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怎么样?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①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在于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2、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3、提高教师素质。
② 幼儿教育心理学问题
什么是幼儿教育?
1.1对学前儿童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了解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0-6岁儿童的教育规律。幼儿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包含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再基于幼儿的这2方面的发展特点,研究0-6岁儿童的教育规律。这2个专业可以说是存在交叉并互相渗透。学前教育学关注的是学前儿童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包含其中,如声乐、舞蹈、美术等的教学。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侧重点则是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来给予儿童适合的教育方式。
1.2目前幼儿教学特点
根据读研在校参与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家庭、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项目,以及工作期间根据随步步高点读机赠送的《幼儿多领域发展丛书》所做的调研结果表明,虽然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即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但是由于中国家长教育的“功利化”,在这几大领域中,家长最为重视的则是语言的教育。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更加关注的是幼儿认识多少字、是否会独立讲故事、英语水平如何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目前幼儿教学的特点:
(1)语言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语言教学包含2个方面,一个是汉语的学习,如儿童早期识字和阅读,另一个则为被广为传播的英语教学。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以主推幼儿双语教育而使幼儿园教育费用倍增,但是家长却愿意为高费用带来的双语教学埋单,这更加凸显英语教学在当前幼教市场的重要性。而当前的幼教市场以及产品也是琳琅满目。目前较为受欢迎的有,洪恩少儿英语、新东方的泡泡少儿英语以及双语不用教等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的存在都充分体现出了幼儿英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幼儿教学越来越注重科学的教学方式。
幼儿的教育,与成人教育不同,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成人不同。0-6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为认知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则包含注意、思维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则主要为儿童在社交网络与父母、同伴、老师等的关系的处理。在幼儿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呈现依赖于这2个方面的发展。如,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为直觉性的思维和形象思维占主导,幼儿的学习方式依赖于这种思维特点的发展。因此,目前的早教市场教育越来越重视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情感发展特点。
如目前早教市场中颇受关注的小天才宝贝电脑,就主张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八大智能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根据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行为模式来给予儿童的早期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还有很多幼儿园也越来越主要一些幼儿的教育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如专注于幼儿的教具、学具研发的巧虎公司,主要也是把握住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特点来研究适合的教学产品。
二、目前国内通用的和先进的幼儿教学模式(教学法)有哪些?
目前国内通用的先进幼儿教学模式有很多,我在此主要列举一下3种来做说明
1.蒙氏教学法
蒙氏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理解和爱”
为前提,遵循儿童的自由,利用儿童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通过观察、研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来促进儿童潜能的发展。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很多幼儿园开始施行。其中为代表的有国内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创办的教育机构以及幼儿园。蒙氏教学拥有很多丰富的教育理念,个人挑选以下2种为代表。
③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幼儿教育心理学根据幼儿发展特点,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特点与规律,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都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的揭示,对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阐述,对 教师左右的阐释,以及对幼儿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都在不断地充实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内容。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尽管以幼儿学习与教育为主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它的理论体系还未真正完善。因此,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 展,首先要加强基本规律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形成富有幼儿学习与教育教学特点的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借鉴和依赖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框架体 系,要体现中国的地域的特殊性与文化的独特性,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幼儿教育心理学要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特点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实施有效教 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必然为科学的幼儿教育,特别是为幼儿教师开展科学、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
④ 谈谈你对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育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是幼儿教育与心理科学结合、幼儿教育走向科学化的产物,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幼儿学习与教育规律的一门心理学的应用学科。 学习问题是教育心理学发展一百余年以来研究者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最终教师对学习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学习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学习依赖于已获得的认知结构,学习与其发生的情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对幼儿学习原理的认识程度,是制约幼儿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此,提高人们对幼儿学习问题的研究兴趣,加深对幼儿学习原理的认知与理解,是一条通往幼儿教育走向科学化的必经途径。系统地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幼儿的学习与教学,关注幼儿每一领域、每一学科的学习,关注幼儿的发展、个别差异、学习特点并给予有效的教育指导。 国家自考委员会2002年将幼儿教育心理学列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是中职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境来看,教学情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怕学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论性。学生对课程对象―幼儿缺乏实际的研究,造成了教学内容毫无根据可言。学生缺乏与幼儿接触和相处的经历,对幼儿身心变化规律了解不甚了解,对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法;拓展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储备量;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实效等方面,浅析了中职幼儿教学心理学课程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师生双向活动过程。因而,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还必须研究学生如何学。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学生能否以主体角色参与学习,把自身蕴藏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这在职业中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⑤ 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只有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版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权是人们从教育幼儿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育理论。而幼儿心理学又是一门科学,它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规律和理论、为幼儿教育保健提供心理学依据
