹得非常美妙,于是少年肖邦逐渐以“第二个莫扎 特”而闻名华沙。在十岁时,他被带去在一个大歌唱家面前弹奏,歌唱家听后非常高兴,送给他一块手表。不久以后,俄国沙皇听见他演奏,当即以一个钻石戒指作 为赠品。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当肖邦还很小,不会记谱时,他就能编出一些小品来,让老师为 他写在稿纸上。后来肖邦在父亲教法文的华沙学会里学习了作曲和其它课程。当他十七岁时,终于离开学校献身于音乐。

  要培养一个音乐家,除了要天赋之外,一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是最最重要的,发现天才,启发天才,培养天才,这都是一个合格音乐老师应当做到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第一个音乐老师给他带来的音乐思想和思维方式很可能会输入到小孩子的潜意识里一辈子都很难改掉,所以,给孩子找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吧,让他给你的小孩正方向的影响,给你的孩子一个更靠前的起跑线吧。

  肖邦的小故事

  肖邦三岁的时候,家里举行晚会,别的孩子都在跳舞,只有小肖邦他在看妈妈弹琴时手指的动作。晚会结束了,他就坐在妈妈的钢琴前弹出一支悠扬的曲子。妈妈听了很惊讶,第二天就给他请了一位钢琴老师。小肖邦学琴很认真,可是,因为年龄小,手也小,影响按键。他就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把手指头缝里塞上木塞子,是手指的间隔大一些。经过五年的艰苦练习,肖邦八岁那年,就登上了大舞台演奏钢琴了。成千上万的听众,被优美的琴声陶醉了,剧场里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肖邦爱弹钢琴,并且不怕吃苦,刻苦练习,最后成为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付出超常的努力!

  肖邦自幼就超爱钢琴,时常三更半夜独自爬起来弹钢琴。在四岁时、父就教他弹琴、六岁正式随季夫尼老师学习。

  肖邦年幼时,使双亲无比担忧,原因是这个小男孩一听钢琴声就会哇哇大哭,原来,萧邦是因为很喜欢而感动地哭了起来,不久大家就发现这个小男孩居然会自己爬上琴椅,用小手敲打键盘,发觉能弹出声音就手舞足蹈。当姐姐弹琴时,他也吵著妈妈要弹琴。 于是,母亲就设法让四岁的萧邦和七岁的姐姐一块儿学琴,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越过了姐姐了。六岁时,父母亲终於明白他具有音乐异禀,于是让他和宫廷钢琴季夫尼正式学习音乐。

  八岁生日时,肖邦就举行公开演奏了,这是在慈善音乐会上弹奏罗维兹的钢琴协奏曲。八岁在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使听众讶异不已,所以被誉为「莫扎特第二」。从这时期开始,他时常即席作曲立刻演奏,他非常擅长这种即兴演奏。

  肖邦十二岁起,随华沙音乐院院长艾斯纳学习和声与对位法,这位优秀的教授,很快就发现肖邦具有成为作曲家的优异创造能力,於是避免呆皮的教学法,尽量让他自由地发展。

  一八二八年秋天,有一辆驿马车,从柏林赶往波兰首都华沙,中途跑到一个小镇时,不料马蹄脱落了,马车无法继前进。马车夫只好带客人们走进一家客栈休息。

  这家简陋的旅馆中,有一台相当古旧的钢琴,琴盖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突然有一个老人喃喃埋怨说∶

  “真是糟糕,不知道等多久才能再出发。”

  他又指著钢琴问道∶

  “有谁会弹钢琴吗?请弹点音乐,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吧!”

  听到这句话,一位十八岁的青年就走到前。

  接著,他就不慌不忙地把双手放到键盘上。

  从古旧的钢琴上居然泻出这麼优美的琴声,大家都讶异不已。

  不一会儿钢琴四周己围满一堆人,这个年轻人,就弹得更起劲,更为精彩,使人们深深著迷。

  最后一曲弹完后,老人就面露笑容对年轻人表示∶

  「我是退休的老风琴师,在我漫长的生涯中,还不曾听过这样杰出的钢演奏。如因莫扎特还活著而且听到这个演奏,他一定会紧握你的手说∶『你是我 的继承者!』

  年轻人愉快地以优美、高贵的声音答说∶

  “承蒙您的夸奖,实在不敢当。我叫费德利克?弗朗梭瓦?萧邦。”

  这件轶事,发生在萧邦十八岁时。

  肖邦的爱情故事

  当肖邦走进巴黎金碧辉煌的贵族沙龙的时候,正是世界文学史上难得一遇的黄金时代。人们在沙龙里可以看到大作家巴尔扎克、雨果、缪塞、海涅、大仲马、司汤达和乔治·桑等在高谈阔论;可以欣赏大画家安格尔、德拉克罗瓦、鲁索等的旷世杰作,可以聆听大音乐家李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舒曼无与伦比的演奏。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而这些明星聚集在一起就像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

  肖邦这个异乡人初来乍到,还不为人所知。李斯特的慧眼第一个承认了肖邦的天才。李斯特把肖邦引进了巴黎的沙龙。也把他介绍给一位女人。想不到,这竟然决定了肖邦后半生的命运。

