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一章

 我来答
野半下独0y
2022-07-15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2万
展开全部
问题 1:文学四要素理论有何启示意义?

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包艺术活动的要素及其联系揭示清楚。文学活动室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

问题 2 :文本与作品有何区别?

文本是死的东西,还没变成活的的审美对象,还不是作品。

文本是经过读者阅读,体验,想象,化成艺术形象,成为审美对象之后才成作品。

问题 3  :再现说等六说的要点是什么?

再现说--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表现说--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实用说--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独立说--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创造。

客观说--文本一经诞生就成为完全独立客观的自足体。

体验说--文学是读者对文本的意向性体验和再创造。

问题 5 :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什么?共有哪几个命题?

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式样,是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包含着人的个体体验。

它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概括,文学是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

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它包含这几个命题:是一种文化形态。

                             是一种意识形态。

                             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

                             是一门语言艺术。

问题 6 :文学观念的演变有何规律性?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原因:当一种艺术走到纯粹装饰之日,就是他衰亡之时。新的艺术在新的层次出现,上又走上循环这路。

问题 7:广义的,狭义的和符号论的文化概念有何区别?

广义文化概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体。

狭义的文化概念--个人的素养及程度。

符号论--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问题 8 :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有何区别?

品质阅读--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价值阅读--通过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文化意义。

问题 9 :文学和历史文化有何异同?

文学重虚构,重感情,重诗意。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但两者均可以达到对事物的普遍性的揭示。

问题 10: 文学与科学文化的关系如何?

文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偏感性;科学探索客观规律,偏理性。二者密切联系,互相促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法截然分割。

问题 11 :怎样理解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源于生活,因为,一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生活。

                          二  文学是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性的反映。

改造生活,文学作品是作家主观世界对生活的能动改造。

问题 12 :怎样理解审美活动?实现审美的条件是什么?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是主体对事物的情感评价。

实现审美需要三个层面的协作,即,主体心理层,客观对象层,中介层。

问题 13 :文学的审美活动有何特点?怎样理解?

一 广阔的包容性

二 思想的深刻性

问题14  :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其内涵是什么?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审美意识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发生联系,使其具有了价值倾向的意识,进而形成各种审美意识形态。其内涵如下:

1 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2 从主体特征看,是认识又是情感。

3 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

问题15  :经验和体验有何联系与区别?

体验与经验有密切联系,经验是体验的基础,没有经验,或没有起码的可供想象发挥的经验,就谈不上体验。体验则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和升华。

问题 16  :作家的体验对于文学创作有何意义?

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对创造有重大意义。

使情感诗意化

使意义深刻化

使感受个性化                  

-----表现出独特的文学风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