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提高情商
情商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导商(LQ)。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情商是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这种智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下面普及关于情商的相关知识。
一、情商的发展历程
1、1925年,Thondike提出了社会智力的概念,他认为,拥有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并把 “社会智能" 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2、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Alixander在他的《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3、1940年,Wechsler提出,普通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并于1943年提出非智力因素是预测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智能的情感部分可能是生活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
4、1975年,喙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 《发敖的智能》 一书, 介绍了多元化智能的理念。
5、1983年,Gadener发展了多元智力理论,其中,li9angzhong情绪维度成分: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这两项能力,让“社会智力”的概念再一次的受到教育界以及心理界的重视。
6、1987年,吐基思-比思利在 《门撒杂志》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其中用到 “情商” (即 EQ, 用来衡量情感智能的商数) 这个术语。 尽管巴昂声称自己在未发表的毕业论文中已经用过这个术语, 但是大家还是公认这篇文章是首次使用 “情商”并发表。
二、智商和其他商之间的联系
1、智商是情商的基础,情商是意商的基础。任何情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智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智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情商;任何意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情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意商。
2、情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智商。它是一种对自身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认识能力;智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情商,它是一种对自身行为活动所产生的利益关系的认识能力。
3、情商的发展为智商的发展确立基本。情商较高的人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现有的智力资源,并使自己的`智力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盲目地、凭一时兴致来发展自己的智力;意商的发展又为情商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意商较高的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活动,不会盲目地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他会使自己的情感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
4、智商、情商与意商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般来说,智商的提高将有利于情商与意商的提高,情商的提高也将有利于智商与意商的提高。这三者毕竟是相对独立的,智商较高的人,其情商与意商未必较高;情商较高的人,其智商与意商未必较高。
三、情商对人的作用有哪些
1、智商、情商,这是人类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基础。一个人的智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虽然可以开发,但是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情商是不同的,当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人生经历、感情历程、刺激等时,我们的情商就会随着提高。所以一个成熟的人,他们的情商比一个不成熟的人要高很多。
2、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智商,可以决定我们的成就。爱因斯坦的智商有175,所以他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但是你是否知道,一个人的情商,也可以决定我们的成就。情商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情商对于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商更加重要的作用。
3、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它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成就更大。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勤能补拙。另外,情商是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因此,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关系。其作用与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有密切关联。
四、小孩的情商如何提高
1、父母须时常向孩子表达爱意:
亲子之间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在与孩子互动的时候,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经常给孩子拥抱对孩子的情商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
2、培养孩子表达情感的能力:
培养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认识各种情绪表达很必要、很重要。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因为不懂得、不会去表明自己的情感,才表现为行为失控的。
3、接纳孩子的情绪:
要让孩子说出自己不满的情绪,而不是让他们将一些情绪压抑在心里。此外,要学会温和委婉地探询孩子生气的原因,对帮助他们调控自身情绪很必要。父母要坚决杜绝在孩子愤怒时,去试图压抑、去否定他们的情绪和感受。
4、认同孩子所取得的点滴成就:
对孩子探索、尝试的努力父母永远,要予以正面的肯定和认同,任何贬损、嘲笑孩子的言行,都会让孩子极大地削弱对失败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