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顺义,你知道多少
牛栏山元圣宫
牛栏山镇位于顺义城北约20里处,自古为顺义重镇,东临潮白河和风光旖旎的牛栏山。牛栏山镇 历史 悠久,辽时,这里设都统司,明时这里设急递铺,并建有递舍,置马匹,传递公文,军报。牛栏山镇地势险要,为京热要冲,是北京及周边地区通往口外的交通要道。清时康熙皇帝去热河行宫避暑,围场围猎都要经过这里。而潮白河,清时曾设漕河营,用以保护潮白河上的运粮船。志书载:牛栏山有门四,各关户口繁殷,商号兴盛。清时镇上烧锅出产的白酒和顺义西烧锅的白酒,在北京四九城被称为“东路酒”,享有盛誉。
元圣宫在牛栏山镇东门外向北,始建年代,何人所建,因何而建,查阅资料,访问本地上年纪的人,均未见明确记述。有记录的是,此庙曾在明隆庆六年(1572)、万历丙午(1576年)年间重修,可见,元圣宫在明时就已存在。元圣宫原名“真武庙”,前殿供奉有真武大帝的塑像,后殿供奉着玉皇大帝的塑像。真武,又名玄武,传统的四象之一。二十八宿形成后,由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蛇相缠之象,为北方之神,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之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宋时因避讳,改玄为真,为道教所信奉。因玄武为北方之神,属水,我们判断,才将庙址选在潮白河畔。真武像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道教祀真武,以龟蛇二将置于其旁。
我国各地,真武庙是最常见的庙观之一,广受香火。玄武也由最初的星神被改造成为动物神,又被改成人格之神。在宋代开始日兴,到了元代,被加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真武达到鼎盛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称帝后,又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在武当山兴建庞大的道教建筑群。他还宣扬自己是真武化身,据说武当山金殿真武神像,即按朱棣相貌塑成。
康熙五十五年(1716),黄成章任顺义知县。黄成章,字子达,四川绵竹人。在顺义任内,他律己廉洁,礼贤下士,关心人民疾苦。顺义县城西北地势低洼,雨季道路被冲毁,难以通行,他捐俸禄筑堤挡水。并多次亲临乡间,鉴定古迹先贤出处,访乡贤野老,了解民风民俗,修成县志五卷。他在位五年,居官谨慎,才高练达,颇有政声。雍正元年(1723),升通州知州。去之日,人们攀辕阻辙,留恋不舍。黄成章到真武庙游览后,认为庙名不妥。当今天子年号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而真武又名玄武,有不敬之嫌。为避讳康熙的名讳,遂将真武庙改为元圣宫至今。
元圣宫有三层大殿,前为山门,后依次为仪门、前殿、中殿、后殿,再后曾有塔林,是为安放庙内和尚圆寂后存放骨灰而建。还有钟楼、鼓楼,内置钟鼓。有碑7通。房子共四十多间,元圣宫占地广阔,建筑雄伟壮观,规模宏大,古色古香,至今保存较完好。庙内古柏古槐参天,景色宜人。
据记载:元圣宫山门,原有木质牌楼一座,雕刻精美,斗拱翘檐,十分华丽,后毁于文革。现今的牌楼,单间,有屋顶,绘画,色彩艳丽,门前鼓形石墩一对,顶部有残破。据说,这座牌楼是这里毕业的学生后来集资捐建的。旧时大门外曾有汉白玉雌雄石狮两座,均雕工精细。传二狮原为明某宦官墓前装饰品,权宦失势后,二狮被掩埋。多年后被人挖出,移到元圣宫前。后曾有人觊觎石狮,遂被移置庙内后殿。山门前曾有青石台阶,两侧有垂带,高于地面许多。后因修建公路,地面遂与大门平。
进大门为仪门,三间,均油漆彩画,穿过仪门可通前殿。仪门前两侧各有一棵古槐。古槐年代久远,虬干蟠枝,树皮皲裂,向地面倾斜,两个人都围不过来。两棵树历尽沧桑,树龄都在400岁以上,似两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向人们诉说古庙的过往。仪门两侧有通后院甬路,甬路由青黄白色鹅卵石铺成花卉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仪门两侧旧有钟鼓楼。钟鼓楼,寺庙常见的建筑,僧众于早晚撞钟击鼓,用以报时,召集僧众,又称“晨钟暮鼓”,是寺院里早晚课诵和法会的提示。清末民初,元圣宫附近的居民仍可听到悠扬激越的钟鼓声。