  这一天,肖邦即席弹了许多曲子,他弹得兴高采烈,完全沉浸在乐曲中,把听众也忘记了。当他尽兴弹完,抬起头来,闻到一阵薇奥丽特香水的芬芳。他这才发现一双热情的眼睛正凝视着他。这位女性穿得很朴素,优雅而娴静地坐在他的钢琴旁边。她并不漂亮,身材矮小,已经开始发胖,但她有一双美好的眼睛和一个高高的哲学家的前额,给人一股男子气概。

  乔治·桑第一眼就对肖邦的气质发生了兴趣。可是,肖邦却没有立刻喜欢她。

  他甚至还向朋友讲过这样的话:那个乔治·桑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女人,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是女人,我非常怀疑这件事。”

  乔治·桑确实是个特殊的女性。她蔑视传统,饮烈酒,抽雪茄,爱骑马,喜欢男装,骂起人来满口粗言秽语,谈情说爱时却百般柔情,千般风流。她是一个多情的女人,已经30多岁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与诗人缪塞刚刚分道扬镳。她对男人了如指掌。她欢喜肖邦,就有办法使肖邦喜欢她。

  肖邦是个男子,却有女性气质。他面色苍白,身体纤细,体质柔弱,忧郁伤感,常常由于激动而疲惫不堪。他还不到30岁,他的天才备受女人的崇拜。但是,两次失恋使他怀疑女人的情感。他在孤寂中生活,又无法摆脱对爱情的渴望。忧郁的阴影笼罩着他。他感到自己创作力在衰退,思想变得懦弱,想像变得苍白,灵感渐渐枯竭。他需要一种强烈的有活力的.爱情来唤醒他心底的热情,在他无力的手指中重新注入艺术的生命力。对于命运的忧虑不安和对艺术创造力的忧虑不安犹如双重的阴影和双重的枷锁,压抑在他心头。他那干枯的心田期待着爱情雨露的滋润。

  肖邦的感情防线在桑夫人的进攻下很快就全线瓦解。他们相爱了。他们常常在奥特尔区约会,桑夫人在那儿的一幢公寓里租了一个房间。李斯特和他未来的夫人则租了另一个房间。他们四个人常常一起用餐,一起出入沙龙。

  整个巴黎为之惊讶。善意的劝告和恶意的攻击都无济于事,他们情投意合。他爱上这个女人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可悲的。他需要这样的女人。这个男子气的女人正是这个女人气的男人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真正的朋友们都为肖邦高兴,因为爱情不仅使他显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绪活跃,感觉良好,充满自信。过去的神情恍惚、忧郁伤感竟然一扫而空。他的创作才能又获得了非凡的活力。肖邦来到桑夫人在诺罕的庄园。这是一个典型的法国乡村,与肖邦的故乡有着完全不同的风味,在风景优美的草原上,坐落着这幢石头房子,晚上,从田野的远处传来牧羊人粗犷的奇特的歌声,这些都使肖邦激动不已。作家、诗人、艺术家们也常到这儿来作客。肖邦在这儿享有最大的权利,他占有两间幽静的房子,一间摆着专门为他买来的钢琴,写字台和沙发;一间是恬静的卧室。在这里,他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肖邦多年来第一次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时期了。肖邦创作上成熟、智慧和力量的全盛时期也终于来到了。如果,没有乔治·桑的爱情,没有受到乔治·桑周围那一群大作家朋友的影响,他卓越的才华可能也不容易开花结果,达到高度的艺术境界。在这个时期里,他写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他意识到这是随桑夫人的爱而带来的平静的心境和平静的创作环境的结果。

  但是,肖邦又不能平静地工作,他的身体日渐不适,病魔的阴影时时威胁着他;巴黎的音乐活动和社交生活也在吞噬着他的健康。肖邦的生命化成了音乐,但他的生命力则在一天天衰退。桑夫人戏谑地称呼他:“我亲爱的尸体。”肖邦几次尝到了死亡的滋味,也逐渐变得过分敏感,充满恐怖的幻想,他的思想总是集中在死亡上面。而桑夫人仍然是生机勃勃,永不满足。

  他们不得不分手了,他们一起共同生活了九年。

  与乔治·桑分手不久,据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肖邦抱病巡回演出(为了让波兰有足够的钱对抗法西斯),后因劳累过度而死。

  有人说,是乔治·桑点燃的爱情之火,使肖邦的创作天才燃烧起来。也有人说,是这个女人过于热烈的爱情使肖邦的疾病更趋恶化,英年早逝。

  有人赞美她是伟大的女性。也有人诅咒她是放荡的x妇。

  有人歌颂音乐和文学的联姻。也有人痛斥这不相称的结合。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他们共同生活的九年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阶段,是他最光辉的创作力高峰期。而肖邦与乔治·桑分手之后,他再也没有写出任何一部重要的作品。肖邦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乔治·桑没有怨恨,只有爱情,他不能忘记乔治·桑。

  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是一次成熟的爱情,开花结果的爱情,给予他艺术生命力的爱情。他不能忘记乔治·桑,是不能忘记他那创作力高峰期的光辉岁月。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说:“我真想见她一面。”

;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