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古诗原文及译文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翻译:“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2024-04-24 广告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以下是我整理的长歌行古诗原文及译文,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吧。
【原文】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予人g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拓展延伸】
乐府诗的文学成就:
一、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下层的日常生活
在汉代文学中,政论散文、辞赋,都以统治阶级的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作为以民间创作为主体的汉代乐府诗,则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两汉时代下层民众的生活状貌。如《妇病行》描写一个妇人久病不起,临终前再三嘱咐丈夫要好好养育孩子。她死后,孩子们无衣无食。父亲到市上去乞讨,回到家,见孩子不懂母亲已经死了,还哭着要母亲抱。这是最底层人最普通的生活,又是最充满苦难与辛酸的生活。这样直接站在贫苦者视角上,对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貌直笔摹写的诗歌,在汉乐府前不曾有过。同样写孤儿,还有《孤儿行》。诗中的主人公,原是富家子弟。父母死后,却成为兄嫂的奴隶。他被迫远行经商,饱经风霜,归来后“头多虮虱,面目多尘”,也不能稍事休息:“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使我早行汲,暮得水来归”。平日“冬无复襦,夏无单衣”,从“三月蚕桑”,到“六月收瓜”,什么都得干。使得这位孤儿发出了“居生不乐泉,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的悲痛呼喊!这也是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景象和生活矛盾的细致而充满感情的再现。
《东门行》描写城市贫民为贫困所迫走向绝路的场面: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无衣无食,又无任何希望的艰苦生活,逼得诗中的男主人公再也不能忍受,宁可铤而走险。而女主人公则苦苦解劝,希望丈夫忍受煎熬,不要做违法而危险的事情。这幅画面,是对汉代城市贫民艰辛生活的真实描写,由此一家,可想象当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具有悲辛的感人力量。
《艳歌行》描写远离家乡谋生的流浪者生活中细琐的小事,同样浸透了汉代贫苦者人生的辛酸: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其他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凡此种种,都写出了孤苦无助的人在人间的悲惨遭遇。在汉乐府民歌中,这种普通劳动者的现实生活状况第一次被具体而深入地反映出来,显示了中国文学一个极大的进步,同时,也为后代诗歌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内容极其广泛的创作题材。在后世很多诗人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反映民生疾苦渐渐成为中国诗歌的一种显著特色。
二、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中国诗歌从一开始,就以抒情诗为主。在《诗经》中,也仅仅存有少数几篇不成熟的叙事作品,汉乐府民歌的出现,虽不足以改变抒情诗占主流的局面,但却宣告了叙事诗在文学史上的正式出现。
现存的汉乐府民歌,约有三分之一为叙事性作品。《汉书·艺文志》说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艺术特色,主要即指乐府诗中的叙事诗。汉乐府中的叙事性,大多采用第三人称,表达人物事件自由灵活。在结构方面,汉乐府民歌中的叙事诗大都为短篇,这类作品,常选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片断,使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既避免过多的交代与铺陈,又能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如《东门行》,写丈夫拔剑欲行、妻子苦苦相劝的场面,背后蕴含了十分深广的社会内容。《艳歌行》只写了女主人为游子缝衣、男主人倚门斜视的.片断,却能使人联想到流浪生活的无数艰辛。《十五从军征》在这方面更为突出: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面是六十五年的从军生涯,苦苦思乡;一面是家中天灾人祸,亲人凋零。老人白头归来,只能面对荒凉的庭园房舍和一座座坟墓。人生的苦难,社会的黑暗,乃至更多人的同样遭遇,尽在其中。全诗仅十六句,却写得内涵丰满,感情真挚,且从容舒缓,绝无局促之感。中国古代的叙事诗,很大程度上是在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代的叙事诗,在分类上一般都归属于乐府体。
三、汉乐府民歌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在表达感情方面,汉乐府民歌呈现出了浓厚的楚文化传统特点。无论表现战争、表现爱情,乃至表现乡愁,都尽量地释放情感。叙事诗是如此,如《战城南》描述战争的惨烈,楚辞中的《国殇》,犹有所不及。又如《上邪》是热恋中情人对于爱情的誓言: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写得很简单,却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力量。诗中主人公连用了五种绝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表示爱对方一直要爱到世界的毁灭。《诗经》中即使最强烈的表达,如《唐风·葛生》中的“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相较之下,也显得平静而理智了。
对于背叛爱情的人,《有所思》又是毫无留恋,毫无《诗经》中常见的忧伤温柔哀怨,而是果断地愤怒地表示决裂: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想思与君绝!
诗中主人公听说对方“有他心”,立即把准备送给对方的宝贵的爱情信物折断摧毁并烧成灰,这还不够,还要“当风扬其灰”,以示“相思与君绝”。汉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次情感表现的释放。后代情感强烈的诗人,常从汉乐府的浓烈情感中受到启发。如李白的《战城南》,就是对汉乐府民歌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