过仪门二进为前殿,每进一层殿,地面就升起一二级青石台阶,寓步步升高之意。前殿三间,殿前有月台,青石砌就,五级台阶,殿宇雕梁画栋,挑檐插飞,椽头和飞头均绘有图案。月台上有桧柏两株,当地人称为“龙柏”,树干粗壮笔直,直冲霄汉。据记载:这两棵树的树龄都在450年以上。一棵胸径0、89米,高15米,冠幅近8米。另一棵胸径0、79米,高14米,冠幅也近8米,已被公布为一级保护古树。我们围了一下西侧那棵古柏,两个人将可抱过来。前殿两侧以前均有配殿,现西配殿还在,三间,门前有石阶,也是古色古香。东配殿已消失,代之立有七座石碑。据说,原碑在文革被毁坏,今天的已经过修复。细看,确有裂纹短缺毁损的痕迹。经辨认,其中有两座为乾隆年间立,另有两座为民国时立,碑文记载着此庙重修的时间。有的字迹经岁月销蚀,风雨磨砺,已漫漶难以辨认。殿前两侧各置大水缸一口,上有兽首衔环,称为“吉祥缸”,为防火所用。
三层为中殿,殿前有月台,月台上也有古柏两棵。殿的正脊两侧装有鸱吻,脊上雕有游龙图案,活灵活现,生动传神。鸱吻,古建屋脊上的装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垂脊前端各有5个瑞兽,也称为走兽,蹲兽,它是祥瑞的象征,预示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安康。民间称最前端的兽为走投无路,最后的为赶尽杀绝。檐下前后看面砖上各雕有一字,四个字组成“宝帝常青”,中殿两侧也各有东西配殿三间。
最雄伟的是后殿,规格较高,五间,正中三间向内凹进,民间称“退进”,两侧各有三间耳房。殿顶为硬山调大脊黄琉璃绿剪边,和玺彩绘,十分精致。和玺彩绘是古建筑中比较高档的彩画,一般多用“金龙和玺大点金”,特别是在主梁上大都用这种彩画,梁枋上的藻头线条全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图案多以龙纹为主,枋心多是二龙戏珠,藻头上绘制升龙或降龙,比较长大的藻头也绘制升龙和降龙,箍头上绘制坐龙,非常华贵,且明快亮丽、富丽堂皇。
至明、清两代,朝廷便有制度,只有皇上的宫室、园林、行宫、陵墓建筑以及奉旨兴建的寺庙才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其它建筑―律不得擅用。而亲王、郡王等贵族的住宅只能用绿色琉璃瓦盖顶。其他的官员、富户、百姓无权使用。否则,便为谕制,是要被治以重罪的。元圣宫正殿大脊用的是黄琉璃瓦,下边绿琉璃瓦剪边,由此可见它的尊贵、地位及身份。不过,当初,是什么人因何动议,因何建元圣宫,又如何操作等具体事务,其间的曲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大殿东西两侧,原有壁画,后因维修,被灰罩住,但画面仍隐隐可见,经仔细辨认,可以看出壁画为佛教故事,画内天王、罗汉形象孔武有力。大殿前有月台,月台下置白色石狮两座,威武雄壮。据一位久居镇上的老先生讲,元圣宫的几进大殿,殿内的脊檩都是双檩。前后几进大殿,殿顶都装有避雷装置,殿东侧还有一塔形避雷针。可见,文物部门保护较到位。
当地人说,后殿以前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犹如人间的皇帝,掌三十六天,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他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统领万圣。是道教的最高信仰 ,道的神化,道的本体。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有人说他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化身。
正殿两侧各有耳房三间,民间称“五正三耳”。解放后,政府重视教育,元圣宫曾被辟为学校,西三间原是牛山中学党支部,校长办公室,东三间为其他部门办公。而正殿为饭厅,老师学生就在这里用餐,今被辟为“校史馆”。正殿两侧又有东西配殿,各5间,这样的规格在其它的寺庙较少见。殿宇的檐下绘有彩画,十分精美。彩画的内容有双龙戏珠、山水、花草、林木、人物、渡船、蝙蝠、瑞兽、喜字、万字不到头等。
