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论文参考例文?

 我来答
吃瓜小能手17
2022-11-12 · TA获得超过58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43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97.9万
展开全部

  电影是媒介,凸显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一种话语。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谈从《道熙呀》看韩国电影的女性主义色彩

  一、罪案片横行的韩国剧情片

  韩国剧情片以题材深刻、犀利而敏锐地反映社会问题而闻名。知名的韩国剧情片有《熔炉》、《七号房的礼物》、《素媛》、《杀人回忆》等。反映的社会问题多为权力与暴力、儿童与性侵等,多以真实案例为原型,深刻揭露体制的弊端,权力的滥用,底层人民的苦难等。韩国罪案片多暴力、灰暗的镜头。

  在韩国传统罪案片中,掌握权力的通常是男性,受害者通常是女性,或者儿童、智障人士等。女性在传统韩国罪恶片中,多以弱者、受害者的形象存在。

  二、充满女性主义色彩的《道熙呀》

  传统韩国影视作品中,女性更多是以家庭主妇或职业女性的形象出现。[1]韩国影视作品中,能够看到男权社会的缩影。像《熔炉》、《辩护人》这样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中,掌控权力的基本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特权下的附属品或弱势群体的代表。

  而《道熙呀》这部影片中,李英男作为一名女性,担任了派出所所长这样一个拥有权力的角色,在构思与设计上充满了女性主义。

  《道熙呀》的英文版海报中,金赛纶与裴斗娜 *** 相拥。女孩倚在女人怀中,受伤的眼神呆滞地凝望着镜头,女人转身回眸,似欲言又止。

  正是这次相拥,揭露了道熙的伤口,触动了李英男所长的心,同时也作为唯一一次“身体接触”留下了可控罪证。受虐者与行善者之间产生了紧密联络,营救本身被介入暧昧行为,窥视事件的所长反被窥视。这使得本片区别于《熔炉》、《杀人回忆》、《七号房的礼物》等暴力、性侵题材影片,绝不单纯是二元对立的痛苦指控,所呼吁的亦非男权社会规则的重整。

  不同于以往女性题材影片,《道熙呀》这部影片体现著女性与权力之间微妙的关系。掌握权力的女所长并没有因为掌权而逃脱命运的捉弄,相反,权力之外的受虐者道熙使用狡黠的谎言便将事态的发展掌控于股掌之间。这其中体现的女性与权力的关系值得玩味。

  三、大人的偏见与孩子的恶

  在传统韩国剧情片中,孩子通常是单纯、弱小、善良的形象。像《芭比》中的顺英,《七号房的礼物》中的艺胜,《熔炉》中的受害学生金妍斗、陈侑利等。

  《道熙呀》颠覆了传统韩国剧情片中儿童的形象,道熙在片中的形象是亦正亦邪。陷害继父时的道熙,向警察谎称女所长摸她 *** 时的道熙,发现自己的谎言害所长被关起来时的道熙,让我们看到了弱小的孩子背后的恶。这种恶不能说是与生俱来,但与她成长的环境有关。成长于粗俗、暴力的家庭环境,道熙从小就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暴力的倾向。女所长刚进村子的时候,道熙看见她就跑;被同学欺负的时候,道熙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女所长走近她的时候,可以看出道熙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的不安全感使得道熙把自己伪装隐藏起来。当所长的女朋友来找她的时候,道熙摔东西发脾气,场面很暴力,不像是传统单纯、弱小的儿童该有的形象,这都体现了从小遭遇家暴的道熙骨子里暴力的倾向。

  但在大人的偏见里,女同性恋者对于一个女孩子的爱就是不单纯的;孩子的证词就是没有谎言的。大人的偏见和孩子的恶是这部影片所表现的不同于传统韩国罪案片的深刻之处。

  四、女同性恋与怜悯

  同性恋者作为“人类的背影”,是人类自身表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补充角色,同性恋银幕形象的变化既表明主流文化系统中的同性恋者处境的变化,也成为人类整体处境的一个折射。同性恋形象的银幕演化过程恰是这一边缘群体与主流群体逐步提高和完善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一则研究表明,美国《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报道同性恋者的数量从1940年代的2篇、1960年代的25篇,1980年代的95篇达到1990年代的151篇,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研究也发现媒体对同性恋者的描述多带有偏见或诋毁色彩,以负面形象的刻画为多。[3]

  男同性恋者的婚姻在近些年来的报道和研究中比较受关注, 但关于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状态的研究却非常少。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地位相对于男性而言的低下。正如 Sara Karon所说: 不同性别、 种族以及民族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经验和视角, 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在这个持续不断的奋争过程当中, 很明显的是, 女同性恋者是相对缺席的, 女同性恋者的存在不仅是被边缘化, 很多时候根本是被否认的。转引自孙中欣、张莉莉,2007:386

  当同性恋话题在欧美已经普遍光明时,在韩国依然是一个严峻的伦理问题。裴斗娜饰演的女同警察因为同志身份被下放到地方,遇见了喜欢她的小姑娘道熙。出于怜悯,女警察帮助道熙逃离家暴,摆脱痛苦的生活。然而世俗的偏见认为,对于一个女性同性恋而言,这种关爱已经超越了怜悯,是一种不能为世俗所接受的,畸形的爱。

  <<<下页带来更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07-17
展开全部
1.论文题目:“二战”犹太儿童题材电影研究:基于近十年法国电影的考察(2010~2021)
关键词: 二战犹太大屠杀;法国电影;儿童视角
摘要: “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件巨大的历史性惨剧。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铁骑对犹太民族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肃清行动,而法国则因为政府立场的不断转变及政府和民众之间观点的不合,造就了其在这段历史中的尴尬地位以及对于二战犹太大屠杀事件复杂、暧昧的民族记忆。本文拟通过对可考范围内的近十年法国二战犹太儿童题材电影进行研究,分析其角色形象的构建、叙事视角的选择以及叙事风格的表现特点,研究了它们是如何以儿童作为媒介来讲述和回顾这段历史,如何建构出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儿童眼中的真实世界,又是如何通过这些以儿童视角呈现的影像来表情达意,反映出法国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特殊民族集体记忆。
文章引用:明玥. “二战”犹太儿童题材电影研究:基于近十年法国电影的考察(2010~2021)[J]. 艺术研究快报, 2022, 11(3): 137-141.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2.113022
2.论文题目:空间与景观:城市电影中的重庆影像建构
关键词: 重庆;城市电影;影像建构
摘要: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催生了电影艺术的产生,电影艺术又以城市为表征对象,用影像的方式对城市进行重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像。为在城市电影中发现城市的空间与景观,以及在城市空间与景观中建构城市影像,样本选取法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因为重庆城市空间和地域景观的典型性,以及历史文化和人文自然的独特性,可以在空间理论和景观理论的加持下,在典型特征与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电影的影像建构,并发现城市电影的建构基础和空间属性。
文章引用:高鹏昊. 空间与景观:城市电影中的重庆影像建构[J]. 艺术研究快报, 2022, 11(2): 26-31.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2.112006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