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何要放弃皇位,扶持福临当皇帝,真的是因为孝庄下嫁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清初民间广为流传的「 ”太后下嫁”、「 ”顺治出家”和「 ”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太后下嫁是指孝庄太后到底有没有下嫁多尔衮。 历史上对于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一共有三种猜测。一说两人在皇太极驾崩之后就结了婚,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二种说法是两个人非但没有结婚,还相守以礼,保持着纯粹的皇嫂与小叔子的关系。第三种是两个人没结婚,而是非法同居了,保持着情人关系。《孝庄秘史》里面取的是第三种说法。 一、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就是权力诱惑,并带有风险的男女暧昧关系 从两人的星座来分析,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是不可能结婚,也不是情人关系,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就是一种权力诱惑下发展出来的男女暧昧关系,并且随着权力的变化,会出现风险。 孝庄文皇后的出生时间是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白羊座。白羊座受火星守护,通常上积极而坚强的,基本上不会是个小鸟依人的女子。白羊女自我意识强烈,凡事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应该算得上十二个星座中独立性最强的女性。 多尔衮的出生时间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天蝎座。天蝎座能够顽强地经受很多艰苦的考验,渴望的开闸放水般的奇迹帮助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或障碍。善于得知对方的心理变化,喜欢单恋,常常会乐此不疲、徘徊其中,尤其善于抓住的心理需求和触动他们的心情,并能俘获同等的猎物。 二、松锦大战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双星闪耀,最佳配合,互相建立了仰慕之情 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相知相识到合作,并不是在皇太极去世时突然发生的,在松锦大战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均立下奇功,为清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两人互相欣赏各自的才能,这是政治合作的基础和必要的条件。 1、多尔衮(30岁)率先发动松锦大战立奇功 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 松锦大战,这一场让明朝最终灭亡的关键战斗,到底是谁发动的呢?答案就是多尔衮率先发动的。 松锦之战开始于清军围困锦州,结束于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多尔衮发动的这场松锦大战,成功地奠定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2、孝庄太后(29岁)劝降洪承畴成功 1642年松锦之战战败后,洪承畴兵败被俘之后,身陷囹圄,在盛京的监狱里仍拒不投降,视死如归,英勇无比。皇太极爱才,敬他是条汉子,而且清醒地认识到他若投降,对满清打败大明与李闯、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必定大为有用;但又恨他固执,不愿合作,无计可施,真是杀也杀不得,留也留不得。 孝庄妃毛遂自荐,说让她试一试,便独自去了关洪承畴的牢房,「 ”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果然说服了他,让洪承畴激发出「 ”人生如此美好,我要活下去”的心声。最终乖乖地向满清投降了,并完全听命,任其差遣,此后为缔造清朝建立了莫大功劳。 从左到右:多尔衮、顺治、孝庄和皇太极 三、从多尔衮推荐孝庄太后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既是权力诱惑又可看到两人的暧昧关系 1、孝庄太后的实力:背后有姑姑孝端文皇后,以及强大的蒙古科尔沁部的支持 有清一代或者说从后金开始,就有一项可称为国策的政策,便是满蒙联姻。满蒙联姻是清朝重要的边疆政策,贯穿于清王朝的发展始终,清入关前就形成定制。此公主府展出文件表明,自努尔哈赤时代至清末,满蒙通婚达595次,其中以指婚形式将皇帝女儿(公主)遣嫁蒙古达432人。 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的满蒙联姻,拉拢了蒙古势力,为努尔哈赤对抗明朝扫清了背后的障碍。在皇太极时代,更是得到发扬光大。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后金时代,在满蒙联姻的鼓乐奏鸣声中,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莽古斯的女儿十五岁的哲哲(孝端文皇后)远嫁二十二岁的皇太极为妻;随后,莽古斯之子宰桑的女儿布木布泰(孝庄太后)和海兰珠(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1609年-1641年)先后步入清宫,都嫁给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为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孝端文皇后是清代首位生前由丈夫亲自册立的皇后,首位母后皇太后,同时也是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在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大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优厚。 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三女;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八子幼殇(仅一岁);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 所以,皇九子福临是唯一不二的必然选择。