元圣宫以其建筑宏伟,塑像精美,香火繁盛,声名远播,远近的人们都来焚香膜拜,许愿还愿。清康熙年间,康熙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曾来此游历。允礼为人正直,不慕权势,又擅书画丹青。历雍正乾隆二朝,先后掌管理藩院,户部三库,总理事务。赐食亲王双俸,免宴见叩拜。又擅诗书,作品有《春和堂》、《静远斋》、《奉使纪行诗集》。
允礼平时好游历,四川的名山大川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闻听牛栏山元圣宫香火旺盛,在他16岁时,来到这里游玩。他见牛山镇山明水秀,民风淳朴,商贾云集,人口殷富。元圣宫殿宇巍峨,香火旺盛,兴致大增。在庙里游览后,赠庙里“金光宝相”匾。并题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五言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并题对联“片石孤云窥色相,清石皎月照禅心”,赠给庙内的广和尚,顺义志书有载。允礼亲临元圣宫,给古庙增色不少。
元圣宫是远近闻名的庙宇,一年里法事不断。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大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乃至到山门迎春等;还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等,方便 社会 大众参与修持。法事有:升座说法、护戒诵戒、年庆祈祷、山门迎春、上灯胜会、大座讲经、家庭普照、盂兰盆会、瑜伽焰口、水陆法会等。解放前,元圣宫还有僧众六七十人,又拥有庙北大片土地。远近的善男信女都来此烧香许愿、还愿。附近人家有白事,都来这里报庙,并请这里的和尚去家里做法事。夜晚,和尚还聚在一起,举旗幡,为逝者“跑四方”。
每年正月初八夜,庙里举办“祭星”仪式。民间习俗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称为顺星,也称“祭星”,这天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两张摞在一起,夹在神祇夹子上,放在院子正中天地桌正中祭祀。神码前放着黄白二色纸花捻成的灯花,放入108盏灯盏,点燃,供食品及清茶,主要祭祀北斗。
元圣宫也和民间一样祭星,仪式十分隆重,几天前就准备祭星的物品和事宜。是夜,弯月初升,元圣宫里摆香案,上放灯盏,香蜡纸码,诸星像,熟元宵和清茶。待星月出齐,由住持带领众僧行礼焚香祈福,以求来年顺遂,仪式繁缛庄重。祭祀后,待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镇上的头面人物,居民也都来庙里观看祭星,至今,镇上的老人还能讲起当年祭星的盛况。
正月十五元宵节,牛山镇上举办灯会。元圣宫的山门、前后几进大殿、配殿、钟鼓楼、围墙、柏槐树上都挂上红灯笼或其它各种灯,和百姓共庆佳节,镇上的人也到庙里看灯赏灯,看放焰火。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又称这天为“鬼节”,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接受人民的供养。
这一天还有放河灯的活动。所谓河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河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河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食品。元圣宫这天也举办法事,之前,和尚就到镇上商家、富户募钱募物,而后制作河灯、纸船、纸桥,举行祭祀仪式。晚上,到牛山东的潮白河里放河灯,放纸船,僧众念经,还买活鱼在河里放生。镇上还上演《目连救母》的戏出。