⑥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具体而言,该书较全面地阐述了幼儿的学习与教版育权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幼儿学习的相关理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幼儿学习的动机、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以及对幼儿学习的评价。除此之外,本书结合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新进展,探讨了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的问题,论述了作为影响幼儿学习的重要他人的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心理素质与专业成长等问题。
你可以从以下的目录了解一下
⑦ 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不同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入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幼儿心理学和婴儿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都是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和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等教育理论课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者的区别:学前教育学针对的是0-6、7岁的儿童,幼儿教育学针对的是3-6岁的儿童,学前教育学的内容比幼儿教育学要丰富,知识全面,讲述详细,但学习难度也大,幼儿教育学的条理清楚,知识概括性强,学习难度低,但相对知识量少。 幼儿指0-6岁的儿童。 学前指3-6岁的儿童。 至于教材,这两者的内容基本一样。 幼儿教育就是所谓识字等等类型. 幼儿心理是指幼儿心中的想法,要即时去了解. 心理学包括了许多类型:犯罪心理学等等,要看是哪种类型的 人. 教育学^^是指包括所有人的教育。
⑧ 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是什么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棋子,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棋子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的这一排棋子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短”。可见,幼儿辨别数目的多少这要受棋子排列形式的影响。所以说幼儿的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儿童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 但这些特征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以前广阔,内容也深刻多了。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较快,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在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又各有不同。 三、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3岁,对于多数儿童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儿童才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这个变化比较大,儿童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幼儿与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 为什么建立感情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呢?这是因为小班儿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情绪性强。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 小班儿童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如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 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老师拿来新玩具,马上又破涕为笑。 了解儿童的以上特点,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如每年开学初,小班教师都面临一个接待新入园儿童的问题。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儿童刚入园的几天总爱哭,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用新鲜事物(如新奇的玩具、儿童喜爱的小动物等)吸引儿童的注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伙伴的行列。 2.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可以说“看××小朋友学习多认真,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如果老师说“×××,把你的手绢收起来!”可能会引起更多孩子玩手绢。 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思维依靠动作进行,是先学前期儿童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仍然保留着这个特点。让他们说出某一小堆糖有几块,他们就用手一块一块地数才能弄清,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在心里默数。 由于小班儿童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成什么,而常常是在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面条!” 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儿童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上课时,有的孩子要上厕所,其他几个孩子一个跟着一个学,也要去。老师不高兴了,说:“都去都去!”孩子们一下就全跑光了。对儿童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最好说“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要说“注意听讲!”因为儿童不容易接受这种一般性的抽象的要求。 四、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中班儿童已能计划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则,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解决,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2.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幼儿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较少依靠行动来思维,但是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作支柱。譬如,他知道了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也能算出6粒糖给了弟弟3粒还剩3粒,但还不理解“3加2等于几?6减3还剩多少?”的抽象含义。 中班幼儿常常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例如,他们常常认为“儿子”一词的意思就是“小孩”。当他们听说某个大人是××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大,还是儿子?”为了使教师说的话能让幼儿明白,必须注意了解幼儿的水平和经验,避免说过于抽象的语言。语言教学中,尽量用形象的解释来帮助儿童理解新词。教“笔直”一词,可以竖起一支铅笔,“笔直”就是像铅笔一样直,这样幼儿就能懂,而且能牢牢记住。 五、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好奇是幼儿的共同特点,但大班儿童的好奇与小、中班有所不同。小、中班儿童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他们经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多半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大班儿童不同,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天文地理,无所不有,希望成人给予回答。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家长、教师都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不应该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提问。对类似破坏玩具的行为也不要简单地训斥了事,而应该加以正面引导,一面耐心讲道理,一面向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大班儿童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性的萌芽。例如,他们已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下了;火柴棒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来)。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了抽象概括能力的萌芽,所以可以,也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大班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显示出绘画才能…… 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幼儿园教师在面向全体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在于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2、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3、提高教师素质。
② 幼儿教育心理学问题
什么是幼儿教育?