这样可以获得皇太后和蒙古族的支持。 上图是「 ”康熙北巡会亲图”局部。康熙四十六年,公主出嫁后10年,康熙皇帝北巡塞外各部,众多皇子随行。这次父女、兄妹、姐弟相聚,虽受到一定的君臣礼仪限制,但其深厚的骨肉亲情,令人感动。这幅油画长卷,借鉴了当时宫廷画家的写实风格,依历史记载,再现了康熙皇帝在蒙德尔济部驻跸营地前,接受公主、额驸和外孙等迎接的场景。此图存于呼和浩特市目前国内保存最精美的一座清代公主府第的公主府。 2、豪格杀妻的行为肯定让孝庄太后寒心,双方联手可能性就是零 当出现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的状态时,孝庄太后肯定不会去找豪格商量对策,因为当年豪格为了取悦皇太极杀掉自己的妻子哈达纳喇氏。 豪格的丈母娘是皇太极的姐姐,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女儿莽古济,与皇太极关系非常紧张,甚至多次争吵。而皇太极作为一国君主,显然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权威。豪格自然受到一点影响。豪格害怕自己失去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于是在一个毫无征兆的夜晚,豪格杀死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哈达纳喇氏。随后消息传到内宫,皇太极看出了豪格的胆量,就将正蓝旗交到他手中。但皇太极认为豪格行事莽撞,没有立为储君。 还有豪格本身就是皇长子,孝庄太后也无法开口。所以,孝庄太后和豪格联手是不可能的。 3、支持福林,就是多尔衮在心爱的女人面前,炫耀自己能力的表现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男人都是女人生活来源的主要供给者,女人必须得到男人的照顾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男人只有让女人觉得自己能给她们生活上的保障,才可能获得女人的青睐和信任。如果女人可以选择,她们当然会选择地位更高、能力更强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会给她们更大的生活保障。 皇太极的突然去世,孝端文皇后为代表的后宫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们不会选择杀妻的豪格,肯定会支持孝庄选择多尔衮,这样大家都会感到安全。 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普遍实行「 ”收继婚”制,其婚姻形式主要是弟死兄娶弟媳、兄死弟娶寡嫂、父死子娶庶母、叔死侄娶婶母等。在一夫多妻的时代,男人的地位越髙,选择他们的女人就越多,他们可以获得的生殖利益就越大。为了追求更大的生殖利益,男人必须在女人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强大与尊荣,以博得女人的好感。女人的择偶标准决定了男人之间始终存在着残酷的竞争,男人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向女人证明自己是有能力。 这使得多尔衮必须展示自己强大的实力,你看,我一言九鼎,我推荐哪位皇子继承皇位就一定能当上。所以,当孝庄下嫁的虚幻景象到来时,多尔衮的雄性荷尔蒙会爆发,一定会全力以赴支持。 四、福临继承皇位的过程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然崩逝于盛京后宫,生前未立下遗旨,所以众宗室旗主大加争夺皇位。作为皇长子的爱新觉罗·豪格成为众人拥立的对象。豪格争夺皇位的主要竞争者就是多尔衮。当时的多尔衮由于功劳太大,支持者又多,势力也大,成为了豪格的最大的对手。 在皇太极去世的第六天,所有的王宫大臣在崇政殿开会决定皇帝人选。爱新觉罗·豪格有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支持,而多尔衮主要是由正白和镶白旗支持,当时会议处于白热化,谁都不肯让步,后来多尔衮思量再三,如果自己执意当皇帝,肯定会引起八旗的内部战争,如果让豪格当皇帝,自己肯定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中间的方案,让皇太极六岁的儿子福临当皇帝,而且福临还是豪格的亲弟弟,爱新觉罗·豪格也不会反对。 经过十多天的较量,最高会议做出最后的决议: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稳住了多尔衮兄弟集团及其支持者。就这样豪格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宝贵机会。 这样福临就恰如其名,顺利的当上皇帝,而他这个皇帝之位,既是多尔衮面对皇位竞争对手皇长子压力的最佳选择,其实也是八旗各派互相争斗斡旋的产物,当然离不开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默契配合,也是两人暧昧关系合作蜜月期的成功之作。 五、多尔衮命运反转验证了白羊座和天蝎座玩暧昧的风险 暧昧的极致是哪里呢?少年相识,暧昧到老,总之是无穷无尽的彼此相互试探和挑逗,就是没有个结果,也亏的两个人耐心足够,不然真的是急死人了。不过暧昧有暧昧的好处,进可攻,退可守,怎么都不会让双方有压力不说,尽管对方有了另一半,也可以毫不顾虑的继续来往。 不过,白羊座和天蝎座玩暧昧,双方都会受伤。由于天蝎心眼太多了,恨不得把自己的暧昧对象藏到地缝里,而白羊是很坦率的,暧昧就暧昧了,没什么必要掩藏,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只不过比恋人的关系远一点,比朋友的关系近一点。天蝎座那种做贼似的态度还真叫自己接受不了,而天蝎座也不是不会受伤,他会被白羊座直接伤害到,他会觉得你明明就是只想跟我暧昧一场,没必要表现那么真诚,有种好虚伪的感觉。 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朝廷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接着,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 多尔衮死后,辅佐13岁的顺治的重担全落在了太后孝庄身上。她以她的智慧和胆识,扶持着年幼的顺治度过了皇位交替的暴风疾雨,又辅佐孙子康熙登基,实现政权易手。她在风雨兼程中度过了坎坷波折的一生,留给后世一个美丽的传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