民国时,镇上还流传有元圣宫内水井搬家的神奇传说。人们说,元圣宫内原有一口井,和尚们饮用水就用这口井里的水。一天夜里,庙里突然响起一声巨响,庙里的僧众和镇上的居民都在梦中被惊醒,慌乱中发现,庙里的水井不见了。第二天,人们议论纷纷,说是水井夜里飞走了。人们都涌到庙里看稀奇,据说在水井的位置只剩下一个黄土窟窿,水井真的没有了。以后,又有传说这口井飞到了北京城里的某寺院里。有好事的人,还真去那座寺院里看搬家的水井,北京城里也有人坐着车、骑马或是步行来元圣宫看水井的遗迹。
出顺义旧城北门外通往牛栏山的道上,路东曾建有一座龙王庙,由元圣宫出资兴建,为元圣宫下院。玄武为北方之神、水神,龙王应为其所属,由元圣宫建龙王庙似也顺理成章。龙王庙坐北朝南,有正殿,东西禅房,院里柏树蓊郁。殿里正中有龙王塑像,两侧有雷闪电云神的塑像。塑像前有一长香案,每遇水灾,远近的人们都来这里摆上供品,焚香许愿,祈求龙王显灵,控制水患。庙前有一口水井,井旁一棵柳树。奇的是,这口井的水一天三味,早晨铜味,中午铁味,晚上和其它水一个味。有人用竹竿向井里捅,很容易到底,似乎水井并不深,但往里扔块石子,井里就会响起咕嘟咕嘟石子下沉的声音,声音会持续很久,不知井有多深。井旁的柳树上,常年挂一根水绳和一个梆子,为的是远道的人口渴时打水用。
历代以来, 社会 贤达、各界人士对此宫较重视。据记载:隆庆六年,曾对元圣宫进行修葺,礼部主事(正六品)郭惟成作“重修元圣宫记”。文中有这样语句:“顺义治东(北)牛栏山,福地一区,旧创元帝庙有年,风雨颓废,宇敝庑颓,将何以格诚致敬?时有唐县郭仲金授神梦警,随发心捐资,为修补计,鸠工饬材,鼎建辉煌,其殿宇巍峨,廊芜秀丽,然为一方伟望。由是而神之精爽,有所凭依,上而奠图于永固,下而祐黎献以灵长。则兹庙之修,关系岂浅鲜哉。因乐道人善,而为之记。”对真武庙以往及修建后情况做简略记载。万历年间,也曾对殿宇进行修缮。民国时,抗日将领冯玉祥、宋哲元,河北省主席商震三位 社会 名流都曾筹资对元圣宫修葺。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文物的保护也十分重视,1997年,县政府筹资200万元修庙门(仿原照片)、大殿、中殿、东耳房,并开辟“校史馆”“学生图书馆”。2010年,学校出资修西耳房,中殿为落架重建,后殿配殿重新揭瓦整修,今天的元圣宫已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顺义地区沃野平畴,物华天宝,灵山秀水,人杰地灵,元圣宫又是一方文脉所在。民国四年,在牛山南门外,建京兆第四中学校,后改河北省立第十九中学,日本侵略后停办。上世纪50年代初,为发展教育,元圣宫辟成学校,名“河北省顺义县初级中学”,当时庙里还有和尚。1956年始办高中,1958年改称为顺义县牛栏山中学。1977年,更名为“牛栏山第一中学”,并于1963年、1978年两次被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1998年更名为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02年被首批评定为北 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牛栏山一中已经发展成为以高中教育为主、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牛栏山一中教育集团。 拥有教学楼、 科技 楼、实验室、校史馆、图书室、操场、教师学生宿舍,形成较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教学区、科研区、运动区、生活区、文物保护区的完整布局。每年,牛栏山中学都会走出大批莘莘学子,到各大院校就读。毕业后,在各条战线、不同的岗位,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后为保护文物,学校西移。元圣宫经过多次修葺,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庙宇周围,有民族风格古墙,青砖灰瓦垄,墙上有脊,下有瓦当、滴水,古意盎然。元圣宫现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人们了解明清 历史 、人物、古建筑、 壁画、碑拓、道教文化,古典神话的窗口。平时,常有人慕名前来游览,拍照, 给古庙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