1.1对学前儿童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了解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0-6岁儿童的教育规律。幼儿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包含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再基于幼儿的这2方面的发展特点,研究0-6岁儿童的教育规律。这2个专业可以说是存在交叉并互相渗透。学前教育学关注的是学前儿童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包含其中,如声乐、舞蹈、美术等的教学。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侧重点则是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来给予儿童适合的教育方式。
1.2目前幼儿教学特点
根据读研在校参与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家庭、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项目,以及工作期间根据随步步高点读机赠送的《幼儿多领域发展丛书》所做的调研结果表明,虽然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即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但是由于中国家长教育的“功利化”,在这几大领域中,家长最为重视的则是语言的教育。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更加关注的是幼儿认识多少字、是否会独立讲故事、英语水平如何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目前幼儿教学的特点:
(1)语言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语言教学包含2个方面,一个是汉语的学习,如儿童早期识字和阅读,另一个则为被广为传播的英语教学。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以主推幼儿双语教育而使幼儿园教育费用倍增,但是家长却愿意为高费用带来的双语教学埋单,这更加凸显英语教学在当前幼教市场的重要性。而当前的幼教市场以及产品也是琳琅满目。目前较为受欢迎的有,洪恩少儿英语、新东方的泡泡少儿英语以及双语不用教等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的存在都充分体现出了幼儿英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幼儿教学越来越注重科学的教学方式。
幼儿的教育,与成人教育不同,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成人不同。0-6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为认知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则包含注意、思维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则主要为儿童在社交网络与父母、同伴、老师等的关系的处理。在幼儿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呈现依赖于这2个方面的发展。如,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为直觉性的思维和形象思维占主导,幼儿的学习方式依赖于这种思维特点的发展。因此,目前的早教市场教育越来越重视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情感发展特点。
如目前早教市场中颇受关注的小天才宝贝电脑,就主张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八大智能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根据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行为模式来给予儿童的早期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还有很多幼儿园也越来越主要一些幼儿的教育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如专注于幼儿的教具、学具研发的巧虎公司,主要也是把握住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特点来研究适合的教学产品。
二、目前国内通用的和先进的幼儿教学模式(教学法)有哪些?
目前国内通用的先进幼儿教学模式有很多,我在此主要列举一下3种来做说明
1.蒙氏教学法
蒙氏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理解和爱”
为前提,遵循儿童的自由,利用儿童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通过观察、研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来促进儿童潜能的发展。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很多幼儿园开始施行。其中为代表的有国内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创办的教育机构以及幼儿园。蒙氏教学拥有很多丰富的教育理念,个人挑选以下2种为代表。
③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幼儿教育心理学根据幼儿发展特点,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特点与规律,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都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的揭示,对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阐述,对 教师左右的阐释,以及对幼儿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都在不断地充实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内容。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尽管以幼儿学习与教育为主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它的理论体系还未真正完善。因此,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 展,首先要加强基本规律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形成富有幼儿学习与教育教学特点的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借鉴和依赖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框架体 系,要体现中国的地域的特殊性与文化的独特性,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幼儿教育心理学要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特点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实施有效教 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必然为科学的幼儿教育,特别是为幼儿教师开展科学、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
④ 谈谈你对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育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是幼儿教育与心理科学结合、幼儿教育走向科学化的产物,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幼儿学习与教育规律的一门心理学的应用学科。 学习问题是教育心理学发展一百余年以来研究者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最终教师对学习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学习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学习依赖于已获得的认知结构,学习与其发生的情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对幼儿学习原理的认识程度,是制约幼儿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此,提高人们对幼儿学习问题的研究兴趣,加深对幼儿学习原理的认知与理解,是一条通往幼儿教育走向科学化的必经途径。系统地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幼儿的学习与教学,关注幼儿每一领域、每一学科的学习,关注幼儿的发展、个别差异、学习特点并给予有效的教育指导。 国家自考委员会2002年将幼儿教育心理学列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是中职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境来看,教学情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怕学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论性。学生对课程对象―幼儿缺乏实际的研究,造成了教学内容毫无根据可言。学生缺乏与幼儿接触和相处的经历,对幼儿身心变化规律了解不甚了解,对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法;拓展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储备量;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实效等方面,浅析了中职幼儿教学心理学课程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师生双向活动过程。因而,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还必须研究学生如何学。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学生能否以主体角色参与学习,把自身蕴藏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这在职业中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⑤ 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只有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版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权是人们从教育幼儿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育理论。而幼儿心理学又是一门科学,它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规律和理论、为幼儿教育保健提供心理学依据
⑥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具体而言,该书较全面地阐述了幼儿的学习与教版育权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幼儿学习的相关理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幼儿学习的动机、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以及对幼儿学习的评价。除此之外,本书结合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新进展,探讨了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的问题,论述了作为影响幼儿学习的重要他人的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心理素质与专业成长等问题。
你可以从以下的目录了解一下
⑦ 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不同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入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幼儿心理学和婴儿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都是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和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等教育理论课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者的区别:学前教育学针对的是0-6、7岁的儿童,幼儿教育学针对的是3-6岁的儿童,学前教育学的内容比幼儿教育学要丰富,知识全面,讲述详细,但学习难度也大,幼儿教育学的条理清楚,知识概括性强,学习难度低,但相对知识量少。 幼儿指0-6岁的儿童。 学前指3-6岁的儿童。 至于教材,这两者的内容基本一样。 幼儿教育就是所谓识字等等类型. 幼儿心理是指幼儿心中的想法,要即时去了解. 心理学包括了许多类型:犯罪心理学等等,要看是哪种类型的 人. 教育学^^是指包括所有人的教育。
⑧ 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是什么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棋子,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棋子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的这一排棋子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短”。可见,幼儿辨别数目的多少这要受棋子排列形式的影响。所以说幼儿的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儿童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 但这些特征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以前广阔,内容也深刻多了。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较快,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在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又各有不同。 三、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3岁,对于多数儿童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儿童才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这个变化比较大,儿童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幼儿与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 为什么建立感情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呢?这是因为小班儿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情绪性强。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 小班儿童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如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 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老师拿来新玩具,马上又破涕为笑。 了解儿童的以上特点,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如每年开学初,小班教师都面临一个接待新入园儿童的问题。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儿童刚入园的几天总爱哭,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用新鲜事物(如新奇的玩具、儿童喜爱的小动物等)吸引儿童的注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伙伴的行列。 2.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可以说“看××小朋友学习多认真,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如果老师说“×××,把你的手绢收起来!”可能会引起更多孩子玩手绢。 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思维依靠动作进行,是先学前期儿童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仍然保留着这个特点。让他们说出某一小堆糖有几块,他们就用手一块一块地数才能弄清,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在心里默数。 由于小班儿童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成什么,而常常是在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面条!” 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儿童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上课时,有的孩子要上厕所,其他几个孩子一个跟着一个学,也要去。老师不高兴了,说:“都去都去!”孩子们一下就全跑光了。对儿童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最好说“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要说“注意听讲!”因为儿童不容易接受这种一般性的抽象的要求。 四、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中班儿童已能计划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则,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解决,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2.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幼儿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较少依靠行动来思维,但是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作支柱。譬如,他知道了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也能算出6粒糖给了弟弟3粒还剩3粒,但还不理解“3加2等于几?6减3还剩多少?”的抽象含义。 中班幼儿常常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例如,他们常常认为“儿子”一词的意思就是“小孩”。当他们听说某个大人是××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大,还是儿子?”为了使教师说的话能让幼儿明白,必须注意了解幼儿的水平和经验,避免说过于抽象的语言。语言教学中,尽量用形象的解释来帮助儿童理解新词。教“笔直”一词,可以竖起一支铅笔,“笔直”就是像铅笔一样直,这样幼儿就能懂,而且能牢牢记住。 五、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好奇是幼儿的共同特点,但大班儿童的好奇与小、中班有所不同。小、中班儿童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他们经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多半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大班儿童不同,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天文地理,无所不有,希望成人给予回答。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家长、教师都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不应该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提问。对类似破坏玩具的行为也不要简单地训斥了事,而应该加以正面引导,一面耐心讲道理,一面向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大班儿童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性的萌芽。例如,他们已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下了;火柴棒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来)。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了抽象概括能力的萌芽,所以可以,也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大班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显示出绘画才能…… 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幼儿园教师在面向全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